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間的通訊-動態選路協議

動態選路協議,是在路由器間路由信息交換使用的協議,它分爲內部網關協議(內網使用)和外部網關協議(外網使用)兩大類。每一類又含有多種具體的的協議。程序員

內部網關協議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

自治系統中各個路由器之間的選路協議網絡

RIP:選路信息協議

RIP(Routing Infromation Protocol)基於UDP協議,經常使用端口號爲520。學習

RIP是一種__距離向量協議__,所使用的度量是以跳(hop)計算的,直接鏈接接口的跳數爲1。開始時每一個路由器維護的路由表(只記載相鄰的接口跳數),而後經過廣播將路由表傳播開去,從而使每一個路由表都擁有所有的路由信息。測試

RIP的報文以下:優化

  • 命令:表明RIP報文的含義。1-請求、2-應答、5-輪詢...
  • 地址系列:即通訊用的地址類型,對於IP是2
  • 度量:表明傳送的地址主機距離該路由器的跳數。度量值範圍在1-16,只能表示15跳範圍內的值,超出了都用16表示爲無窮大。

運行過程

初始化:spa

向每一個接口上發送一個請求報文,要求其餘路由器發送完整路由表。code

觸發更新 每當一條路由的度量發生變化時,就對它進行更新。不須要發送完整路由表,而只須要發送那些發生變化的表項。cdn

按期選路更新:blog

每過30秒,全部或部分路由器會將其完整路由表發送給相鄰路由器。接口

每條路由都有與之相關的定時器。若是運行 RIP的系統發現一條路由在3分鐘內未更新,就將該路由的度量設置成無窮大(16),並標註爲刪除。再過60秒,將從本地路由表中刪除該路由。(由此可知,從失效到刪除一共進行了兩次傳播,一次是設置爲無窮大,一次是路由項被刪除)

OSPF:開放最短路徑優先

OSPF是一個__鏈路狀態協議__,它直接基於__IP協議__實現。它採用的是每一個路由器__主動測試__與其鄰站相連鏈路的狀態,將這些信息發送給它的其餘鄰站,而鄰站將這些信息在自治系統中傳播出去。每一個路由器接收這些鏈路狀態信息,並創建起完整的路由表。

因爲OSPF是鏈路狀態協議,因此它比起RIP在發生故障時可以更快的穩定下來(收斂性強)。

外部網關協議EGP(Exterier Gateway Protocol)

不一樣自治系統之間的路由器的選路協議

Internet的總拓撲結構由如下幾種自治系統組成:

  1. 殘樁自治系統(stubAS),它與其餘自治系統只有單個鏈接。stubAS只有本地流量。
  2. 多接口自治系統(multihomedAS),它與其餘自治系統有多個鏈接,但拒絕傳送經過流量。
  3. 轉送自治系統(transitAS),它與其餘自治系統有多個鏈接,在一些策略準則之下,它能夠傳送本地流量和經過流量。

殘樁自治系統和多接口自治系統經過運行EGP(與外部網關協議同名,但應該清楚它指的是外部網關協議大類型下的明確的協議。已通過時,如今改成使用BGP協議)在自治系統之間交換可到達信息

BGP:邊界網關協議

BGP是基於__TCP__的協議,兩個運行BGP的系統之間創建一條TCP鏈接,而後交換整個BGP路由表。從這個時候開始,在路由表發生變化時,再發送更新信號。

BGP容許使用基於策略的選路。由自治系統管理員制訂策略,並經過配置文件將策略指定給BGP。制訂策略並不是協議的一部分,但指定策略容許BGP實如今存在多個可選路徑時選擇路徑,並控制信息的重發送。

BGP是一個__距離向量協議__,可是與(通告到目的地址跳數的)RIP不一樣的是, BGP列舉了到每一個目的地址的路由(自治系統到達目的地址的序列號,這些信息包括數據到達這些網絡所必須通過的自治系統 AS中的全部路徑)。

RIPv2

準確來講RIPv2不只能用於外部網關協議,並且也能用於內部網關協議。看了開頭的RIP報文,相信你們都會以爲不少不用的空間被浪費掉很惋惜。所以RIPv2將這些空間利用起來。傳遞更多的信息。RIPv2是兼容RIP協議的,若是路由器忽略RIPv2的特有字段,那麼就能夠將RIPv2當作RIP報文。但前提是RIPv2沒有啓用報文認證。如下是它的報文:

相比RIP報文它增長的字段說明以下:

  • 路由標記:是爲了支持外部網關協議而存在的。它攜帶着一個EGP和BGP的自治系統號。
  • 選路域:是一個選路守護程序的標識符,它指出了這個數據報的全部者。該域容許管理者在單個路由器上運行多個RIP實例,每一個實例在一個選路域內運行。
  • 下一站IP地址:指明發往目的IP地址的報文該發往哪裏(轉發地址)。該字段爲0意味着發往目的地址的報文應該發給發送RIP報文的系統。
  • 子網掩碼:目的IP地址的掩碼,有了它能夠判斷目的IP地址是否在子網中。

雖然比起一代,表示距離的範圍仍然沒有改變,而且因爲運行機制相同,仍然沒法解決,路由錯誤時,更新緩慢的問題。可是從它的報文中能夠看出它具備以下的優勢:

  1. 支持最優下一跳地址
  2. 支持組播方式更新,減小沒必要要的傳播消耗
  3. 具備路由標記,能用於外部網關
  4. 攜帶子網掩碼,可以肯定目的地址是否爲子網,從而進行優化操做

此外它還有一個隱藏的功能,那就是路由認證功能。須要認證報文的路由器生成認證口令,對有權限的路由器發放口令,路由器經過RIPv2通訊時將口令攜帶發送。具體發送報文爲:將RIP報文的前20字節表項地址系列置爲0xffff,路由標記設爲2,表項中其他16字節攜帶口令。

總結

最後用一張表格概括下,這四個協議

公衆號二分之一程序員,專一計算機基礎的學習,歡迎關注 :)
複製代碼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