上海 HTML5 峯會筆記整理與總結

iWeb峯會的消息是在開場前兩天才從朋友圈看到,稍微有點匆忙,只花了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瞭解下相關主題。發現涉及的知識仍是蠻多的,甚至一些平時也沒有接觸過。因此一些關注點,理解的層次都頗有限,甚至可能有誤區,僅供參考及知識面的拓展。css

工具應用類

峯會的主題是HTML5,又分爲三個大的模塊:遊戲、工具及營銷。我主要關注的工具專場,把這個放前面總結。html

web前端的實時化

由野狗聯合創始人肖光宇演講的,一開始就提出一個問題:爲何須要實時?隨後舉出一些例子加以說明:咱們平時不停的刷微博,就是想獲得實時的數據;股票軟件也須要實時展現出價格的跌漲;一個團隊進行協同開發,若是代碼能實時更新,可下降協做的成本。
web前端爲何不能實時,是由基因決定的。web 技術幾乎都經過 HTTP 協議,而其特色:無鏈接,含義是限制每次鏈接只處理一個請求,服務器處理完客戶的請求,並收到客戶的應答後,即斷開鏈接;無狀態,服務器端在處理相應請求後不會保留任何客戶端的信息。
接下來說到了基於 HTTP 實時化的嘗試:pollinglong polling
後續說到了HTML5 時代的實時技術WebSocket
接着是實時基礎即消息訂閱模型(pub/sub),數據同步(Data Sync)。
最後是實時web的將來,兩個技術點:WebPushWebRTC前端

涉及到的知識較多,只是有個模糊的印象。感興趣根據技術點搜索下,也能夠看下官網及 API,我的開發者可無償使用。
搜到了相關的文章,應該和分享內容差很少: Web 前端的實時化
他們的博客: https://blog.wilddog.com/
他們的公衆號:野狗vue

英特爾專場:HTML5技術與硬件的結合

英特爾有兩場演講,主推了他們的開源項目Crosswalk。Crosswalk 能夠簡單理解爲加強版的 webkit,用於 Hybird 項目中,可替代原生的瀏覽器。
優點描述了不少,好比多平臺支持,對 WEBGL支持,對 VR,RealSense支持,知名應用好比有道雲接入,谷歌的Mobile Chrome App團隊接入,對兼容性,對性能的處理等等。
有三種接入模式:嵌入模式,和native打包到一塊兒,做爲 HTML5頁面的 webview 使用;共享模式:不用打包到單個App中,系統只須要一個 crosswalk供全部應用去調用;還有一種下載模式:好像是應用須要依賴 crosswalk,而後自動會去 app store下載?這個沒聽很明白,我猜測是否是和PC上有些應用須要依賴 .net framework那種模式?
最後我以爲想在團隊中推廣使用的硬傷仍是體積問題,完整包還想是20M,輕
量版也有10M,爲了引入 crosswalk 安裝包多10M,產品不必定能接受。
展位現場體驗了webVR小遊戲,效果很炫,感覺很真實,不禁得想到了"刀劍神域"這部動漫。演講中還講到一項技術web for RealSense,用手隔空操做小車的移動。技術發展真的改變自身不少的認識,之前的夢想將來或許就能夠實現。react

Weex

主要作了大概的介紹,Demo展現,如何調試,還有一些技術實現細節。Weex目前仍是私有項目也只有Android部分,能夠在官網經過申請獲取權限,計劃在6月份徹底開源。
和react-native 是同類型的框架,但 weex 主打的是輕量,語法簡單,上手容易。weex借鑑了 vue,而 vue 和 react 相比學習成本仍是比較低的。
weex框架也再次確定了用js開發原生的這種模式,做爲前端開發人員仍是須要去多關注下。此外,vue社區今年應該會更活躍,關注度更高。
相關的資料:
關於Weex你須要知道的一切
深度揭祕阿里移動端高性能動態化方案Weex
對無線電商動態化方案的思考
如何看待阿里無線前端發佈的Weex?git

