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ocol(相似java中的接口interface)
- 簡單來講就是一系列方法的列表,其中聲明的方法能夠被任何類實現。這種模式通常稱爲代理(delegation)模式
- 在iOS和OS X開發中,apple採用了大量的代理模式來實現MVC中View(UI控件)和Controller(控制器)的解耦
在java中接口中的方法是公共的,若是你實現了接口,你要實現接口中的全部方法
而OC中的Protocol與java中的接口不太相同,若是要實現Protocol中的方法,能夠獨立實現,不須要一次實現所有的Protocol內的方法
例如:
@protocol ButtonDelegate<NSObject>
-(void)onClick;
@end
@interface Button:NSObject
@property(nonatomic,retain) id<ButtonDelegate> delegate;
@end
點擊按鈕例子:
//初始化一個按鈕
Button*btn=[[Button alloc]init];
//初始化一個按鈕的監聽器
ButtonListener *listener=[[ButtonListener alloc]init];
//設置按鈕的監聽器
btn.delegate=listener;
//點擊按鈕
[btn onClick];
在Button.m文件中實現click方法:
-(void)onClick{
[ _delegate onClick]
}
在使用@protocol的時候能夠用跟@class相同的用法,在聲明的時候不用import.h文件,只是在實現的時候import就能夠了,
一樣,咱們能夠重寫click方法去實如今監聽器裏打印出是哪一個按鈕被點擊了
-(void)click{
//按鈕被點擊,通知監聽器,並告訴監聽器,是哪一個按鈕被點擊了
if ([_delegate respondsToSelector:@selector(onClick:)]){
[_delegate onClick:self];
}else{
NSLog(@"監聽器並無實現onClick:方法」)
}
一樣的,咱們能夠在一個類裏邊同時實現兩個或者多個protocol
例如:
@protocol Study,Learn;
@interface Student:NSObject <Study,Learn>
若是在@protocol中使用了@required關鍵字,那麼就表示@required下邊的方法都必須實現
例如:
@required
-(void)test;
-(void)test1;
-(void)test2;
對於@required,雖然字面上說是必須實現,可是編譯器並不強求某個類必須進行實現
若是在@protocol中使用了@optional關鍵字,那麼就表示@optional下邊的方法是選擇實現的
例如:
@optional
-(void)test4;
查看某個類的對象有沒有遵照某個協議,用conformsToProtocol關鍵字
例如:
if([stu conformsToProtocol:@protocol(study)]){
}
查看某個類的對象有沒有實現某個方法,用respondsToSelector關鍵字
例如:
if([_delegate respondsToSelector:@selector(onCli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