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inux目錄結構linux
FHS定義了兩層規範:第一層是「/」目錄下的各個目錄應該放什麼文件,例如:/etc目錄下放置系統的配置文件,而/bin和/sbin放置程序及系統命令。第二層是針對/user和/var這兩個目錄的子目錄來定義,例如:/var/log下放置系統日誌文件等。
下面咱們簡單介紹一下其中常見的子目錄及做用。
/boot:此目錄是系統內核存放的目錄,同時也是系統啓動時所需文件的存放目錄,如vmlinuz和initrd.img。在安裝CentOS時,爲boot目錄建立一個分區,有利於對系統進行備份。
/bin:bin時binary的縮寫。這一目錄存放了全部用戶均可以執行的且常用的命令。
/sbin:存放系統中最基本的管理命令,通常只有管理員用戶纔有權限執行。
/dev:茨木裏保存了接口設備文件。
/etc:此目錄保存有關係統設置與管理的文件。
/home:存放全部普通用戶的默認工做文件夾。
/root:該目錄是系統管理員root的宿主目錄,默認狀況下只有root用戶的宿主目錄在根目錄下而再也不「/home」目錄下。
/usr:存放其餘的用戶應用程序,一般還被劃分紅不少子目錄,用於存放不一樣類型的應用程序。
/var:存放系統中常常須要變化的一些文件,如系統日誌文件、用戶郵箱目錄等。less
2、查看及檢索文件
一、查看文件內容
cat命令
cat命令本用來鏈接多個文件內容,但在實際使用中更多地用於查看文件內容。cat命令是應用最爲普遍的文件內容查看命令。在使用該命令時,只須要把要查看的文件路徑做爲參數便可。ide
more和less命令
在使用cat命令時能夠很是簡單地直接顯示出整個文件的內容,可是當文件中的內容較多時,極可能由於不能滑動而只能看到最後一部分信息,卻沒法看到文件前面的大部分信息。這時候咱們就能夠用到more和less這兩種命令了,這兩種命令能夠採用全屏的方式分頁顯示文件,便於咱們從頭至尾仔細閱讀文件內容。
more命令
使用more命令查看超過一屏的文件時,將進行分屏顯示,並在左下角顯示當前內容在整個文件中所佔的百分比。在閱讀該頁面時,能夠按Enter鍵向下逐行滾動查看,按空格鍵能夠向下翻一屏,按b鍵向上翻一屏,按q鍵退出並返回原來的命令環境。
從下面兩幅圖左下角的文件內容百分比咱們能夠看出,在使用了more命令後咱們的界面已經能夠翻屏查看了工具
less命令
less命令是較晚出現的分頁顯示命令,提供了比早期more命令更多的一些拓展功能。與more命令不一樣的是,查看超過一屏的文件時,雖然也進行分屏顯示,可是在左下角並不顯示當前的內容在整個文件中的百分比,而是顯示被查看文件的文件名。在less命令中,向上翻頁是Page Up,向下翻頁是Page Down,按「/」鍵查找內容,「n」顯示下一個內容,「N」顯示上一個內容,其餘功能基本與more類似。學習
head與tail命令
head與tail是一對做用相反的命令,前者用於顯示文件開頭的一部份內容,後者用於顯示文件末尾的一部份內容。可使用「-n」選項指定須要顯示多少行內容,若未指定則默認顯示十行。
這是咱們正常查看某個文件
若是咱們想要之查看開頭或結尾,這時就須要head和tail命令了。
這是咱們用head命令查看的,若是不加選項那麼就默認顯示前十行。
若是咱們不想查看這麼多,可使用「-n」選項(n爲具體數字)指定須要顯示的行數。例如這裏咱們查看用戶賬號文件/etc/passwd的前五行。
tail命令則相反,用於查看文件末尾部分。例如這裏咱們查看用戶賬號文件/etc/passwd的後五行。3d
二、統計和檢索文件內容
wc命令
wc命令用於統計文件內容包含的行數、單詞數、字節數等信息,使用文件名做爲參數,能夠同時統計多個文件。
wc命令經常使用的選項
-c:統計文件內容的字節數。
-l:統計文件內容的行數。
-w:統計文件內容的單詞數。
若是使用wc命令是沒有加選項他會默認行數、單詞數、字節數一塊兒統計。這裏咱們對/etc/httpd/conf/httpd.conf進行統計。
如果咱們想要對某個特定選項進行統計,就須要用到選項了。例如咱們對/etc/httpd/conf/httpd.conf的的行數進行統計。日誌
grep命令
grep命令用於在文件中查找並顯示包含指定字符串的行,能夠直接指定關鍵字符串做爲查找條件,也可使用複雜的條件表達式。
grep命令經常使用的選項
-i:查找內容時忽略大小寫。
-v:反覆查找,即輸出與查找條件不相符的行。blog
這裏咱們把/etc/httpd/conf/httpd.conf中帶#的過濾進行查找。接口
3、備份與恢復文檔
在linux系統中,最簡單的備份文檔的方式是cp,但當文檔數目數量較多時,cp便顯得力不從心,而且會佔用過多的硬盤資源。在這種狀況下,最好的方法即是壓縮和歸檔。下面將詳細的介紹壓縮與歸檔兩種方法。ip
一、使用壓縮和解壓縮工具
gzip和gunzip命令
使用gzip製做的壓縮文件默認擴展名爲「.gz」。製做壓縮文件時,使用「-9」選項能夠提升壓縮的比率,但文件較大時會須要更多的時間。
當須要解壓縮經gzip壓縮的文件時,只須要使用帶「-d」選項的gzip命令便可,或直接使用gunzip命令。
bzip2和bunzip2命令
buzip2和bunzip2命令用法基本與gzip和gunzip命令基本相同,使用bzip2所壓縮的文件拓展名爲「.bz2」。
二、使用tar歸檔和釋放工具
tar命令主要做用於對目錄和文件進行歸檔。在實際的備份工做中,一般在歸檔時也會將包文件進行壓縮,以便節省磁盤空間。使用tar命令時,選項前的「-」能夠省略。
tar的經常使用選項
-c:建立.tar格式的包文件。
-C:解壓時制定釋放的目標文件夾。
-f:表示使用歸檔文件。
-j:調用bzip2程序進行壓縮或解壓。
-p:打包時保留文件及目錄的權限。
-P:打包時保留文件及目錄的絕對路徑。
-t:列表查看包內文件。
-v:輸入詳細信息。
-x:解開.tar格式的文件包。
-z:調用gzip程序進行壓縮或解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