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過一些定投指數基金的回答,對理財和定投萌生了興趣,本身定投了小半年,但這方面的知識基本是碎片化的。看到有人推薦這本書,本書的做者是雪球的大V銀行螺絲釘,咱們天然不能盲目相信所謂的大v,要帶着批判性的眼光來看。讀完後,雖然這本書的定位是掃盲,但給咱們普及了不少概念和方法,雖然不是專業書籍,但也比知乎上不少高贊回答或者微信公衆號的理財班靠譜。在這個讀書階段仍是要踏實學習,並不敢妄想什麼財務自由,可是培養本身理財的概念是頗有意義的,這是值得長期學習的。web
本書可在微信讀書上在線閱讀。安全
https://weread.qq.com/web/reader/d6b324105e0e02d6b1ec8cfkc81322c012c81e728d9d180微信
國內三大指數:上交所的上證系列(上證3000點),深交所的深證系列,中證指數公司的中證系列指數。工具
其餘:摩根士丹利的MSCI指數。學習
指數基金:基金公司開發的基金產品,依照指數買入股票。優化
不一樣於股票基金,指數基金以指數做爲模仿,不依賴基金經理的我的決策;其收益取決於指數表現。spa
特色:3d
大盤股爲主:規模最小350多億,規模最大有萬億級別,又叫藍籌股。對象
只有上交所,沒有深交所。blog
Note
指數基金交易渠道分爲場內和場外基金,場是指證券交易所;
申購:購買指數基金;贖回:歸回基金份額得到現金。
場外基金只有申購贖回;場內基金除了申購贖回,還能夠把基金份額放在證券市場中交易即買入賣出,在證券交易所進行。
場內基金有兩種:ETF基金(交易型開發式指數基金:上市交易的指數型基金)和LOF基金(上市型行開放式基金)。ETF基金只能經過股票交易軟件交易,而LOF還能夠像場外基金經過申購贖回交易。
指數基金因爲成立時間不一樣單價可能不一樣,但其漲幅一致。
避開規模較小指數基金:清盤機率大,規模考慮一億以上。
中證指數公司開發的從上交所和深交所挑選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的300只股票。市場規模佔到國內股市所有規模60%以上,最具表明性。
走勢圖
特色:大盤股爲主,兼顧上海和深圳。範圍廣,更具表明性。
Note
挑選指數基金兩種思路:費用最低、偏差最小;加強型指數基金。
- 加強型指數基金:在追蹤指數基礎上操做賺取超額收益;通常不公開,存在必定風險;
- 聯接基金:場外基金,投資對應的場內指數基金實現複製指數。
- 基金公司成立ETF同時也會成立對應的ETF聯接基金。
聯接基金總體費率同ETF基金。
排除滬深300的300家公司和將近一年日均總市值排名前300的企業,在剩下公司中選擇日均總市值排名前500的企業。
走勢圖
特色:中型上市公司爲主;滬深300基本包含上證50,但中證500和滬深300無重合股票。
Note
主板上市:上市公司必須達到最近3個會計年度淨利潤爲正而且累積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累計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最近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超過人民幣3億元。
二版市場:創業板,2009/10/30正式上市;目的爲中小型企業/創業型企業/高科技產業公司提供一個上市融資渠道;長期經營風險高於主板上市公司。
相關指數:含創業板綜指和創業板指數(50),只有創業板指數(50)主要被開發成指數基金。
創業板綜指(399102):衡量創業板所有500多家企業的股價平均表現。
創業板指數(399006):衡量創業板最主要100家企業的平均表現
創業板50指數(399673):從創業板指數中挑選出流動性最好的50家。
創業板指數走勢圖:2010/5/31日1000點開始,2010-2014,下跌/平緩;2015牛市;2016下跌
特色:公司規模小,中小型爲主;未進入穩定器,創業板總體盈利低;容易暴漲暴跌。
Note
前面的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都是市值加權。
市值加權:例如一隻指數包含50只股票,總市值2萬億,其中有一隻市值1000億,另外一隻800億。那1000億市值的股票,在這個指數中佔比就是5%;而800億的股票,在這個指數中佔比就是4%。這個4%、5%就是權重,這就是市值加權。
策略加權:按照股息率決定權重;股票市值規模小但股息率可能高。
