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cat是一個Servlet容器」,這句話對於2019年的程序員應該是耳熟能詳的。java
單純的思考一下這句話,咱們能夠抽象出來這麼一段代碼:程序員
class Tomcat { List<Servlet> sers; }
若是Tomcat就長這樣,那麼它確定是不能工做的,因此,Tomcat實際上是這樣:app
class Tomcat { Connector connector; // 鏈接處理器 List<Servlet> sers; }
咱們這裏先不考慮Connector的底層實現,咱們只需知道Connector是負責處理請求的。spa
咱們仍是來想一想容器。線程
顧名思義,Servlet容器就是用來裝載存儲Servlet的。code
一個Servlet表示一個運行在服務端的程序(servlet = server + applet)。用戶想要使用這種程序,須要向該程序發送請求以及獲取該程序的響應,也就是Servlet規範中的ServletRequest、ServletResponse。server
因此Servlet其實就是Java中用來處理請求的一種規範,因此咱們的項目中一般都會有一個或多個Servlet,由它來負責接收請求,或者將請求轉交給其餘業務邏輯。部署
因此咱們的Spring MVC、Spring Boot都存在一個DispatcherServlet(相似功能的一個Servlet,負責接收請求)。servlet
因此,一般Servlet是屬於一個應用程序(項目)的,換句話說,咱們的一個應用包含多個Servlet,因此這是第二層Servlet容器--應用,也就是Tomcat中的Context(應用上下文)。那麼第一層Servlet容器呢?域名
Wrapper就是第一層Servlet容器,Wrapper表示Servlet的包裝者,因此它是最接近Servlet的,那麼爲何須要Wrapper呢?
咱們一般認爲Wrapper是這樣的:
class Wrapper { Servlet servlet; }
一個Wrapper對應一個Servlet,這麼來想的話,確實不須要Wrapper,可是咱們還要考慮一些其餘的狀況:
因此在Wrapper中,不單單隻包括一個Servlet,還包括過濾器和Servlet池,因此Wrapper是第一層Servlet容器。
在咱們現實生活中,一個應用都是部署在一個主機上的,因此,一個主機能夠包含多個應用,一個應用包含多個Servlet,因此,Host是第三層容器。在Tomcat中,Host表示虛擬主機,Tomcat在處理請求時,能夠根據請求的域名進入到相應的Host中進行處理。
Host管理Context,Context管理Wrapper,Wrapper管理Servlet,而Engine就是用來管理Host的。因此Engine是第四層容器。
確定有人有疑問,那麼Engine之上不須要容器了嗎?不須要了?舉個例子:
咱們的錢(Servlet)要放在錢包(Wrapper)裏,錢包要放在書包(Context)裏,書包要放在行李箱(Host)裏,行李箱要放在飛機(Engine)上。
因此,若是你問我「Engine放哪?」就至關於問我「飛機放哪?」
答案是再也不須要更高層次的容器了,由於沒有必要了。
在Tomcat中,容器分爲:
文章很簡短,也好久沒寫文章了,今天抽時間簡短的表達一下我對Tomcat「容器」概念的理解,但願你們仍是能有所收穫吧。你們能夠關注個人公衆號1點25,持續更新對技術的新思惟與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