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目錄html
[apue] dup2的正確打開方式 linux
[apue] 使用文件記錄鎖沒法實現父子進程交互執行同步 網絡
[apue] 管道原子寫入量的一個疑問
post
[apue] 使用 popen/pclose 的一點疑問 測試
[apue] 做爲 daemon 啓動, Unix Domain Socket 偵聽失敗?
開技術博客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2010),其次是如今。
遙想當年讀大學時,費盡心力讀過一些書,其中不乏一些「教材型」書籍:概念羅列了一大堆,也用心看了,可是看完了就忘了——就是沒有收穫。
畢業後,記得第一次有種醍醐灌頂的感受,仍是在讀侯捷的《深刻淺出MFC》,真的有種 under hood 以後的恍然大悟的感受。
因而知道了看書不能不加選擇,要看就要看經典的書、看經典做者。
後來又看了一系列侯捷的做品/譯做:《Effective C++》《More Effective C++》《Essential C++》《深度探索 C++ 對象模型》《Win32 多線程程序設計》;
潘愛民的:《Effective STL》《COM原理與應用》;
李師賢的:《C++ Primer 中文版》;
榮耀的:《C++ 必知必會》;
陳偉柱的:《C++ Templates》;
馬維達的:《C++ 網絡編程》《C++ 網絡編程 II》;
宋勁杉的:《Linux C 編程一站式學習》《Linux C 編程一站式學習 II》;
其中看潘愛民的 《COM原理與應用》遭遇了一個挫折,雖然每句都看得懂,可是沒有去寫代碼實踐,雖然看得很辛苦,可是最後沒有留下什麼印象(只記得一堆 Ixxxx 接口)
因而知道了看書不能光看,還要動手去實踐,當書本上的代碼跑起來以後,才能更深入的領悟。
後來轉型到 linux 後,就錨定了這本 《Advanced Programming Unix Environment》,前幾章看得有點費勁,主要是一些基礎知識,
越到後來,越感受做者並非簡單的去寫做,背後有他本身大量的實踐,極可能他就是一邊寫着代碼、一邊去印證書中本身的觀點。
經常一段話就能夠提煉出3、四個測試用例去驗證,而做者在每章的練習題中,更是常常出一些他本身在驗證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做爲題目。
做者常常聲明,他是四種平臺(linux / mac / freebsd / solaris)上去驗證一個特性,因此若是一些特性僅在某些平臺存在,他必定會給出提示。
這裏面存在着一種求真、嚴謹的態度,我想經典之因此稱之爲經典、大師之因此成爲大師,概爲此也。
而後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也吸收了以前的讀書經驗,儘可能提出問題去驗證,實驗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也記錄下來,因而有了這麼一系列「外傳」。
固然我是在讀到後半部分纔想到開博客去記錄這些遇到的問題,因此能夠看到章節沒有從頭開始。可是正如前言第一句話說的,只要開始,就永遠各晚。
後續慢慢填充本書內容,歡迎你們前來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