股息:股票會發放現金分成:業績好的公司每一年從淨利潤中拿出一部分現金分成回饋股東;高現金分成的股票持有平均收益率更高。
深證紅利指數(399324):對應上證紅利,專門投資深交所高現金股息率的40只股票;於2002/12/31的1000點開始。
紅利機會指數(CSPSADRP):標普公司圍繞A股開發的紅利指數,在傳統紅利指數上增長篩選;
傳統紅利指數只挑選高股息率,而紅利機會指數有三個要求:過去3年盈利增加必須爲正;過去12個月的淨利潤必須爲正;每隻股票權重不超過3%,單個行業不超過33%。在此基礎上篩選出股息率前100的股票。
好處:長期分成能力更強,限制指數行業佔比。
策略加權指數除了高股息率的紅利指數還有基本面指數。基本面好則權重高。
基本面通常從4個維度衡量:
舉例:一個公司營業收入100億元,那就用它除以所有樣本公司營業收入之和。這樣獲得一個百分比。用一樣的方法計算出現金流、淨資產、分成所佔的百分比。這四個百分比求平均數,再乘以10000000,就獲得了這個股票的基本面得分。
中證基本面50指數(000925/399925):按照基本面從大到小取前50,其走勢圖
特色:公司規模大,越佔優點;基本面50指數基本挑選出大盤股,相似上證50,不過更全面。
除了股息率加權、基本面加權還有專家加權;該指數是深證指數和央視財經頻道聯合推出。從2010/6/30的2563點開始。
選股方式:央視財經50指數是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聯合五大高校,包括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以及中央財經大學,以「成長、創新、回報、公司治理、社會責任」5個維度爲考察基礎,結合專家評審委員會與50家市場投研機構的投票,並由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從財務與資信評級兩個角度進行評定,在A股市場上遴選出50家優質上市公司組成其樣本股,再經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對五個維度進行權重優化,編製成央視財經50指數,共50只樣本股,每一個維度各10只。
美國的標普500指數也是專家評委委員會選股指數
特色:選股規則不透明;專家會綜合考慮,大小盤兼具;行業分佈均勻。
Note
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是拿人民幣投資中國香港、美國市場的基金品種;境外市場非人民幣交易,可必定程度上抵禦人民幣匯率風險,但人民幣升值也會有損失。
投資QDII基金還須要承擔額外的政策風險,如沒法將人民幣換爲外幣。
恆生指數(HSI):1964的100點開始,在中國香港上市公司中規模最大的50家企業,含中國移動、騰訊,相似上證50指數。
特色
香港歷史悠久,成熟開放
上市公司與內地緊密相關,投資者以境外爲主:歷史遺留問題
Note
港股會受境外市場牽連,如1987/10/19美股崩盤,但長期還是上漲;
境外投資者投資或撤資會體如今港股的價格波動上,國家開通滬港通和深港通後,內地資金開始奪回港股訂價權。到2015年,內地投資者交易量在港股中的佔比提高到了21.9%,僅次於歐洲(34.2%)和美國(22.5%),但港股仍然是以歐美爲主。
港股通:港股通是互聯互通的一部分,也是中國金融業的一次大創新。在港股通以前,境外投資者很難直接投資A股市場,內地投資者想要走出去也困難重重。港股通於2014年成立,開通港股通後,我的投資者能夠很方便地投資中國香港股票市場的股票。港股通初期以恆生指數和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的成份股爲主,由於這些指數的成份股相對可靠,遇到風險的機率較小,後期也逐漸擴展到香港中小盤股。
「老千古」風險大,普通投資者最好選擇港股指數基金。
老千古是指鑽政策的空子,利用股票市場爲本身牟利。
恆生指數在中國香港有對應的指數基金如盈富基金,在香港本地可投資的恆生指數基金;但目前不能經過港股通投資,投資相對麻煩,投資門檻高。
H股最初只有10只,從2000改版挑選40只沿用至今,2017上半年發起調研,目前尚未消息。
H股指數誤會
走勢圖
H股和A股關係緊密,雖然漲幅不一樣步,但背後是同一家公司,長期將會保持一致。若A股和H股差價過大,則便宜的那個將來收益更好。買入AH股中相對便宜的那個,賣出相對貴的那個。
特色
成分股與上證50相同。異同以下
上證50指數:27只純A股+23只同時具有A、H股的公司中的A股。
