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通訊網絡(五)——TCP層

需求:算法

通訊的本質是進行信息的傳遞,而咱們但願達到的效果總結起來就兩點:快而準。緩存

背景:網絡

基於TCP/IP協議,運行在IP層上的流量將變得不可靠,沒法僅僅靠IP層技術保障數據包的準確傳達。性能

TCP協議大數據

由此誕生了TCP協議來保證數據流量儘快準確的到達。優化

咱們來看下TCP協議採用了什麼策略來保障的:spa

 

 

首先是引入了確認機制,也就是在發送到對方後,對方得告知咱們確實收到了。blog

採用這種機制有一個前提,若是你發送很長一段數據包,須要拆分爲多個數據包進行屢次發送,由此你須要對這些數據包進行標序號,由此告知對方哪一個數據包在前,哪一個數據包在後,再便於TCP/IP協議棧組合以後,再傳達給上層應用程序。另外對方也才能告訴你究竟是哪塊數據包傳送成功了。接口

好比,A發送了SYN(序列號)爲1~25的數據包給B,B會返回一個ACK(=最大序列號+1),這裏ACK=26。由此B告訴了A本身確實收到了。效率

疑問:那B如何告知A沒有收到該數據包勒?

採用這種機制,A只有在接收到了ACK以後,纔會發送下一個數據包。若是等待一段時間後,還未收到,將再次從新發送該數據包。

缺陷:雖然保證了無誤的發送,可是明顯這種機制沒法達到快速的發送。

           1.每次發送一個數據包,若是有丟失,須要等一個週期,才能知曉丟包,耗時過久;

           2.ACK實際上是額外的網絡開銷,反覆的發送加重了網絡負擔。

發送優化:

a:

選擇一次性發送多個數據包。

問題:一次性到底可以發送多少數據包呢?會不會發送太多形成對方沒法接收?

最大發送速率(當前窗口大小)取擁塞窗口和通告window窗口的最小值。

b:

由此引入通告window窗口機制,對方反饋本身可以一次性接收多大的數據包大小。(接收端流量控制窗口)

c:

發送方如何告訴對方本身已經將數據包發送完畢了,並清空本地發送緩存,採用將TCP的PUSH字段置一。(涉及伯克利算法)

d:

針對window大小的計算,須要知道發送多少個包,固然發送方得提早知道每一個數據包可以發送多大呢?可以發送的最大值是多少?

針對不一樣的二層網絡,會有不一樣的數據包大小。好比以太網是1500字節,所謂的MTU。由此除去IP和TCP頭部,就是1460字節。

因此TCP協議定義了一個標識位叫MSS,以太網就是1460。也就是以太網接口可以發送的最大數據包大小爲1460字節。

在TCP建聯的時候,不只僅會協商window的大小,同時也會協商MSS的大小。發送方和接收方分別告知對方本身的MSS大小,最後以最小者爲準,來指導發送方發送數據。

缺陷:只是根據雙方的MTU來計算的MSS,並沒有法知曉路徑中網絡設備的MTU大小,若是中間設備的MTU設備相對小些,將可能形成丟包。除非該數據包DF位爲0,而且較小MTU的接口是三層口子,作的是三層轉發。

 

既然咱們談到了中間網路設備,發送的時候,不只僅須要考慮收方的狀況,還要預測二者之間的網絡狀況。到底帶寬是多少,信號是否穩定,咱們並沒有法直接獲知,但能夠採用必定的算法來優化。

e:慢啓動算法

意思是慢慢提升發送數據包的速度,即發送單位時間內發送數據包的個數逐漸增長,指數級增加。

f:擁塞窗口(發送方流量控制)

 前提:

  1. 最大發送速率(當前窗口大小)取擁塞窗口和通告window窗口的最小值。

  2.通常分組丟失,表示有擁塞。通常分組丟失有兩種方式:

       I.發送超時(意思是發送了,可是超過一段時間未收到ACK);

       II.收到重複ACK(詳情見後面解釋)

處理過程:

 擁塞窗口初始值是1個報文段,每收到一個ACK就增長一個報文段大小。

 因爲最大發送速率前期主要受限於擁塞窗口。所以很容易獲得擁塞窗口是以2爲底的指數級增加。

 但這個最大發送速率的增加,在慢啓動算法裏面,有一個閾值,叫慢啓動門限ssthresh,默認值是65535字節。

 當發送擁塞的時候,ssthresh會取值爲當前窗口的一半(前面已經說了,該值取擁塞窗口和window窗口的最小值),並考慮是否將擁塞窗口置1(具體請看如下快速恢復算法)

 當未有擁塞,速率大小(當前最大速率大小或者叫當前窗口)超過ssthresh時候,進入擁塞避免階段,擁塞窗口將從指數級增加,變爲RRT時間內遞增長1的線性增加。由此速率也會進入線性增加的過程,直到等於通告窗口。

g:快速恢復算法

  當收到重複ACK後,擁塞窗口並不置1,進入慢啓動。而是直接進入擁塞避免。這就是快速恢復算法。

 可是若是是超時的擁塞,擁塞窗口將置1,從新進入慢啓動。

接收端優化:

a:

ACK附帶數據包發送。

接收數據方,也每每須要發送數據包,在發送數據包的時候,將ACK附帶一塊兒發送出去。

b.

經受延遲的ACK。

接收方在接收到數據後,並不當即發送ACK給發送方。己方有數據發送除外。通常採用的是等待200ms再發送最後一個ACK。

 好處:

能夠減小ACK的數據包量;

可是重複ACK將不會被延遲,而是會當即發送。

c.

 重複ACK(快速重傳算法)

當接收方發如今當前收到數據包裏序列號前的數據包,並無收到。則會將上次發送的ACK反饋給對方。由此告知對方兩個信息:

1.上次成功收到序列號後的數據我沒有正確收到;2.你須要從新給我發送後續的數據包給我(通常就發送該ACK後的一個數據包,也就是丟失的數據包,不從新發送其餘後續的數據包)。

     按照伯裏克實現,其實發送方在收到三個重複ACK纔會從新發送數據。緣由是擔憂只是因爲亂序形成的。而不是真實的丟包。

 

其餘

 

naglle算法,

一個TCP鏈接上最多隻能有一個未被確認的未完成的小數據包,在該數據包被確認前,不容許再次發送其餘小分組。

本算法理論上能夠提升互聯網效率,可是卻減慢了本地的發送速率。特別是在電腦上的人機交互設備上是必須關閉的。

 

疑問:

同一個鏈接,若是接收方未及時將數據包上傳給上層應用程序,好比因爲性能瓶頸,上層應用程序還將來得及獲取數據包,而發送方又發來了數據。應該如何處理呢? 

解答:

1.接收方正常反饋ACK的時候,帶上當前window=最大window-當前已佔用緩存大小(通常爲0,但也可能出現錯誤包等,形成的非0狀況);

2.發送方收到後,將調整發送數據爲更新後的window

(若是爲0,則不會發送,直到收到接收方發過來新的window窗口大小)

 

 

三次握手,四次斷鏈(略)

 

 RRT關於時間戳(通常用於擔憂SYN反轉)等(略)

 

RST主動快速斷鏈或者拒絕建鏈

 

URG(略)

 

TCP的四個定時器

重傳定時器、堅持定時器、保活定時器、2MSL定時器

 

華爲、思科等公司優化算法(再續)

 

引讀:https://user.qzone.qq.com/656272330/blog/1438714718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