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註明】http://www.javashuo.com/article/p-objniqgs-et.htmlhtml
——終端節點之間的包傳遞安全
MAC尋址(物理尋址)、介質共享、非公有網絡、分組交換、環路檢測、VLAN(虛擬局域網)網絡
MAC地址spa
長48bit,燒入網卡ROM,全球惟一性3d
每臺燒入計算機的MAC地址,惟一標識該臺電腦,只可爲單播地址;htm
因爲MAC地址數目足夠多,多爲全局地址(全球惟一地址);blog
同時按16進製表示時,須要每8位替換先後順序:接口
共享介質型網絡路由
多個設備共享一個通訊介質的網絡,使用同載波信道進行發送和接收get
爭用方式
CSMA - 載波監聽多路訪問,爭奪獲取數據傳輸的權利
FIFO佔用信道,可是會產生衝突和網絡堵塞
CSMA / CD - 要求提早檢查衝突,一旦發生,儘早釋放信道
令牌傳遞方式
沿令牌環發送「令牌」特殊報文,只有得到該「令牌」的站才能發送數據
非共享介質網絡
網絡中的每一個站直連交換機,由交換機負責轉發數據幀
根據MAC地址轉發
以太網交換機是持有多個端口的網橋。
根據數據鏈路層中每一個幀的目標MAC地址,決定從哪一個網絡接口發送數據,同時將MAC-接口做爲對應關係記錄成表——轉發表。
轉發表可自動生成,每一個經過點在接到包時,將源MAC地址及接受該包的接口記錄。
環路檢測技術
生成樹、源路由法
VLAN
簡單的VLAN
交換機按照端口區分多個網段,從而區分了廣播數據傳播的範圍、減小網絡負載並提升安全性。
但異構兩網段,須要利用具備路由功能的交換機 - 3層交換機或在各段中間經過路由器鏈接。
對於每網段,加入VLAN ID惟一識別,須要在以太網首部加入VID標籤
其餘數據鏈路
ATM:面向鏈接的數據鏈路
先設置通訊線路
容許同時與多個對端創建通訊鏈接
容許在任什麼時候間發送任何數據
TDM(時分複用設備)
在兩設備同步的同時,按照特定時間將每一個幀分紅若干個時隙,按照順序發送給目標地址 → 車間工做傳送帶
ATM
擴展TDM,在TDM的時隙中放入數據,按照數據到達的順序放入,爲此附加5字節的包首部(VPI - 虛擬路徑識別、VCI - 虛擬通道識別)識別碼。
ATM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