50AH優選指數:27只純A股+23只同時具有A、H股的公司中相對更便宜的那一類。
H股指數:17只純H股+23只同時具有A、H股的公司中的H股。
成分股入選50AH時,同時具有A和H股,選便宜的。
選股規則:
每個月第二個週五,進行一次輪動,輪動規則:
1)A股價格/H股價格>1.05,說明A股貴,若是持有A股,則換成H股。
2)A股價格/H股價格<1,說明A股便宜,若是持有H股,則換成A股。
3)若是A股價格/H股價格介於1~1.05,則不輪動。
每隔一段時間,A和H股之間的折溢價呈週期性變化
納斯達克規模最大的100家企業,從1985的100點到2017/5/31的5788點,其歷史走勢圖,1995-2001遭遇了互聯網泡沫,隨之暴跌;2008年經濟危機後快速回復。
風險:外匯額度不夠致使暫停申購,投資美股的QDII指數基金由於基金公司美圓額度不足常常暫停基金申購,由於每家基金公司美圓額度有限。
美國影響力最大的股票指數,美國傳統經濟表明,相似於滬深300,巴菲特屢次推薦。
選股規則:500只成分股,以大盤股爲主,大公司佔90%,中型公司10%。不單純按公司規模選股,但入選要求是某個行業前面的領導者。所以標普500是帶有主觀判斷的藍籌股指數,相似央視50指數。
走勢:從1941/10點到2017/5月的2400點。
指數基金:美國最大的標普500指數基金SPY,單隻規模2000多億美圓,國內規模最大隻有279億人民幣,可看到國內起步較晚。
上證綜指(000001)
中證100指數(000903)
中證800指數(000906)
中證1000指數(000852)
中證全指(399985)
行業指數基金:專門投資某個行業的基金,投資風險更高,不只考慮投資價值,還要考慮不一樣行業自身特色和發展階段。投資難度比寬基指數要高出很多。但能豐富投資品種,起到補充做用。
行業劃分
摩根士丹利和標普在2000年聯合推出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ICS,將行業分爲10個一級行業,24個二級行業和67個子行業,並創建行業指數;我國行業指數也按照該標準。
材料:金屬、採礦、化學制品等。
可選消費:汽車、零售、媒體、房地產等。
必需消費:食品、菸草、家居等。
能源:能源設備與服務、石油自然氣等。
金融:銀行、保險、券商等。
醫藥:醫療保健、製藥、生物科技等。
工業:航空航天、運輸、建築產品等。
信息:硬件、軟件、信息技術等。
電信:固定線路、無線通訊、電信業務等。
公共事業:電力、自然氣、水等。
另外一種劃分行業方式,按照某個特定主題劃分如養老行業、環保行業、軍工行業、健康行業、互聯網行業等。
投資什麼行業
1、容易賺錢的行業
中證800一級行業指數:把滬深300+中證500的800家企業劃分紅10個一級行業指數。從2004/12/31的1000點開始,到2017/5/31收盤。投資醫藥和必須消費股,在A股更容易賺錢。
美股業績前20
爲什麼必須消費和醫藥更賺錢
強週期性行業
特色:需求最穩定,不管經濟狀況如何,平常消費不可缺乏。巴菲特最喜歡的行業之一。
Note
目前國內上市金融公司主要以銀行、保險、證券爲主,「金三胖」。
Note
分級基金由三部分組成:母基金(普通指數基金)、分級基金A份額(債券型):得到固定收益、B份額(槓桿型):得到更高收益,風險也大。
國家限制了A份額和B份額的投資門檻,須要由30w元以上資金才能投資。
週期之王,主要收入來源是交易費用;證券行業業績與牛熊市相關性很是大,取決於市場行情。在牛市上半段能夠得到最大的業績提高。
走勢:2015牛市,上漲3倍;牛市事後,跌幅業明顯。
中證全指證券行業指數(399975)
軍工業(399967):跟國防軍事相關;我國跟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須着重發展;受國家政策影響大,投資難度高。中證軍工指數。
環保行業(000827):政策驅動的行業,國家決心大力發展;中證環保指數。
白酒行業(399997):白酒會隨着時間流逝而增值,利潤率高;中證白酒指數。
低估值價值投資(巴菲特老師格雷厄姆)+指數基金(指數基金之父約翰博格)
價值投資:判斷出大體的價值是多少,而後在價格大幅低於價值時買入。如何判斷?估值指標和方法。
估值指標
市盈率:\(市盈率PE=公司市值P/公司盈利E\);
對\(公司盈利E\)取不一樣的值可將市盈率細分爲靜態市盈率(上一個年度的淨利潤)、滾動市盈率(最近4個季度財報的淨利潤)和動態市盈率(預估公司下一年度淨利潤)。
市盈率背後的信息
咱們願意爲公司獲取1元淨利潤付出多少代價?
