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握手:主機 A 發送位碼爲 syn = 1,隨機產生seq number=1234567的數據包到服務器,主機 B 由 syn=1知道, A要求創建聯機。跨域
第二次握手:主機B收到請求後要確認聯機信息,向A發送ack number=(主機A的seq+1),syn=1,ack=1,隨機產生seq=7654321的包。瀏覽器
第三次握手:主機A收到後檢查ack number是否正確,即第一次發送的seq number+1,以及位碼ack是否爲1,若正確,主機A會再發送ack number=(主機B的seq+1),ack=1,主機B收到後確認seq值與ack=1則鏈接創建成功。緩存
CORS(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 跨源資源共享),當一個請求url的協議、域名、端口三者之間任意一與當前頁面地址不一樣即爲跨域。安全
CORS是解決瀏覽器跨域限制的W3C標準,詳見:https://www.w3.org/TR/cors/。服務器
根據 CORS 標準的定義,在瀏覽器中訪問跨域資源時,須要作以下實現:網絡
具體來講,在實現時一般須要設置以下幾個響應消息頭:cors
Cache-Control指定請求和響應遵循的緩存機制。在請求消息或響應消息中設置Cache-Control並不會修改另外一個消息處理過程當中的緩存處理過程。請求時的緩存指令包括no-cache、no-store、max-age、max-stale、min-fresh、only-if-cached,響應消息中的指令包括public、private、no-cache、no-store、no-transform、must-revalidate、proxy-revalidate、max-age。各個消息中的指令含義以下:性能
Public指示響應可被任何緩存區緩存。學習
Cache-Control: no-cache:這個很容易讓人產生誤解,令人誤覺得是響應不被緩存。實際上Cache-Control:no-cache是會被緩存的,只不過每次在向客戶端(瀏覽器)提供響應數據時,緩存都要向服務器評估緩存響應的有效性。Cache-Control: no-store:這個纔是響應不被緩存的意思測試
瀏覽器建立了一個請求,首先到達的地方是本地緩存(這個是前提是你開啓 Cache-Control 緩存), 若是命中,就直接返回給瀏覽器,若是沒有命中 就會往互聯網進行發送,在發送過程當中有可能進入代理緩存,若是命中 通過本地緩存返回給瀏覽器,若是沒有命中才會真正到源服務器,這個就是從瀏覽器發出一個請求到查找緩存的一個過程。
本地緩存文件一般是有過時時間(Http協議頭中的expire字段)的,一旦過時,須要重新向服務端發起請求,此時一般會有兩種狀況:
如何判斷文件的內容是否過時,能夠經過HTTP協議來控制。請求服務器時,比對Last-Modified或Etag來判斷內容是否發生變化,它們都是上一次請求是服務端生成並返回給瀏覽器的,緩存過時後再次請求時,會把它們包含在HTTP請求中和服務端進行比對,若是比對一致,說明內容沒有變動,服務器會返回 304 Not Modified,不然從新發起資源請求,這樣的話,就不須要每次訪問服務器都經過網絡傳輸一個比較大的文件或者數據包,只要簡單的http應答就能夠達到相同的請求文件效
在瀏覽器第一次請求某一個URL時,服務器端的返回狀態會是200,內容是你請求的資源,同時有一個Last-Modified的屬性標記此文件在服務期端最後被修改的時間,格式相似這樣:
Last-Modified: Fri, 12 May 2006 18:53:33 GMT
客戶端第二次請求此URL時,根據 HTTP 協議的規定,瀏覽器會向服務器傳送 If-Modified-Since 報頭,詢問該時間以後文件是否有被修改過:
If-Modified-Since: Fri, 12 May 2006 18:53:33 GMT
若是服務器端的資源沒有變化,則自動返回 HTTP 304 (Not Changed.)狀態碼,內容爲空,這樣就節省了傳輸數據量。 當服務器端代碼發生改變或者重啓服務器時,則從新發出資源,返回和第一次請求時相似。從而保證不向客戶端重複發出資源,也保證當服務器有變化時,客戶端能 夠獲得最新的資源。
HTTP 協議規格說明定義ETag爲「被請求變量的實體值」。另外一種說法是,ETag是一個能夠與Web資源關聯的記號(token)。典型的Web資源能夠一個Web頁,但也多是JSON或XML文檔。服務器單 獨負責判斷記號是什麼及其含義,並在HTTP響應頭中將其傳送到客戶端,如下是服務器端返回的格式:
ETag: "50b1c1d4f775c61:df3"
客戶端的查詢更新格式是這樣的:
If-None-Match: W/"50b1c1d4f775c61:df3"
若是ETag沒改變,則返回狀態304而後不返回,這也和Last-Modified同樣。本人測試Etag主要在斷點下載時比較有用。
聰明的開發者會把Last-Modified 和ETags請求的http報頭一塊兒使用,這樣可利用客戶端(例如瀏覽器)的緩存。由於服 務器首先產生 Last-Modified/Etag標記,服務器可在稍後使用它來判斷頁面是否已經被修改。本質上,客戶端經過將該記號傳回服務器要求服 務器驗證其(客戶端)緩存。
HTTPS是以安全爲目標的HTTP通道,簡單講是HTTP的安全版,即HTTP下加入SSL層,HTTPS的安全基礎是SSL,所以加密的詳細內容就須要SSL。
HTTPS協議的主要做用能夠分爲兩種:一種是創建一個信息安全通道,來保證數據傳輸的安全;另外一種就是確認網站的真實性。
HTTP協議傳輸的數據都是未加密的,也就是明文的,所以使用HTTP協議傳輸隱私信息很是不安全,爲了保證這些隱私數據能加密傳輸,因而網景公司設計了SSL(Secure Sockets Layer)協議用於對HTTP協議傳輸的數據進行加密,從而就誕生了HTTPS。簡單來講,HTTPS協議是由SSL+HTTP協議構建的可進行加密傳輸、身份認證的網絡協議,要比http協議安全。
關於HTTP2和HTTP1.x的區別大體能夠看下圖:
願你成爲終身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