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國慶,棧長分享了一次個人真實相親經歷:《一個程序員的國慶血淚相親史,慘敗而歸…》,你們反響爆蓬,感受十分有意思,今年國慶我再來分享一下我在外包的真實經歷,是否是很想聽?java
沒錯,棧長也幹過外包,一干就是三年,三年後,我廢了……程序員
雖然說廢的不是很完全,但那三年我幾乎是出差了三年、玩了三年、荒廢了三年,那三年,個人技術能力幾乎是零成長的。面試
提及棧長這段三年的外包經歷,也並非沒有收穫,只是技術能力確實是沒有什麼提高的,爲何這麼說呢,且聽我慢慢道來。算法
棧長畢業於湖南長沙,計算機專業,二流本科。長沙,湖南省會,娛樂之都,這座 IT 技術並非特別發達的二線城市,培訓機構、外包公司卻是特別多,因此我進外包是必然。數據庫
回過頭看過去的事,彷彿如昨……編程
第一段外包經歷是在華爲外包,徹底的人力外包,外包公司出人,華爲出技術。安全
這是畢業後的第二份工做吧,從小公司跳過去的,也是以前的小公司同事推薦,他也是跳槽過去的,但好像還沒等我入職他就走了。微信
整個公司大廳裏面都坐滿了人,甲方的乙方的,嘰嘰喳喳,顯得格外吵雜。多線程
當時作的是華爲外包的國外電信系統,用的是華爲本身封裝的框架 "BME",那時候好像仍是 BME 3.0,由 Spring、Struts二、Spring WebFlow 等封裝的。框架總體看起來是很是成熟的,也有華爲的人駐場進行維護,想要深刻了解框架是不能了,第一是沒那個技術環境,我的也沒那個覺悟,第二是天天一大堆的工做都會讓你深刻其中、沒法自拔。框架
那時候常常搞到晚上3、四點,搞得懷疑人生,還好那時候年輕,能抗得住,也沒什麼經驗,任憑公司擺佈了。華爲的同事更慘,感受隨時都是待命的狀態,記得有一次,有個華爲的小領導通宵到早上5、六點,剛回去沒多久又被電話叫回來了,真慘……或許他們有他們的堅持吧。
雖然工做時間很長,但工做強大並不大,大部分時間都是項目內部以及各類流程的磨合。雖然是外包,待遇雖然比不了某些大公司,但比起如今大部分那種只有十幾塊晚餐補貼的公司已經很是良心了,加班的閒下來均可以調休,時間上仍是十分自由的,工做氣氛也很是好,工做也開心,身邊都是一些和本身年齡相仿,又十分處得來的同事,有的如今還保持聯繫。
在上述公司幹了不到一年,就去了長沙另一個外包頭子,主要是作國內電信運營商項目外包的,外包公司出人出技術。
不知道爲何,那時候你們都開始跳槽來這家公司了,我也來了。項目經理和他上面的領導、人事一個個找我談話,但願我留下來,並描述將來的美好,漲薪什麼的一律不提,後來也堅決了來這家公司了,畢竟過去就漲了以前的一半。
來這家公司,一干就是兩年多。
因爲公司和另一個相似的公司發生了一次合併,技術框架又不斷改造,公司用了啥技術已經忘了差很少了,反正都是寫業務代碼,這些也都不要緊了。
都是作電信外包的,這家公司就顯得有點佛系,有一次差點搞出大事。記得有一次要更新某運營商數據的 User 信息,把某個字段的值搞錯了……後來我也不知道是怎麼處理的,反正就是有點不太嚴謹,進去沒多久的我竟然能修改運營商的生產數據,並且仍是批量改用戶數據,放到如今的公司,想一想都以爲可怕。
並且信息泄露也很是嚴重,這麼輕易能接觸到數據庫,你想一想,雖然公司常常拿信息安全培訓並坐牢的案例分享,但信息安全真的不能靠人,只能靠制度來規範。
後面因爲公司整改、合併的問題,我被調到了另一個城市的一個項目組,這也是段奇妙和珍貴的經歷,常常要去別的省份出差,哪裏須要人就去哪裏,感受本身更像個外包分子了,也讓我把中國大西北都跑了個遍,也見識了祖國的山河美好,如今想起來真的十分美好,但也回不去了。
後面因爲某種緣由,我來到了深圳,感受本身就是個土包子,面試官上來一些問題就把我問蒙逼了,印象深入的有下面這些問題:
1)怎麼保證接口數據的傳輸安全?
2)你怎麼理解 Spring 是一個容器?
3)Tomcat怎麼作 Session 共享?
4)什麼是鬆耦合?大家項目是怎麼作的?
還有一些面試問多線程、鎖、JVM調優、類的加載機制、時間和空間複雜度、還有寫算法程序的,直接把我搞傻逼了。
雖然有一些面試題當時我自認爲我答上來了,但並無,我還傻傻的回去等通知,如今看起來就是本身太菜了,菜是原罪,人家問我幾個問題內心就已經有告終果。
作了三年外包,感受真廢了,每天和局方扯需求,寫 if / for 順序代碼,叫我如何回答這些問題呢?幹了三年,技術上仍是當時畢業的水平…… if / for 這些大學就會。
但也不能把鍋徹底甩到外包頭上吧,雖然外包沒有提供良好的技術環境和提高渠道,另一方面,我本身也沒有覺悟,沒有上進心,平時也沒有學習,書都沒看過一本,這些也都是緣由,想作成什麼樣,關鍵還得看本身。
當時受打擊很是大,感受與深圳的差距也很是大。因此,後來我瘋狂的買書、學習,寫博客、寫公衆號、作技術總結,如今已經寫了幾百篇的 Java 原創文章了,都是我總結出來的精髓和乾貨,如今所有分享在公衆號:Java技術棧,想學習提高的關注個人公衆號本身去菜單翻閱。
總結下吧,畢業三年幹了兩個外包頭子,慶幸的是都是幾萬人的大廠,技術上雖然沒學到什麼,但流程什麼的都比較規範,不會亂來,同時也讓我結識了很多的技術朋友,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若是你想從事軟件編程行業,不是名校出身,又缺乏工做經驗,我以爲去外包並非壞事,工做前期不要把收入看得過重,機會和經驗、人脈最重要,邊工做邊學習一些行業技術,有了一些項目經驗,再加上對技術的學習掌握程度,外包也不失爲一個好的跳板。
最後,不吹不黑!
本文並非爲外包打廣告,也不是爲外包正名,也不須要正名,存在即合理。本文僅是我對過去工做在外包經歷的分享。有些人可能看不起外包,但我想說,你學校再好,公司再好,出來混得怎樣,還得看你自身造化,我見過不少勵志的人和事蹟了,理性看待外包吧!
金九銀十,也但願能對那些正在迷茫的朋友們有一些啓發。
微信搜索關注微信公衆號:Java技術棧,在公衆號後臺回覆:java,獲取棧長整理的超全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