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 第二章學習筆記-鏈路層

 2.1 鏈路層有三個目的:1、爲IP模塊發送和接收IP數據報;2、爲ARP模塊發送ARP請求和接收ARP應答;3、爲RARP發送RARP請求和接收RARP應答網絡

 

 

2.2在以太網幀格式中,類型字段以後就是數據;而在 8 0 2幀格式中,跟隨在後面的是 3字節 app

 

802.2 LLC5字節的802.2 SNAP 。目的服務訪問點(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 異步

 

D S A P )和源服務訪問點(Source Service Access Point, SSAP )的值都設爲0 x a a Ct r l字段的 ide

 

值設爲3。隨後的3個字節o rg code都置爲0 。再接下來的2個字節類型字段和以太網幀格式同樣 工具

 

(其餘類型字段值能夠參見RFC 1340 [Reynolds and Postel 1992] )。 測試

 

    C R C字段用於幀內後續字節差錯的循環冗餘碼檢驗(檢驗和)(它也被稱爲F C S或幀檢驗 spa

 

序列)。 code

 

    8 0 2 . 3標準定義的幀和以太網的幀都有最小長度要求。 8 0 2 . 3規定數據部分必須至少爲3 8 orm

 

節,而對於以太網,則要求最少要有 4 6字節。爲了保證這一點,必須在不足的空間插入填充 htm

 

p a d )字節。在開始觀察線路上的分組時將遇到這種最小長度的狀況。

 

 


 

 

2.6  PPP:點對點協議

 

    P P P,點對點協議修改了S L I P協議中的全部缺陷。P P P包括如下三個部分:

 

    1)  在串行鏈路上封裝 I P數據報的方法。 P P P 既支持數據爲8位和無奇偶檢驗的異步模式

 

(如大多數計算機上都廣泛存在的串行接口),還支持面向比特的同步連接。

 

    2)  創建、配置及測試數據鏈路的鏈路控制協議(L C P Link Control Protocol )。它容許通

 

信雙方進行協商,以肯定不一樣的選項。

 

3)       針對不一樣網絡層協議的網絡控制協議( N C 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 )體系

 


 

28  MTU若是I P層有一個數據報要傳,並且數

據的長度比鏈路層的 M T U還大,那麼I P層以太網

就須要進行分片(f r a g m e n t a t i o n ),把數據

報分紅若干片,這樣每一片都小於 M T U


 

2.9  路徑MTU

   當在同一個網絡上的兩臺主機互相進行通訊時,該網絡的 M T U是很是重要的。可是若是 兩臺主機之間的通訊要經過多個網絡,那麼每一個網絡的鏈路層就可能有不一樣的 M T U 。重要的不是兩臺主機所在網絡的M T U 的值,重要的是兩臺通訊主機路徑中的最小M T U 。它被稱做路

M T U

 

 

30
   
   
            
   
   
bpsbit per second,就是bit/每秒,b/s一個意思
   
   
            
   
   
若是用於網絡則:1Mbps=1024Kbps=256Kb/s  
    
 
    
        
    
 
    
        
    
 
    
        
    

Netstat控制檯命令,是一個監控TCP/IP網絡的很是有用的工具,它能夠顯示路由表、實際的網絡鏈接以及每個網絡接口設備的狀態信息。Netstat用於顯示與IPTCPUDPICMP協議相關的統計數據,通常用於檢驗本機各端口網絡鏈接狀況。

netstat 命令的功能是顯示網絡鏈接、路由表和網絡接口信息,可讓用戶得知有哪些網絡鏈接正在運做。使用時若是不帶參數,netstat 顯示活動的 TCP 鏈接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