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法定數字貨幣,央行的野望

法定數字貨幣,央行的野望

http://www.beenews.pro/a/100054413.html

袁磊 DCEP 的目標是替換 商業銀行的部分M0 這一部分M0 須要全額撥付準備金 

也就可以在不減小M0的狀況下 下降M1和M2 感受跟提升準備金率相似的效果,

逐漸剝離商業銀行存款的基礎業務和貸款的金融業務. 

這樣就會 金融更加安全了.

 

2019-11-01 09:59 來源: 和訊名家

若是說區塊鏈將改變世界,且已成高層共識。html

那麼做爲「工業黨」的戰鬥堡壘,人民銀行創造的DCEP就是已上膛的重磅炮彈。git

固然,那些準備將項目捐給國家,技術維護核心,妄圖火線入黨戴罪立功的鐮刀幣們,又當心翼翼的刪掉當初那些投誠言論,準備東風借力,再割一把。安全

別忘了,當正規軍出山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剿匪。微信

1網絡

DCEP,指央行法定數字貨幣,名稱由老行長周小川在2018年人大上一槌定音。架構

DC,指digital currency(數字貨幣);併發

EP,指electronic payment(電子支付)。app

在貨幣三大功能:支付手段、記帳單位、儲值工具中,DCEP的字面意思顯然更傾向於支付手段。框架

這是DCEP的第一個維度。electron

既然強調支付,那麼這裏須要釐清一個問題,即央行數字貨幣與移動支付的不一樣。

微信支付、支付寶這些移動支付,充其量算得上貨幣的「電子化」,咱們在使用這些支付工具的時候,離不開與銀行帳戶的關聯,本質上是法幣的一種數字化使用方式。

法定數字貨幣是法訂貨幣在數字世界的延伸和表現,是一種新的貨幣形態,他能夠不依賴銀行帳戶,與之是一種「鬆耦合」的方式。

能夠理解爲一段不依賴任何銀行帳戶的代碼,這就和比特幣錢包裏面存得比特幣相似了。

法定數字貨幣,央行的野望剩餘7張圖片,去APP查看 >

一種比特幣錢包的造型 | 來源:網絡

這就意味着與「電子化」貨幣各家企業、機構獨立記帳不一樣,法定數字貨幣是央行記帳,全國公用一個帳本。

換言之,DCEP的發行是中心化的,由人民銀行掌控,這與比特幣等所謂去中心化的「發行」(挖礦等等)有本質的不一樣。

並且,DCEP的債務人是央行,而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沒有債務人,也就是說本質上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就是個擊鼓傳花的資金遊戲。

而與比特幣相似的是能夠不依賴銀行帳戶,乃至沒有通訊網絡的狀況下進行面對面掃碼交易。

這樣,既知足了交易方對匿名支付的要求,又能在違法犯罪發生時能被央行所監控。

也就克服了現有M0(紙鈔和硬幣)容易僞造、攜帶不便、發行流通成本高、存在用於洗錢、恐怖融資等問題。

法定數字貨幣,央行的野望

2019年8月10日,在第三屆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主論壇上,IMI學術委員、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表示:

通過五年研究,央行數字貨幣能夠說是呼之欲出了。

他介紹了央行數字貨幣的設計理念和技術架構,有如下要點:

