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武延軍:「參與開源人數變可能是好事,但要當心「開源踩踏事件」」

不久前,「一源初始,開放共創」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 2020 年度峯會於北京圓滿落幕。峯會由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主辦,阿里巴巴、百度、華爲、趣鏈科技、SegmentFault 思否、招商銀行等開源項目表明單位及開源社區協辦,亦獲得了全體理事單位的大力支持。segmentfault

本次峯會圍繞開源運營治理、開源教育與公益等方向開展了主題論壇分享。會議中,來自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的副總工程師武延軍以《開源操做系統和開源軟件供應鏈的教學實踐》爲主題進行了分享。在大會上,武延軍提到了開源軟件供應鏈面臨的三個主要問題:產業價值不高、社區貢獻不足、生態受制於人。安全

爲了進一步瞭解開源軟件供應鏈的定位與目標,以及有哪些舉措能夠解決我國開源軟件領域的困境等問題,SegmentFault 思否的@阿遂對武延軍老師進行了專訪。學習

專訪 - 武延軍
武延軍老師(左)與思否@阿遂(右)ui

Q1:開源領域有不少角色分工,好比宣講者、推進者等。您認爲您在開源領域中的角色是什麼?

我以爲我更像是教育工做者。科研院所自己具備培養學生的職能,目前全全部 500 多名學生,每一年會新吸納 100 多人,咱們有責任把這些人往開源軟件的大模式上去引領。spa

以前大部分人對開源尚未太多概念,包括像開源社區的運做模式、開源軟件的開發模式、開源規則背後的理念,可能都沒有太多理解。咱們做爲教育者把這些都教給學生後,對他們後續從事科研工做,是有很大幫助的。操作系統

對此咱們也進行過一些實踐,好比咱們在實驗室內部長期維護一份新生新員工指導手冊,咱們會推薦學生去看一些開源入門項目,好比 GitHub上 有個「first contribution」項目,能夠教你們如何第一次爲開源作貢獻。視頻

Q2:是否會涉及幫助學生分析、挑選開源項目的內容?有沒有一些基本標準?

中科院的研究生基本第一年都在集中上課,第二年開始參與科研,第三年要開始找工做,算下來只有一年多的時間在專心作科研。從學生培養角度來講,咱們有義務儘早告訴他們哪些開源項目是高質量的、有價值的、參與其中對他們的成長是有益的。blog

還有一個重要維度,是哪些開源項目對產業有幫助,甚至更大意義上說是哪些項目對解決國家面臨的「卡脖子」問題是有幫助的。二者若是能結合在一塊兒是最好的一種方式。開發

這也是軟件所發起開源軟件供應鏈點亮計劃的初衷。咱們但願從供應鏈的角度去分析哪些項目有價值,或者處於有風險的狀態。get

一個開源項目可能被不少工業級產品使用,可是有可能咱們國家如今尚未人去參與,也沒有人能掌握。若是這個開源項目出現了缺陷漏洞,或者後續版本不開源了,在這種狀況下咱們應該有人去把它承擔起來,而不是一直「拿來主義」。

因此咱們要把學生儘量的引導到有價值且對產業有貢獻的開源軟件上,讓他們既能完成本身的學業,學到有價值的東西,同時也能解決社會和國家的問題。

Q3:您認爲學生羣體在開源生態中是一個什麼角色?

相對來說,學生沒有功利性和目的性,自我成長的意願比較強,因此他們在社區裏的活躍度會比較高。雖然不必定是貢獻最多的,但在必定程度上確實能夠推進社區的活躍度。

第二點來講,學生相似於接班人的角色。新生力量對開源的參與融入,意味着頗有可能他未來走向工做崗位後會優先使用開源軟件,使用開源社區中的開發模式,將開源文化帶到他的工做當中,最後潛移默化的變成開源推廣者。

培養學生參與開源的過程像是製做火種。學生開源羣體就像火種同樣,先是慢慢的被點燃,接着到更廣闊的空間中去發光放熱。

Q4:您認爲開源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首先我認爲開源是人類社會共享互助精神在數字時代的體現,並在互聯網的催化下將這種精神發揚光大。

第二點我認爲開源是一種很是棒的人類文明薪火相傳的模式。一個成果若是壟斷在一我的或者一個團隊手中,成果的傳承會有很是多的不肯定性,但開源能夠將成果一直延續下去,實現累進疊加式的發展。

Q5:您認爲國內的開源行業,如今發展到了哪一個階段?

近幾年,特別是從去年到今年這一時期,國內的開源發展很是迅速。之前多是分散的「點」,如今則造成了「面」。

具體而言,之前咱們零零星星能聽到一些國內發起的開源項目,個別開源老前輩也有必定的國際影響力,但並無造成一種大的社區和生態。

從今年開始,像 openEuler 這樣的開源社區在華爲的大力推進下,變成了一個有目標、有組織、成體系的社區。它以操做系統爲主線,把上下游生態所有鏈接起來,很短的時間就吸引到 2000 人以上的活躍開發者,這是之前歷來沒有過的。

還有像產學研協做,在以往的開源社區是很難出現的。但今年開源行業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即是產學研合做在開源社區裏出現了,這將大大縮短學術界與產業的距離。

若是說之前咱們叫游擊隊式的「開源 1.0」,今年開始可能真的到了正規軍式的「開源 2.0」階段,這是一個很是明顯的質的變化。

Q6:您以爲推進開源發展的力量是什麼?

