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
在1965年文章中指出,
芯片
中的
晶體管
和
電阻器
的數量每一年會翻番,緣由是工程師能夠不斷縮小晶體管的體積。這就意味着,
半導體
的性能與容量將以指數級增加,而且這種增加趨勢將繼續延續下去。1975年,摩爾又修正了摩爾定律,他認爲,每隔24個月,晶體管的數量將翻番。 這篇文章發表的時候,芯片上的元件大約只有60種,而如今,
英特爾
最新的
Itanium
芯片上有17億個硅晶體管。
這種定理是一種計算機更新換代的定理,猶如一種新陳代謝同樣,也是一種生產力獲得巨大提升後,生產資料的爆發式增加的現象。
就目前來講,摩爾定理仍是有效的,由於目前的計算機還未脫離電子計算機模式,而電子計算機以後則是神經網絡計算機,可是即使是這2種計算機,依然未能擺脫電磁,也就是還存在延時等電磁範圍內的一些問題。因此,我認爲在量子計算機未能問世,常溫超導技術未取得突破時,摩爾定理依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