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IP路由基礎

1、OSI 七層模型回顧html

物理層——HUB    算法

鏈路層——交換機  (192.168.1.1  與 192.168.1.2)用於網絡內的數據轉發。網絡

網絡層——路由器  (192.168.1.1  與 192.168.21.2)鏈接不一樣網絡,實現網絡之間的數據轉發。htm

2、路由器的基本工做原理接口

一、自制系統(AS):ip

由同一個管理機構管理,使用統一路由策略的路由器的集合(例如一所大學,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公司個體)。路由

      

二、路由協議(工做在網絡層)get

      主要運行於路由器上,路由協議是用來肯定到達路徑的,起到一個地圖導航,負責找路的做用。it

      AS內的路由協議稱爲內部路由協議,包括:RIP-1,RIP-2,IGRP,EIGRP,IS-IS和OSPF。前三種採用的是距離向量算法;EIGRP是結合了鏈路狀態和距離矢量路由選擇協議的Cisco私有路由協議。io

      AS之間的路由協議稱爲外部路由協議。外部網關協議最初採用的是EGP。

三、LAN 和廣播域

     廣播域:網絡中能接收任一設備發出的廣播幀的全部設備的集合,基於第二層(鏈路層)

     衝突域:在同一個衝突域中的每個節點都能收到全部被髮送的幀,基於第一層(物理層)

     Router 路由器:有多少個接口,就有多少個衝突域,就有多少廣播域;

     bridge 網橋:有多少接口,就在多少衝突域中;不管多少接口,都在一個廣播域中

     switch 交換機(前身叫網橋):有多少接口,就在多少衝突域中;不管多少接口,都在一個廣播域中

     HUB 設備:不管有多少接口,都在一個廣播域中,都在一個衝突域中。

      

四、路由選擇

     路由器負責爲數據包選擇一條最優路徑,並進行轉發。

      

五、查看IP路由表:命令display ip routing-table

路由表中包含了路由器能夠到達的目的網絡。目的網絡在路由表中不存在的數據包會被丟棄。

     圖中6項內容比較重要,分別是

          ① destination/mask   是目的地址和掩碼                   ② proto   路由協議    

          ③ pre  表示路由加入IP路由表的優先級。可能到達一個目的地有多條路由,可是優先級的存在讓他們先選擇優先級高的路由進行利用(數值越低,優先級越高)

          ④ cost  路由開銷,當到達一個目的地的多個路由優先級相同時,路由開銷最小的將成爲最優路由 

          ⑤ nexthop:下一跳IP地址,說明IP包所通過的下一個路由器

          ⑥ interface:輸出接口,說明IP包將從該路由器哪一個接口轉發

         

六、創建路由表:

           直連路由Direct、靜態路由Static、動態路由OSPF

      

七、最長匹配原則(基於  掩碼)

路由表中若是有多個匹配目的網絡的路由條目,則路由器會選擇掩碼最長的條目。

      

八、路由優先級

      

 

 

 

 

 

 

3、路由器選擇最優路由方法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