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免下載!揭祕你不知道的計算機「進化論」

計算機的發展,除了ENIAC,你還知道什麼?
是否是有點卡頓!
不要緊,你只會更卡頓,由於下面的這些你可能從未據說:程序員

  • 你知道程序員的「開山鼻祖」是女性嗎?
  • 你知道「ENIAC」專利曾經被盜嗎?
  • 你知道《紐約時報》稱1957年9月18日爲人類歷史上10個重要的日子之一是爲何嗎?
  • ......

《計算機發展百年趣味史》以時間爲線索,串聯覆蓋其中的關鍵歷史事件,來描述計算機發展史,從人類最初想法到第一臺數字計算,從真空管到集成電路,從彙編到C,再到以後的操做系統的發展,趣味瀏覽這百年的計算機歷史!瀏覽器

[點擊免費下載
>>《計算機發展百年趣味史》<<](https://developer.aliyun.com/...架構

或者複製該連接到瀏覽器完成下載或分享: https://developer.aliyun.com/topic/download?id=834

計算機發展百年趣味史.png

目錄阿里雲

image.png

搶鮮讀

數字計算機失敗的傳奇

數字計算機的傳奇開始於18世紀......spa

英國數學家查爾斯·巴貝奇Charles Babbage(銀行家庭,富二代)在1834年設計了第一臺分析機(數字計算機前身,可以自動解算有100個變量的複雜算題,每一個數可達25位,速度可達每秒鐘運算一次),可是他最終是失敗了!>>點擊查看數字計算機失敗的傳奇操作系統

人類首臺計算機誕生

馮·諾伊曼同窗經過和他的研製小組在共同討論的基礎上,發表了存儲程序通用電子計算機方案EDVAC(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的縮寫,並以「關於EDVAC的報告草案」爲題,起草了長達101頁的總結報告。報告普遍而具體地介紹了製造電子計算機和程序設計的新思想。這份報告是計算機發展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文獻,它向世界宣告:電子計算機的時代開始了。>>點擊查看人類首臺計算機誕生設計

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發展歷程

ENIAC研製成功的第二年末,1947年12月,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巴丁和布拉頓組成的研究小組,研製出一種點接觸型的鍺晶體管(1956年肖克利、巴丁、布拉頓三人,因發明晶體管同時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隨着晶體管的出現(被媒體和科學界稱爲「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極大的改變的計算機的現狀。>>點擊查看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發展歷程orm

藍色巨人IBM

1946年,IBM步入」正行」,推出了603型電子乘法器,這個和ENIAC處在了同一個年代,在電子乘法器中首次引入了電子運算電路。1952年,推出了IBM 701,也開始把IBM引入到了電子行業(1953年,IBM推出了IBM 650,磁鼓數據處理機器,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量產計算機, 到1962年累積貨2000臺)。>>點擊查看藍色巨人IBMblog

大機時代崛起

1962年,小沃森決定完全調整公司產品戰略,研發System/360大型機,指望單一操做系統適用於整系列的計算機。這個System/360被評爲歷史上與福特T型車、波音第一架噴氣式飛機707齊名的三大商業成就之一。這個產品不光改變了整個計算機行業,也改變了IBM。其中開發當時操做系統OS/360的總工程師布魯克斯根據實踐經驗寫了一本書《人月神話》>>點擊查看大機時代崛起事件

小型機的發展

1964年,推出了小巧玲瓏的PDP-7型計算機(18位機),首次使用了倒裝芯片(Flip chip),是的這就是UNIX最先誕生的元老。
1965年的秋季,DEC公司推出了小巧玲瓏的PDP-8型計算機(12位機),銷售迅速擴大,搶佔了IBM公司的計算機市場。
1970年1月,DEC推出了PDP-11型計算機(肯·湯普森Ken Thompson跑的初版Unix)。PDP-11擁有一系列計算功能,很快成爲小型計算機工業的榜樣,同時成爲了小型計算機設計的楷模,成爲了巔峯。>>點擊查看小型機的發展

PC時代的到來

1975年的時候,IBM推出首款型號爲5100的「便攜式」計算機。在以大型機爲主的市場上實爲一種巨大創舉。1981年。IBM的PC機5150推向市場,不一樣以往計算機,並且爲了快速上市,不但採用開放架構,連操做系統都外包出去了。>>點擊查看PC時代的到來

Linux萌芽

1965年,隨着CTSS的成功,人們也開始試圖使用一臺計算機來知足波士頓地區全部用戶的計算需求,所以貝爾實驗室(Bell Labs)加入了由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和麻省理工學院(MIT)合做的計劃;該項目要創建一套多使用者、多任務、多層次(multi-user、multi-processor、multi-level)的MULTICS(Mult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ervice縮寫)操做系統。>>點擊查看Linux萌芽

原文連接 本文爲阿里雲原創內容,未經容許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