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F學習(一)

1.本體論(哲學)
    本體論就是「研究到底哪些名詞表明真實的存在實體,哪些名詞只是表明一種概念」。近年來, 人工智能資訊技術相關領域的學者也開始將本體論的觀念用在 知識表達上,即藉由本體論中的基本元素:概念及概念間的關連,做爲描述真實世界的知識模型。針對此一趨勢, W3C組織也開始定義了許多 本體論相關語言,如 RDFDAML+OILOWL等。
 
2.本體(信息科學)
    本體實際上就是對特定 領域之中某套 概念及其相互之間 關係的形式化表達(formal representation)。本體是人們以本身興趣 領域知識爲素材,運用信息科學的本體論原理而編寫出來的 做品(英語: Artifact (software development))。本體通常能夠用來針對該領域的屬性進行 推理,亦可用於定義該領域(也就是對該領域進行建模)。此外,有時人們也會將「本體」稱爲「本體論」。
    做爲一種關於 現實 世界或其中某個組成部分的知識表達形式,本體目前的應用領域包括(但不只限於): 人工智能語義網軟件工程生物醫學信息學圖書館學以及 信息架構
    ......
    自二十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 人工智能(簡稱AI)領域的研究人員認識到,知識的獲取乃是構建強大AI系統的關鍵所在。AI研究人員認爲,他們能夠把新的本體建立成爲 計算模型,從而成就特定類型的 自動推理。二十世紀80年代,AI領域就開始採用術語ontology來同時指稱關於模型化世界的一種理論以及知識系統的一種組件。藉助於來自哲學本體論的靈感,一些研究人員繼而把計算機本體論視爲一種 應用哲學 [7]
 
3.本體語言
    在 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領域,本體語言(ontology language、又稱爲本體論語言)是指用於構建 本體形式語言。此類語言容許對有關特定 領域知識加以編碼,且經常還包括爲處理這些知識提供支持的 推理 規則。本體語言一般爲 描述性語言(又稱爲表述型語言、說明性語言),幾乎老是屬於 框架語言泛化形式,且通常都基於 一階邏輯描述邏輯
 
4.計算機邏輯
    計算機邏輯描述應用於 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邏輯。它包括:
    基本 數理邏輯好比 命題邏輯謂詞邏輯(一般聯合上 集合論)的研究被認爲是對任何大學 計算機科學課程都很是重要的理論基礎。 高階邏輯一般不教,但在 定理證實工具如 HOL中是很重要的。
    有相關的一個年刊 IEEE Symposium on Logic in Computer Science(LICS)。
 
5.知識(來源百度百科)
哲學:有一個經典的定義來自於柏拉圖:一條陳述能稱得上是知識必須知足三個條件,它必定是被驗證過的,正確的,並且是被人們相信的,這也是科學與非科學的區分標準。
IT:在信息技術中,對企業或我的來講,知識(knowledge)是指信息的擁有,或快速定位信息的能力。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