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Linux學習第十五天-《Linux就該這麼學》

今天學習了部署DHCP服務和郵件服務。linux

1、部署DHCP服務vim

做用域:一個完整的IP地址段,DHCP協議根據做用域來管理網絡的分佈、分配IP地址及其餘配置參數。服務器

超級做用域:用於管理處於同一個物理網絡中的多個邏輯子網段。超級做用域中包含了能夠統一管理的做用域列表。網絡

排除範圍:把做用域中的某些IP地址排除,確保這些IP地址不會分配給DHCP客戶端。dom

地址池:在定義了DHCP的做用域並應用了排除範圍後,剩餘的用來動態分配給DHCP客戶端的IP地址範圍。post

租約:DHCP客戶端可以使用動態分配的IP地址的時間。default-lease-time 21600-默認租約學習

預定:保證網絡中的特定設備老是獲取到相同的IP地址。max-lease-time 43200-最大租約spa

第一步:安裝dhcp服務。yum install dhcp代理

第二步:配置dhcp主配置文件。vim /etc/dhcp/dhcpd.confrest

[root@linuxprobe ~]# vim /etc/dhcp/dhcpd.conf
ddns-update-style none;  --定義DNS服務動態更新的類型,類型包括:none(不支持動態更新)、interim(互動更新模式)與ad-hoc(特殊更新模式)
ignore client-updates;  --容許或忽略客戶端更新DNS記錄
subnet 192.168.10.0 netmask 255.255.255.0 {  --聲明做用域爲192.168.10.0/24網段
range 192.168.10.50 192.168.10.150;  --分配IP地址池爲192.168.10.50-150
option subnet-mask 255.255.255.0;  --定義客戶端獲取到的子網掩碼
option routers 192.168.10.1;  --定義客戶端獲取到的網關地址
option domain-name "linuxprobe.com";  --定義客戶端獲取到的默認搜索域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192.168.10.1;  --定義客戶端獲取到的DNS地址
default-lease-time 21600;  --默認租約時間(單位:秒)
max-lease-time 43200;  --最大租約時間(單位:秒)
}

第三步:爲部分客戶端根據MAC地址分配固定IP,繼續編輯主配置文件。vim /etc/dhcp/dhcpd.conf

host linuxprobe {  --定義主機標識
hardware ethernet 00:0c:29:27:c6:12;  --定義分配固定IP的MAC地址
fixed-address 192.168.10.88;  --須要分配的固定IP

注:Windows系統中看到的MAC地址,其格式相似於00-0c-29-27-c6-12,間隔符爲減號(-)。可是在Linux系統中,MAC地址的間隔符則爲冒號(:)。

第四步:重啓dhcpd服務,並將dhcpd服務加入到開機進程中。

systemctl restart dhcpd
systemctl enable dhcpd

2、部署郵件系統

電子郵件系統基於郵件協議來完成電子郵件的傳輸,常見的郵件協議有下面這些。

簡單郵件傳輸協議(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MTP):用於發送和中轉發出的電子郵件,佔用服務器的25/TCP端口。

郵局協議版本3(Post Office Protocol 3):用於將電子郵件存儲到本地主機,佔用服務器的110/TCP端口。

Internet消息訪問協議版本4(Internet Message Access Protocol 4):用於在本地主機訪問郵件,佔用服務器的143/TCP端口。

電子郵件系統的角色:

MUA:Mail User Agent,爲用戶收發郵件的服務器名爲郵件用戶代理。

MDA:Mail Delivery Agent,用於保存用戶郵件的「信箱」服務器,稱爲郵件投遞代理。其工做職責爲未來自於郵件傳輸代理MTA的郵件保存到本地的收件箱中

MTA:Mail Transfer Agent,轉發處理不一樣電子郵件服務供應商之間的郵件,把來自於MUA的郵件轉發到合適的MTA服務器。

一個最基礎的電子郵件系統確定要能提供發件服務和收件服務,爲此須要使用基於SMTP協議的Postfix服務程序提供發件服務功能,並使用基於POP3協議的Dovecot服務程序提供收件服務功能。

第一步:配置服務器主機名稱,須要保證服務器主機名稱與發信域名保持一致。vim /etc/hostname

第二步:域名數據配置文件需添加MX記錄。以下

第三步:安裝postfix郵件發送服務程序。yum install postfix

第四步:編輯postfix主配置文件。vim /etc/postfix/main.cf

在Postfix服務程序的主配置文件中,總計須要修改5處:

(1)首先是在第76行定義一個名爲myhostname的變量,用來保存服務器的主機名稱。

myhostname = mail.domain.com

(2)而後在第83行定義一個名爲mydomain的變量,用來保存郵件域的名稱。你們也要記住這個變量名稱,下面將調用它。

mydomain = domain.com

(3)在第99行調用前面的mydomain變量,用來定義發出郵件的域。調用變量的好處是避免重複寫入信息,以及便於往後統一修改

myorigin = $mydomain

(4)第4處修改是在第116行定義網卡監聽地址。能夠指定要使用服務器的哪些IP地址對外提供電子郵件服務;也能夠乾脆寫成all,表明全部IP地址都能提供電子郵件服務:

inet_interfaces = all

(5)最後一處修改是在第164行定義可接收郵件的主機名或域名列表。這裏能夠直接調用前面定義好的myhostname和mydomain變量(若是不想調用變量,也能夠直接調用變量中的值):

mydestination = $myhostname , $mydomain

第五步:建立電子郵件系統的登陸帳戶。Postfix與vsftpd服務程序同樣,均可以調用本地系統的帳戶和密碼,所以在本地系統建立常規帳戶便可。最後重啓配置穩當的postfix服務程序,並將其添加到開機啓動項中。

systemctl restart postfix

systemctl enable postfix

第六步:安裝dovecot收件服務程序。yum install dovecot

第七步:編輯dovecot主配置文件。vim /etc/dovecot/deovcot.conf

(1)首先是第24行,把Dovecot服務程序支持的電子郵件協議修改成imap、pop3和lmtp。而後在這一行下面添加一行參數,容許用戶使用明文進行密碼驗證。

24 protocols = imap pop3 lmtp
25 disable_plaintext_auth = no

(2)在主配置文件中的第48行,設置容許登陸的網段地址,也就是說咱們能夠在這裏限制只有來自於某個網段的用戶才能使用電子郵件系統。若是想容許全部人都能使用,則不用修改本參數。

48 login_trusted_networks = 192.168.10.0/24

第八步:配置郵件格式與存儲路徑。在Dovecot服務程序單獨的子配置文件中,定義一個路徑,用於指定要將收到的郵件存放到服務器本地的哪一個位置。這個路徑默認已經定義好了,咱們只須要將該配置文件中第24行前面的井號(#)刪除便可。

24 mail_location = mbox:~/mail:INBOX=/var/mail/%u

第九步:切換到配置Postfix服務程序時建立的derek帳戶,並在家目錄中創建用於保存郵件的目錄。記得要重啓Dovecot服務並將其添加到開機啓動項中。

[root@linuxprobe ~]# su - derek
Last login: Sat Aug 15 16:15:58 CST 2017 on pts/1
[derek@mail ~]$ mkdir -p mail/.imap/INBOX
[derek@mail ~]$ exit
[root@linuxprobe ~]# systemctl restart dovecot 
[root@linuxprobe ~]# systemctl enable dovecot

第十步:設置用戶別名郵箱。vim /etc/aliases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