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小米前端leader的一些問答
GMTC大會從全球移動技術大會更名爲全球大前端技術大會,你以爲爲何會出現大前端這個概念?
GMTC大會每一年都會召開,北京站基本都在每一年的6月。GMTC從18年開始將「全球移動技術大會」改成「全球大前端技術大會」,所謂「大前端」,私覺得,是一種「合」的概念,「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以前移動端、web前端分立,原生是原生的,web是web的,但以後的混合開發的出現,如weex、rn以及目前比較火的flutter的出現,使得移動端和web前端的界限不是那麼的明晰,這纔出現了「大前端」的概念(在美團那邊,移動端和web前端統稱爲前端),這意味着前端須要懂移動端的技術,移動端也須要懂web前端的技術,不只如此,08年後node的出現,使得前端也能夠作後端的事情,彷佛全部的邊界都再也不那麼的明晰,這就意味着對web前端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也不是以前會切切圖、作作動效那麼單一的技術要求,前端須要懂「計算機網絡」(傳統web,老本行),須要懂編譯原理(rn、小程序、原生js、vue、react等語法的轉換,好比京東的taro就是利用ast轉換小程序的工具),等等等......綜上所述,出現大前端的概念不只僅是商業化(千團大戰後各大主流app跑馬圈地,aeo等的困難,app市場的商業化利潤壓縮)的推手,更重要的是技術的不斷演進,而推進着技術趨勢發展的底層原動力仍是計算機底層的本質,越原始越底層的東西,越具備奠定性和穩定性。
你以爲移動端開發的將來發展趨勢有哪些?能夠結合服務端、設計、產品、業務等因素的影響來描述。
well...我的認爲移動端開發的將來趨勢會有如下幾種可能:
一、從業務形式和商業範式來講,移動端開發的將來可能在於類小程序的應用形式,傳統的app形式不管是從下載仍是商業運做,都很難再達到以前千團大戰的樣式,用戶移動端所存在的app基本已經肯定(像抖音這樣的異軍突起的例子基本很難出現,除非撇開賽道在一個新的變異點上),從2019年的形式來看,如今各大app都在本身的領地跑馬圈地,除了微信小程序,騰訊(QQ小程序)、網易(雲音樂內部小程序)、抖音(小程序)、阿里(支付寶小程序)、百度(百度小程序)、京東(內部小程序)...即使是應用形式也是相似快應用(國內九大手機廠商,包括小米)這種快速下載的形式,從商業場景和業務來講,類小程序形式的應用會是將來的發展趨勢,除非有新的硬件終端的出現,那基本是換了賽道,將在產品部分討論,這裏再也不討論。
二、從服務端來講,severless的概念很火,目前各大廠基本都在雲方面相關佈局,包括小程序等目前都採用了雲函數的開發形式,我的覺得傳統的服務端形式應該不會再是主流,雲相關的助推會是移動端的相關發展,5G的網絡發展也會改變服務端的形式,這要看相關協議等的制定,比較複雜,再也不討論。
三、從設計來講,移動端用戶主要是C端用戶,於是傳統服務於C端的設計理念,包括用戶畫像、用戶習慣等都是比較合適的,小米擅長的社區運營、粉絲運營也很適合,短視頻形式以及圖像相關的C端玩法可能會是將來移動端的主流,AR/VR/MR等的混合交互在移動端會有爆發趨勢,抖音、快手在這方面比較有優點。
四、從產品來講,移動端產品的新品一直都沒有火起來,除了手機,不多再有相似的剛需,如眼鏡、手環等產品形態,在這方面我仍是不太看好其餘相關衍生產品的發展,將來3年手機應該仍是一個主要的承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