我以爲跟國際形勢變化有很大的關係。之前你們以爲「拿來主義」沒問題,能知足商業訴求就能夠。但貿易摩擦後,你們發現不能只考慮短時間的商業利益,還要考慮業務的可持續性。像華爲就是一個最明顯的轉變樣板。

第二點我以爲多是疫情的緣由。你們在線上的時間變長,數字世界的一些文化天然而然會獲得比較普遍的傳播。

不少應用領域的 IT 工程師之前可能知道開源這個詞,也接觸過Linux等開源產品,但對開源的力量並無直觀感覺。今年「武漢 2020」開源項目的出現,讓你們一下就明白了——原來開源是經過充分的、自發的協做,讓你們一塊兒以共同的信念,去完成一個普通我的沒法完成的宏大目標。

線上會議的普及對開源來講也是很好的推動。之前開源社區裏的成員想聚到一塊兒開會很難,但如今你們能夠經過線上視頻會議的形式來討論、學習,讓更多的人經過線上會議的形式參與到開源當中。

Q7:您以爲如今這種發展趨勢,對開源來講是一件好事嗎?

確定是好事,這種狀態若是可以一直延續下去,可能將來幾年內咱們就會進入到開源3.0階段。

開源 3.0 是什麼狀態?我如今我的預期是,之後在中文世界裏中國人主導的主流開源項目會愈來愈多,而後會以這些開源項目爲起點,在世界開源產業裏佔有一席之地。國內也可能會出現相似於 Red Hat、Snowflake 這類重量級的開源公司,並能在商業上取得成功。

Q8:供應鏈是 2020 年的熱詞之一。開源軟件供應鏈相比其它領域有什麼獨特性嗎?

我以爲獨特性體如今兩個方面:「軟件」和「開源」。

供應鏈這個概念在各行各業都有,特別是傳統行業供應鏈已經很是成熟。但對於軟件行業,有它自己的特色:迭代週期短、供應全球化、開發線上化、複製成本低、倉儲集中化、用戶多樣化等等。

其中倉儲集中化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特色。在沒有 GitHub 的時候,每一個站點可能都會存儲本身的開源項目,但如今開源項目有 90% 以上應該都集中存儲在 GitHub 中。這跟傳統供應鏈徹底不同,傳統供應鏈在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港口城市都有本身的倉儲系統,但開源軟件領域將這些都存放在同一個平臺上。這是一個特色,但也多是一種風險。

Q9:您進入操做系統領域已經有 20 年了,您認爲開源對操做系統的發展有哪些促進或者影響?

開源對操做系統的促進做用是很是大的。回顧 Linux 的發展之路,能夠發現它也是在開源運動以後才獲得迅速的發展。

首先從開源操做系統的組成來看,一個主流開源操做系統包含的開源軟件包大概有3萬多個,是聚集不少人一塊兒才能完成的一件事情。作一個商用操做系統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這3萬多個包都須要保證獲得很好的維護,才能進行大規模商用。例如谷歌的安卓系統,軟件包和第三方庫都是通過長期篩選以後,才變成一個成熟的商用操做系統。

第二點是從操做系統的推廣和使用上來說,開源操做系統在現階段用戶的接受度會更好一些。相對來講,開源會比較透明和開放,你們不須要過於擔憂系統的可控性以及數據的安全問題。因此我以爲開源操做系統會是社會將來最承認的一種模式。

第三點是操做系統的最終屬性。從產業角度來看,操做系統已通過了直接盈利的階段,它可能逐漸會演化爲一種社會公共基礎品,會成爲一種基礎設施。

想基於基礎設施自己開展商業行爲是很難的,確定會依託於相似服務訂閱的方式。在這種方式下,你們爲何選擇你?可能就是要靠普遍的社區承認,靠對開源的貢獻程度。

你在開源操做系統上作的貢獻越多,你們可能就越傾向於找你來提供服務。將來操做系統一旦變成公共品,那可能圍繞操做系統的商業必需要徹底的去擁抱開源,經過對開源的貢獻證實本身的實力。

Q10:OpenHarmony 是爲這種操做系統提供一個生態平臺嗎?您以爲它對於整個生態有哪些推動做用?或者說它的價值點是什麼?

我以爲 OpenHarmony 的核心定位也應該是根操做系統社區,跟 openEuler 同樣,這樣它才能價值高、意義大。

根操做系統社區做爲商業版操做系統社區的基礎,可讓商業版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足客戶需求上,儘量的去知足國內現階段的一些共性需求,而後逐漸走向國際。

更高一層的意義在於,在當今世界格局下,中國對於操做系統的需求是很是強烈且場景是豐富的、市場是巨大的。咱們有理由也應該有能力抓住這個機遇,發展一個屬於咱們的根社區,吸納更多的軟件包、吸引更多的開源人士、覆蓋更多產業需求。

因此說 OpenHarmony 的意義是巨大的,期待它之後也能起到相似於高速公路、水電站和特高壓電網這樣基礎設施的做用。


開源正在改變世界,開源軟件、開源硬件、開源內容在各行各業有着愈來愈重要的地位,開源的模式在改變着各個行業的生產方式並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但開源的發展仍需各界人士的積極參與。

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的使命是「一切爲了開發者,一切爲了全世界」。隨着發展,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已經展示出了能力與價值。以「開源」爲紐帶的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號召各界人士一塊兒來推進中國的開源事業,基金會願意持續構建一個開源的生態,幫助你們共建、共治、共享。

segmentfault 思否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