1.爲知足零售級別的高併發性能,純區塊鏈架構沒法達成要求。

2.央行數字貨幣採用雙層運營體系,央行作上層,商業銀行作第二層。

3.雙層運營體系不會改變流通中貨幣債權債務關係,爲了保證央行數字貨幣不超發,商業機構向央行全額、100%繳納準備金。

4.不預設技術路線,從央行角度來說,不管你是區塊鏈仍是集中帳戶體系,是電子支付仍是所謂的移動貨幣,你採起任何一種技術路線,央行均可以適應。

5.DC/EP必定要堅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

6.現階段的央行數字貨幣設計,注重M0替代,而不是M一、M2的替代,對於現鈔不計付利息,不會引起金融脫媒,也不會對現有實體經濟產生大的衝擊。

7.Libra也是用所謂的100%的儲備資產抵押,可是它並無把本身限定於M0,可能出現貨幣超發的狀況。

8.央行數字貨幣是能夠加載智能合約。

這大概是目前關於DCEP各類說法中比較權威的聲音,內涵豐富,每一點均可以單獨成文。

本文的重點並不是討論DCEP實現的技術細節,而是DCEP將帶來什麼重要變化。

鑑於此,君臨最爲關注的是第三、6點。

2

商業銀行天生都是雙子座。

光明的一面,銀行像白蓮花通常,爲社會公衆提供支付等金融服務,相似公用事業,須要平穩運行。

黑暗的一面,銀行像危險的賭徒,尋找有利可圖的信貸對象和投資機會,在得到高收益的同時承擔波動風險。

那麼公用銀行和賭場銀行的雙宿雙飛,必然引起深層次的精神分裂。

即收益由賭徒我的得到,虧損則須要納稅人承擔。

這即是08年金融危機的歷史教訓。

固然,若是是百分百的原教旨市場經濟,不存在監管,那麼市場會用破產來懲罰賭徒銀行,最終由羣衆來篩選那些經營穩健,信譽好的銀行。

但這並不能杜絕一家從來信譽良好,規模巨大的銀行忽然來了位醉醺醺的行長,大賭特賭輸個精光,大量儲戶沒法兌現現金,容易引起社會動盪。

法定數字貨幣,央行的野望

1948年,正在擠兌黃金的上海市民 | 來源:《舊中國通貨膨脹的惡例-金圓券發行內幕初探》

顯然,這是現代國家不能容忍的。

平常的解決方案固然是增強監管,但監管又是個悖論。

一方面,金融混業經營,理論上能夠提升業務之間的協同性,提升金融機構配置資源的能力;

另外一方面,監管的增強,又會遏制這種效率的提高。

銀行的雙子面貌和監管悖論,源自人們心裏深處沒法抑制的原始慾望,就像人性的隱喻是一個矛盾的集合,既依賴安全,又嚮往自由。

爲了克服這種兩難尷尬,大蕭條後芝加哥大學的幾位教授提出一種銀行改革建議。

即要求銀行存款由100%的安全性資產支持。

這就是所謂的「爲了保證央行數字貨幣不超發,商業機構須要向央行全額、100%繳納準備金。」

這就很是有意思了。

100%準備金意爲銀行必須持有全部儲戶的存款,用於借貸的資金只能來源於銀行股東的資本。

法定數字貨幣,央行的野望

在DECP的二元框架裏,銀行只是個渠道二傳手,沒法憑空記帳產生央行法定數字貨幣 | 來源:《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原型系統實驗研究》

換言之,在DECP這套運行機制裏,閹割了商業銀行創造貨幣的能力,至關於分立了銀行的貨幣支付和信用創造(金融)。

注:所謂銀行創造貨幣,指銀行經過借貸方式憑空記帳創造新的貨幣,即借貸創造貨幣,還貸消滅貨幣,在法幣的世界裏,央行憑空記帳的貨幣爲本位幣,商業銀行憑空記帳的貨幣爲信用貨幣,雖然在現實中咱們拿到的都是人民幣,但本質上是有區別的。

既然如此設計,那麼意味着將來經過DECP,清晰的界定了本位幣和信用貨幣,雖然都是法訂貨幣,但兌付能力是不一樣的。

別低估這種界定,這等於解決了商業銀行雙子座精神分裂。

試想,將公用銀行和賭場銀行劃分楚河漢界後,就能夠對賭場銀行放鬆監管,使其能權責匹配,讓銀行的風險業務受到市場紀律的硬約束。

既解決了安全的問題,又解決了效率的問題。

銀行從來有「大而不倒」的傳統,經過規模綁架社會的野心。

雖然社會主義的銀行理論上不能成精,但從海南發展銀行到汕頭商業銀行,再到最近的包商銀行,乃至曾經「技術性破產」的幾大行。

歷史證實由凡人組成的銀行依然不能擺脫人性貪婪的詛咒,有形之手的擺佈。

或許不遠的未來,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金融不穩定的根源將被連根拔起。

3

貨幣起源於債務,那麼貨幣的發行有兩種渠道:

一爲財政投放,是本位幣,表現爲現金;

二爲信貸投放,是信用貨幣,表現爲銀行存款。

這二者的區別在於,本位幣是「不可兌換」的,由於其自己就是記帳工具,持有者不可能要求央行將本位幣兌換爲麪包可樂或者其餘商品。

銀行存款就有兌換問題。

正常狀況下,銀行存款和現金能夠互換,即從銀行取現,但一旦銀行破產,或者相似包商銀行的「信用風險」,若是不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儲戶就不能將其存款足額兌換爲現金。

在這一點上,不管是資本主義仍是社會主義的銀行都是一個德行,不善於平均財富,卻都善於平均貧窮。

法定數字貨幣,央行的野望

2014年,有儲戶取現遭到射陽農商行以未預定爲由的拒絕,引起了一輪擠兌風潮 | 來源:網絡

那麼DECP的定位是替代M0,也就是現金,是央行的負債,流動性最強。

經濟學的道理千萬條,無非是在廣泛稀缺的世界中有意無心的運用取捨二字,若是人們選擇了流動性(支付便利),意味着放棄了利息收入。

倘若DECP對持有人付息,表明着它變了味,成爲相似銀行存款或國債的資產,會搶了商業銀行的生意。

既然DECP定位M0,且強調支付手段,那麼註定須要幣值穩定,就不會付息。

另外一件有意思的事就來了。

相較於銀行存款,DECP有中央銀行背書,無兌付風險,且支付不依賴銀行帳戶,流動性、便捷性更強,與活期存款那點可憐的利息收入比起來,極可能致使居民選擇流動性,放棄利息,進而催生的「存款搬家」。