估算公司市值
市盈率適用範圍:流通性好、盈利穩定品種。
當盈利收益率大於10%時,開始定投。
格雷厄姆認爲,知足兩個條件就算高,一是盈利收益率要大於10%,二是盈利收益率要大幅高於同期無風險利率。截至2017年5月31日,無風險利率能夠參考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3.5%左右。無風險利率的兩倍就是7%。因此在中國,這兩條規則目前能夠合二爲一,即:當指數基金的盈利收益率大於10%,咱們就能夠開始定投;若是盈利收益率低於10%,這個指數基金對咱們就沒有了吸引力,應該中止定投,對已經定投的份額則選擇持有。
盈利收益率小於10%,但大於6.4%時,堅決持有已經買入的基金份額。
當盈利收益率低於6.4%時,分批賣出。
盈利收益率在定投中的做用
即便不使用格雷厄姆的投資策略,咱們經過定投也能夠在指數基金上取得12%以上的年複合收益率。
配合格雷厄姆的投資策略,年複合收益率提高了驚人的兩倍以上。
美聯儲對盈利收益率法的應用
博格公式:指數基金收益公式
\(指數基金將來的年複合收益率=投資初期股息率+每一年市盈率PE變化率+每一年的盈利E變化率。\)
如何博格公式
股息率:最容易獲取;越低估,股息率越高。
市盈率:市盈率買入肯定,將來如何變化沒法預測;但長期市盈率呈現週期性變化。
首先,要統計一下指數歷史市盈率的波動範圍;其次,再來看當前的市盈率處於歷史市盈率波動範圍的哪一個位置。若是當前市盈率處於歷史較低位置,那麼將來市盈率大機率是上漲的。也就是說,能夠在市盈率較低的時候買入,這樣經過市盈率的變化,將來市盈率大機率會上漲,就能獲取正的收益。
盈利:跟國家經濟發展有關,若經濟景氣,盈利增速快;經濟不景氣,增速放緩。但長期看盈利會上漲。將來盈利的增速咱們沒法肯定。
所以咱們能夠作到如下三點:
對於長期虧損的公司,不予考慮。
基金分類及對應方法
不管是盈利收益率大於10%的品種,仍是博格公式法投資估值低區域的品種,本質都是價值投資。
T+2申購,在T交易日申購一隻場外基金,按照T日收盤淨值成交。但在T+1日才能查詢到成功申購的結果,確認申購份額;T+2日才能夠對該基金贖回。國內交易時間:9:30-11:30,13:00-15:00;若在節假日申購如週五下午4點,將白白閒置資金數天。
二者對比
一次性投資收益率
若是咱們買了1萬元銀行理財,1年後贖回,拿到10500元。那這1萬元的收益率如何呢?
