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測試基礎---文檔編寫

·性能測試文檔的編寫:
通常來講,性能測試過程當中,文檔主要是兩個:
·計劃&方案
·性能測試報告數據庫

·計劃&方案:
·計劃:定義什麼人何時完成什麼工做
·方案:工具具體怎麼完成。服務器

通常來講,性能測試的計劃和方案的編寫和普通的測試計劃方案是沒有太大的區別。
一般包含如下要點:
·概述
·項目背景
·測試目的
·測試內容
·測試人員
·計劃安排
·測試工具
·測試環境
·測試方案
·測試用例
·輸入文檔
·輸出文檔
·測試風險
·名詞解釋網絡

·概述:
一般用來簡要的描述本次性能測試活動相關的信息。
通常來講,主要包含要作什麼事,但願解決什麼問題,文檔的受衆等。數據結構

·項目背景:
通常來講,直接從項目計劃文檔中複製便可,最多作一下性能方向的細化。架構

·測試目的:
通常來講,一般就是用來描述本次測試的目的。
通常來講,測試目的有兩個:
·檢測:交付或者上線以前,沒有暴露性能問題以前,都是以檢測。併發

·分析定位調優:一般來講就是系統已經知道存在性能問題。
PS:不少時候,則是兩個目的都有。運維

·測試內容:
一般就是用來對被測系統的業務內容進行分析,標註業務的功能和性能優先級,最終將業務分爲待測和不測業務。
將業務分解以後,接下來通常是須要針對不一樣的業務,擬定性能需求(響應時間和TPS)
PS:若是是給客戶,響應時間是越大越好。若是是內部測試,響應時間是越小越好。工具

·測試人員:
這裏是用來描述整個性能過程當中的干係人及其工做職責。
常見的有:
·項目經理(測試經理):負責資源調度、人員協調
·性能測試人員:負責性能測試活動,包含可是不限於:
計劃、方案的編寫、測試環境的搭建、測試數據的準備、腳本開發、場景設計和執行、資源監控、數據分析、定位瓶頸、提出調優建議(直接調優)。
·IT運維:通常提供環境相關的支持,包括硬件資源的分配、系統和軟件的安裝、網絡的配置、資源監控等。性能

·DBA:通常是提供數據庫相關的支持,包括數據結構的分析、監控等。學習

·開發對接人員:通常是提供技術支持。

·架構設計人員:通常是提供技術支持,一般是全局性的架構層面的技術支撐。

PS:嚴格來講,應該都要有備選人員。


·計劃安排
通常來講能夠考慮以相似於甘特圖的方式來描述,也能夠直接用二維表格來實現。
主要是要包含性能測試過程當中全部能夠量化的工做的時間節點及相關責任人。

任務 完成時間 責任人
需求調研和分析 xxxx-xxxx XXX


·測試工具
不是簡單的就是說使用XX工具。
這裏要對測試工具進行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一般包含如下幾點:
·功能的可行性:工具自己可否勝任測試需求。
·成本:
·技術的可行性:
·工具的學習使用成本。
·培訓成本。


·測試環境:
一般來講,就要包含客戶端(壓力機)和服務器端的軟硬件信息,以及測試環境的總體網絡拓撲結構圖。
·圖
·表:通常能夠按下列方式編寫:
編號 用途 IP地址 硬件配置 操做系統及相關軟件
1 壓力機 192.168.1.100 CPU型號/主頻 os類型、JDK1.8,jmeter4.0,其餘測試過程當中須要用到的工具
內存大小
磁盤大小
2 服務器 192.168.1.200 CPU型號/主頻
內存大小
磁盤大小

PS:凡是可能對性能形成影響的軟件都要描述。

·測試方案:
又能夠叫測試策略,描述針對測試需求,所設計的性能測試策略,一般就會包含不一樣類型的性能測試:
·負載測試:
·壓力測試:
·容量測試:
·基準測試:
·併發測試:
·配置測試:

·測試用例:
在性能測試中,測試用例一般是分爲兩部分:腳本和場景
·腳本:
一般就是根據測試內容來生成。
一般一個業務至少要有一個腳本,可能會有多個腳本。
通常,一個腳本描述中包含如下信息:
·腳本編號、腳本名稱(概要)、業務流程、做用(用於哪些測試)。
同時會標註:參數化、事務、檢查點、思考時間、集合點。

·場景:
通常都是以二維表的方式來設計:
場景編號or名稱:登陸1
場景目的:測試10個在線用戶狀況下,登陸業務的各項性能指標是否符合需求。
運行腳本:登陸1
場景設計:
用戶數:10個
啓動方式:每隔5s啓動一個用戶
持續時間:6分鐘
退出方式:每隔5s退出一個用戶
思考時間策略:1~5s
集合點:無
聯機負載:無
IP欺騙:無
資源監控:這裏主要標註須要監控的資源對象有哪些
好比說,監控XX服務器的CPU、內存、帶寬和磁盤使用狀況等。

通常來講,根據負載模型,一般一個業務腳本的執行場景都會有三個。

·輸入文檔:
項目計劃書、需求文檔、概要設計、詳細設計、測試計劃等。
·輸出文檔:
測試腳本、測試計劃&方案、測試數據等
·測試風險:
所謂風險就是有可能致使工做沒法按時按質完成的因素。
常見的風險來源於:人力、物力相關方面。
人力:辭職、生病、其它優先級更好的工做等。
物力:硬件、
技術層面:

PS:識別風險以後,要給出風險的解決方案。

·名詞解釋:

 

 


·性能測試報告:
通常來講,報告都是屬於活動結束的產出物,它彰顯了對於該工做的完成程度。
所以對於性能測試報告而言,必須符合如下幾點:
·內容充實
·注意排版
·條目清晰(通常不要超過三級)
·虎頭虎尾。


·性能測試報告通常根據性能測試目的的不一樣能夠分爲兩種類型(也有可能混合):
·陳述性報告:對應的測試目的是檢測系統的性能是否符合需求。
·描述活動、結果、結論便可。

·分析型報告:對應的測試目的是分析、定位和調優。
不能只是簡單的羅列數據,必需要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描述分析原理和分析思路。
包括數據的整理(變成信息)、結論以及解決方案等。


不管是陳述性報告仍是分析型的報告,內容總體是差很少的。
·概述
·項目背景
·測試目的
·測試內容
·測試人員
·計劃安排
·測試工具
·測試環境
·測試方案
·測試用例
·測試結果:
對應測試場景。
能夠給表格,也能夠給圖。
表格能夠參考LR的概要報告中的事務概要信息。

一般該處會以表格的方式展示原始數據,而後以圖的方式來展現分析思路。而且輔以相應的文字來描述分析過程和結論等。

·測試總結: ·性能測試的結論 包含可是不限於活動自己的結論、相應的解決方案、活動過程當中作得好和很差的地方。 ·輸入文檔·輸出文檔·測試風險·名詞解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