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3月28日中午,滴滴區域運營高級總監孫樞在朋友圈發文,一邊感謝競爭對手美團打車的同時,又一邊又敲響鉅額補貼將給行業帶來惡果的警鐘。我上網蒐羅一圈看有無相關截圖,並未發現有相關朋友圈的截圖,可是很多媒體曬出了如下這篇內容。
雖然不知真假,可是若是是真的。我相信不少人看到這篇說美團打車的鉅額補貼將給行業帶來惡果的言論,都想朝天哈哈哈大笑三聲!畢竟,滴滴可以一路收購、併購,最終走到此前的壟斷地位靠的是什麼?還不是無所忌憚地燒錢補貼。一方面是靠燒錢補貼去養成大衆搭乘網約車的習慣,另外一方面則是以燒錢補貼爲武器去瘋狂佔領市場。現在,滴滴高管卻表示鉅額補貼是錯誤的且將帶來災難性風險,這不是在否認本身的成長軌跡嗎?app
在2015年9月舉行的「新網商峯會」上,滴滴總裁柳青在作演講時提到,「有不少朋友都在問燒錢問題,我在這裏作一個回答。怎麼看這個問題呢?其實這真的就是一個規模效應的問題……作出行平臺,必定要靠高規模,這樣才能拉動整個平臺的效率。」也就是說,滴滴早早地就認知到燒錢補貼的重要性,並盡心盡力地投身其中。spa
此外,滴滴高管的言論彷佛也是在有意撇清本身成長過程當中的「歷史」。在滴滴此前狂飆突進的發展過程當中,總體思路就是先作大作強,再去解決所謂的「小問題」。如,乘客乘車的安全隱患、外牌車增多、司機門檻較低且缺乏審覈環節點、黑產和刷單等問題,都是在滴滴成長壯大以後才逐漸去解決的。現在滴滴高管卻說美團打車採用相似的手段,會對行業形成根本破壞,顯得有些滑天下之大稽。rem
歸根到底,滴滴高管之因此會說出不着邊際的言論,或許仍是由於「怕了」。在將全部競爭對手搞定以後,滴滴此前聲勢一時無兩,在網約車市場有着絕對的話語權和主動權。隨後,滴滴火燒眉毛地露出「猙獰」一面。不只將全部針對司機、乘客兩端的補貼政策等幾乎全面取消,還玩起了動態調價機制。一時間,滴滴可謂飽受詬病。可是大衆消費者也沒辦法,畢竟市場中也就滴滴一家網約車企業了。get
而隨着美團打車的入局,形勢馬上有所變化。如,美團打車以兇猛態勢在所進駐城市拿下1/3的市場份額。這並非說美團打車有多麼優秀,而是證實了人們對於低價出行方式的剛性訴求。若是滴滴還不拿出相應的補貼等措施,市場份額將會愈來愈小。可是如今的滴滴並不想再燒錢去補貼,所以也就只能放放「嘴炮」來過過癮了。it
誠然,美團目前在網約車市場的鉅額補貼、容許外牌車涌入等有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但毫不是「災難性風險」,滴滴高管的言論有些誇大其詞了。美團打車給網約車市場帶來的影響從長遠來看仍是正面的,可以打破滴滴的壟斷態勢,讓整個市場重煥活力。而最終受益的,將是廣大消費者。(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