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北京的QCon大會上聽了facebook早期中國籍工程師王淮的演講,受益不淺,主題是如何打造高效能團隊,主要介紹他在facebook的一些經歷和管理上的經驗分享。如今的他是一名天使投資人,投資的領域有移動互聯,支付,雲應用等。他還寫了《打造facebook》一書,講了facebook的公司文化和他在其中的開發管理等經歷。服務器
工具文化
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是facebook的」工具文化」。爲幫助工程師更好的進行產品開發,facebook對內部工具Tools是很是關注的。facebook極力強調,要將最好的工程師放到工具開發這一塊,由於工具作好了,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部人的效率均可以提升,而不只僅是工程師。還有經過工具來解決流程上面的問題,好比公司在推廣一些規範性的規則,傳統的方法是反覆強調,另外一種是開發出好用的工具,將這些東西固定在工具裏面,藉助工具進行強制性推廣。不斷的更新和完善公司本身的工具,並將公司的企業文化也融入到工具之中,有時候比找到一個偉大的創意更重要。網絡
facebook研發的工具備不少,好比新人剛加入facebook時,須要分配本身的開發服務器,facebook就有一個工具來管理公司的開發機器。在這個工具上,你能夠看到全部機器的詳細信息,包括分配給什麼人,什麼時間分配的,機器的配置信息等。在還未申請的機器上面,只須要點擊一個按鈕就會幫你安裝好開發服務器,很是方便和簡單。對於咱們開發人員來講工做主要是寫代碼,facebook針對代碼管理業開發了不少工具。好比有一款工具是在開發人員提交代碼以前對代碼進行檢查,若是代碼不符合代碼規範或者沒有寫測試案例,工具會發出警告並交給開發人員修改。還有一款code review的工具叫Phabricator,開發人員能夠在上面針對每一行代碼進行討論,若是代碼有問題,代碼審查者能夠提問題,或者讓代碼提交者修改等,只有代碼明確接受後,才能夠提交到服務器的代碼庫中。這些工具的理念是將重複性的勞動交給電腦來執行,以」Don’t Make Me Think」的方式來推廣好習慣。工具
黑客文化
facebook一直強調公司的黑客文化,總部基地建有」黑客廣場」,公司內部隨處可見的黑客標誌,facebook還會按期舉行黑客馬拉松(Hackathon)。像Google 容許員工用工做時間的20%來作本身喜歡的東西同樣,Hackathon也是facebook讓員工保持創造力,避免工做枯燥而失去工做激情的一種方式,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催生了不少偉大的做品,好比timeline(時間軸),全屏照片視圖等。參加Hackathon雖然是自願的,但facebook強烈建議每一個員工都去參加Hackahton,甚至有的工程師由於要安排產品上線而沒法參加Hackathon,公司會調整產品的上線時間來讓工程師去參加Hackathon。測試
facebook的CEO 扎克伯格自己就是一個黑客,看過《社交網絡》的朋友都會記得電影開始的那一段場景,扎克伯格作了一個哈佛版美女評選網站(Facemash),爲了獲得更多女同窗的照片,他黑進了當時學生宿舍裏面每一個學生的電腦去獲取他們同窗的照片。扎克伯格想打造獨一無二的企業文化和管理方式,他將公司的這種文化稱之爲」黑客之道」(Hacker Wiay),他詮釋說,黑客文化是一種持續改進的作事方法,黑客迅速發佈小規模的更新,而後從中獲取到經驗,在下一次更新中更好的改進,直到產品完成(有點敏捷開發的意思)。Done is better than prefect(完成勝於完美),這是facebook對這種黑客精神的詮釋。網站
facebook的黑客文化還包括一種親身實踐,積極進取的精神。Code Wins Arguments(代碼勝於雄辯),在facebook的產品開發過程當中,常常會有一個工程師站出來講,給我2天的時間我作個demo出來,證實個人想法是可行的。facebook不會有那種長達幾天的馬拉松會議,工程師們會開發出產品原型來證實是否行得通,在facebook每一個工程師都是頂尖的人才,他們具備這樣一種快速開發的能力。代碼規範
書中除了談到上面所講的這些點外,還談到了做者在facebook中的項目管理經驗,適合作項目管理的同窗參考借鑑,最後但願你們也喜歡facebook的黑客文化。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