定投總收益率
定投長期收益率:不考慮估值,定投的年複合收益率將接近於上漲速度。
下降交易基金費用:看到基金淨值時已扣除管理費和託管費。
交易基金常見費用:申購費、贖回費、買賣佣金、銷售服務費、印花稅、分成稅和所得稅。
申購費贖回費:ETF、LOF能夠經過場內申購方式交易,ETF申購門檻高但買賣門檻低。不一樣品種申購贖回費不一樣、不一樣渠道申購也不一樣、但申購到的場外基金是一致的。贖回費通常不打折,與持有時間有關。分批定投會根據每份基金申購日期來肯定持有時間。
買賣佣金:買賣過程當中收取的。
銷售服務費:C類基金免申購費用全免,主要是場外基金。持有一個月以上也不收取贖回費,但會固定收取必定比例的銷售服務費0.4%-0.6%,若非頻繁申購贖回,不建議C類。
印花稅:起調節股市牛熊做用;在投資者買賣股票交割時券商代爲扣收了;股票交易印花稅是交易額0.1%;單邊收取,買股票不收,賣股票採收。場內基金不須要交印花稅。
分成稅:基金分成不須要交稅,但基金收到本身持有股份分成時須要交稅。持有時間長在分成稅上有優點。
所得稅:國內不須要交,美國須要。
正確處理基金分成:除了資本利得,分成也是主要的收益來源。
指數基金分成特色:每一年有新分成、隨着公司利潤上漲而長期上漲。
若指數基金處於低估,咱們能夠選擇分成再投入;不然選擇現金投入其餘指數基金中。
分成除權與填權:分成後,指數基金價格下跌。\(分成後的基金淨值=分成前基金淨值-分成額度\)
除權後會填權,彌補分成致使的價格下跌。
定投頻率選擇
按期不定額:盈利收益率法
\[ 每個月定投金額=首次低估時定投資金\times(\frac{當月的盈利收益率}{首次盈利收益率})^n \]
按期不定額:博格公式法
\[ 每個月定投金額=首次低估時定投本身\times(\frac{首次市盈率}{當月市盈率})^n \]
\[ 每個月定投金額=首次低估時定投資金\times(\frac{首次的市淨率}{當月的市淨率})^n \]
用100減去本身的年齡獲得的百分比是適合投入到指數基金中的基金比例;更多時候以家庭爲單位;投資股票資產比例最好不低於30%。
指數基金要有投資3年以上心理準備,構建長期定投計劃;
記帳竅門
大賬立刻記,小賬彙總記。
保留購物憑證
收入也要記
記帳要分析
避免「面子消費」,把錢花在刀刃上。
買「必須用的東西」,而不是」可能用得上的東西「。
避免衝動消費
根據《貨幣市場基金管理暫行規定》,我國貨幣基金投資的主要對象包括:
現金。
1年之內(含1年)的銀行按期存款、大額存單。
剩餘期限在397天之內(含397天)的債券。
期限在1年之內(含1年)的債券回購。
期限在1年之內(含1年)的中央銀行票據。
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承認的其餘具備良好流動性的貨幣市場工具。
2014-2016,債券牛市,年化收益率能夠高於10%;而2016-2017則廣泛收益不太好。長期,債券基金平均收益率在6.4%。債券基金和銀行利潤成反比。
債券基金做用
沒有低估指數基金的可供替代品。每每股票市場表現好的時候,債券市場會差一些;股票市場表現差的時候,債券市場表現會好一些。二者有必定的負相關性,很適合做爲沒有低估值指數基金可投資時的過渡品。
中期資金打理
做爲資產配置下降資產組合波動:債券自身的波動比較小,而且債券波動與指數基金是呈負相關的。負相關意味着大多數時候二者的走勢是相反的,也就是說,指數基金上漲的時候,一般是債券基金下跌的時候;而指數基金下跌的時候,則一般債券基金會上漲。因此資產組合里加入債券類資產,能下降資產組合的波動。
債券市場風險和週期:以企債爲例,波動很是小。
債券基金如何投資
隨時能夠投資,出現浮虧能夠加倉拉低成本。
短時間債券基金:通常不收取申購贖回費,但收取銷售服務費,按日算,持有幾天交幾天;通常場外投資,6-12個月。
中長期債券基金:在利潤高位再開始投資。
複利效應:擁有更多的鵝,鵝下金蛋,金蛋買鵝。
尋找物美價廉的」瘦鵝「:鵝足夠便宜且能恢復健康,如低估值指數基金
公司盈利再投入:通常經濟景氣
分成再投入:通常市場比較差
除了美股和A股,經濟發展停滯的日本表現如何?日本主要是東京證券交易所,對應日經225指數,相似滬深300,標普500;
走勢圖:1989前順風順水,20年上漲20倍。1989-2008下跌到底部;
把計劃落在紙面上。
定投像還房貸,不一樣的是指數基金會不斷變化。
基本面惡化:基本面跟一個國家的宏觀經濟密切相關。若是相信一個國家經濟能長期崛起,那對應的指數基金的基本面也會隨之向上。因此這個標準國內的指數基金通常用不上,主要是依據後兩個賣出。
有更好的品種能夠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