如何制定與實施ES6+代碼風格和質量標準

賀前輩講的,找到了演講用的原版資料:http://johnhax.net/2015/es6-code-style/#0
在現場有印象的幾個點:Eslint具備高度可配置、預置大量規則、可共享複用(git搜索 eslint-config)等等優點,能夠在團隊中推廣使用起來。規則分爲:多是錯誤,最佳實踐,變量聲明等等,賀前輩的建議是能用的規則都用上。ES6+的整體原則:儘可能用Es6的語法,好比:ajax => promise,Class工廠 => 原生 Class 語法arguments => ...args|| => 函數默認參數回調函數 => 剪頭函數等等。
接着討論了spacetab 問題,並分享賀老寫的一個Atom插件: elastic-tabstops。已經親自嘗試,灰常好用。同時推薦下Atom編輯器,據說 PC 上比較卡,本身Mac上使用很流暢,插件很豐富,容易定製,顏值高。使用中碰到一個問題:插件不生效,解決方法:在設置中將Tab type這一項選擇爲hard,而後重啓。插件生效後發現若是製表符太明顯,不美觀,可自行定製樣式(入口文件:Atom -> Stylesheet)。方法是commond+option+i調出調試工具,找到相應的class,而後在樣式文件中重寫。好比我是用的是Seti,代碼以下:es6

atom-text-editor::shadow {
    span.hard-tab {
         box-shadow : inset -1px 0;
         display    : inline-block;

         &:not(.indent-guide) {
            color: rgba(255, 255, 255, .1);
         }

        &.indent-guide:first-child {
             box-shadow : inset 1px 0, inset -1px 0;
        }
    }
}

atom-text-editor::shadow span.hard-tab{
    color: rgba(255, 255, 255, .1);
}

天貓電商利器-Hilo 引擎&TidaSDK

Hilo是一款輕量的遊戲開發引擎,主要解決渲染問題,用於電商項目的快速開發,好比淘寶的雙11中不少小遊戲。界面構建仍然可使用原生的canvas和css。其中分享中講到一個技術點:將flash動畫自動轉成css動畫,工具名好像叫作Tahiti,但網上未找到相關資料。
感興趣能夠看下官網,還有這篇文章: 揭祕天貓雙11晚會與狂歡城背後的技術github

如何打造靠譜的前端團隊

是由去哪網的開發總監杜瑤演講,簡單說下本身有印象的幾個點。
從自身出發,對內:思考本身在團隊中的扮演的角色,所起到的做用以及自身的影響力;對外:推進能力,資源的協調能力及判斷力。
從團隊出發:盡本身的能力爲團隊多爭取利益,提升團隊的穩定性。
發揮團隊成員的最大能力
人員組成與技術棧:招團隊目前須要的人才,好比推進react-native可能須要招一個原生開發人員;招到不一樣性格的成員協調搭配;
每一個項目指定負責人,調動主人翁精神
重要性優先策略,若是某段時期團隊人員知足不了業務需求,根據重要性選擇進行開發工做web

有一位嘉賓問到一個很普篇的問題,我以爲頗有參考意義。大概是這樣:團隊中新入職的員工能力欠缺,手頭任務比較多又緊急。若是本身一人承擔,不利於團隊成員的成長;而若是任務分給新員工作,可能用在指導方面的時間更多,並且怕影響項目進度?
回覆是這樣的:將項目的架子搭好,讓新同事作些業務方面的工做,慢慢熟悉,而本身也要在初期多加引導。其實也體現上面說到的調動主人翁精神,調動團隊成員的積極性,提升他們的成就感,也更有利於其自身的成長。ajax

關於HTML5遊戲

遊戲我平時不太關注,但上午場是混在一塊兒的,因此也稍微聽了下。
首先是蝴蝶互動的CEO凌海講解了"HTML5遊戲的質量與服務"。蝴蝶互動好像是國內HTML5遊戲的老大哥,旗下的"傳奇世界"網頁版月流水2000萬。我感受整個演講都給整個 HTML5遊戲行業帶來了一些但願與憧憬。

其餘:
寫的很糾結,演講中不少點可能沒get到,但與畢業第一次參加D2相比仍是多了一些收穫,記錄下來年再進行對比。
還有幾點經驗和你們分享下:

當初以爲去上海麻煩想看現場直播的,去了以後感受現場氛圍很是好,看直播不必定能堅持下來;
參加分享會包括本身公司的內部分享,事先必定要作一些準備。由於演講者確定想將本身學到的最核心的東西分享給聽衆,也花費了不少精力,而聽衆沒有基礎可能很難理解;有了一些基礎,聽分享時多思考,才能提出一些比較有價值的問題,不浪費機會。
若是聽不懂也不要緊,總體把握下前端技術發展的趨勢,或者就漲漲見識。說不定某個技術框架或解決方案就比較適合本身的團隊。

峯會中獎品挺多的,惋惜與我擦肩而過。不過也有一個小禮品是coding發的勺和叉,上面印了coding這個單詞。總感受很詭異,是吃飯的時候提醒:若是很差好寫代碼就沒飯吃的意思?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