衆所周知,銀行靠「利差」生存。

利差由兩部分構成:

一部分是銀行識別貸款風險的回報;

還有一部分是銀行向公衆提供流動性的回報。

後者的意思是指,公衆爲了把一部分財產放在安全性和流動性更高的資產上,好比活期存款,願意接受較低的利率。

實質上,這是一種「鑄幣稅」,銀行滿腦門攬儲放貸,擁抱利差的背後,就是在追逐鑄幣稅。

爲何金融行業利潤冠絕A股,天底下還有比鑄幣更好的生意嗎?

法定數字貨幣,央行的野望

好了,我大央行DECP從天而降,用中央銀行的驕傲和偉岸身段,替代了一部分並且多是大規模替代了商業銀行向公衆提供流動性的使命。

這就意味着一大塊「鑄幣稅」從銀行手中回到了人民,哦不,是人民銀行手中。

這筆鑄幣稅有多大呢。

法定數字貨幣,央行的野望

截至2019年9月,M2的餘額是195萬億,今年大機率突破200萬億。

假如M2每一年增加8%,就是16萬億,若是增量裏有兩成是DECP的話,就是3.2萬億。

去年,全國通常公共預算收入18.34萬億,支出22.09萬億,赤字也就3.75萬億。

這3.2萬億平分到13億每人頭上,固然,比起直升機灑錢,DECP能更低成本容易作到,每人可得2K+,這得賣多少醬油、傢俱家電,烤串啤酒,極大促進中低收入階層消費。

就算不分到人頭,減稅也是極好的,再不濟多下幾艘航母搞搞環島遊也不錯。

在這一點上,央行的野心不可謂不小,一個擁有更大「準財政」能力的央行,可謂多年的媳婦熬成婆,能夠在其餘部委前抖一抖了。

央行瞎推一次政策,市場會當天打臉,認知水準和糾錯週期高度相關,比有些部委幾十年才能見到惡果的政策快得多。

多年在市場博弈中的經歷,讓央行的政策理性的多,也更市場的多,一個更強勢的央行絕對不是壞事。

4

君臨尚且未談DECP對人民幣國際化,以及可能致使的資本自由兌換,國際支付體系的挖角,還有技術路線的演進,產業鏈的影響,對支付格局的衝擊。

光是準備金和M0替代且不付息,DECP就能整出如此驚天動地的大動靜。

法定數字貨幣,央行的野望

央行數字貨幣表達式結構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意味着其玩法無限 | 來源:《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原型系統實驗研究》

貨幣做爲經濟的血液,其變革的重要性可謂凌駕於整個經濟之上,更別說對現有商業銀行體系的衝擊。

君臨認爲,DECP最終落地,對商業銀行絕對算不上好消息,論技術比不上大廠,論創新比不過民營企業,但大而不倒的商業銀行慢下來了,對中國經濟來講,也許算不上壞事。

最後姑且總結下:

財經財經,財政金融兩家的工做對象,無非是四手聯彈貨幣這架鋼琴。

不能期望一篇文章說清我的如何奮鬥,也不能奢求一篇文章道盡DECP的歷史行程。

究竟是彈出《東風破》仍是《社會主義好》,還須要二者的和諧並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但不管是成方街32號、仍是三里河南三巷3號裏的技術官員們再勤勉奉公,技術高超到財政貨幣政策天衣無縫,依然沒法取代人民羣衆的主動創造。

工具只能幫助提高人類效率,但沒法驅使懶漢去工做。

財富歸根結底是人創造的,而創造財富須要平等參與的機會。

機會,一部分來自技術的進步創造的增量機會,還有一部分來自更自由靈活的制度安排解放的機會。

從DECP到大基金二期,從改革攻堅到開放擴大。

所幸的是,咱們的國家正在聚精會神的作這兩件事。

參考資料

一、漸行漸近的金融週期,彭文生,中信出版社

二、舊中國通貨膨脹的惡例──金圓券發行內幕初探,李金錚,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

三、央行這樣爲法定數字貨幣「畫像」,王瑞紅,現代商業銀行

四、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原型系統實驗研究,姚前,軟件學報

五、初探中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目標、定位、機制與影響,宋嘉吉,國盛證券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衆號:君臨。文章內容屬做者我的觀點,不表明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做,風險請自擔。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