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V 架構演進-G6 篇

本文做者:AntV 架構師-蕭慶node

簡介

G6 是一個圖關係可視化引擎,起始於咱們的業務需求,歷經波折,每次改版其架構都有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背後都有來自業務上的思考和咱們對 G6 定位的調整,今天咱們一塊兒來回顧:git

  • G6 以前的關係可視化
  • V1.0 關係映射
  • V2.0 圖編輯器
  • V3.0 圖分析引擎

G6 發展的時間線以下:程序員

G6 以前的關係可視化

早在作 G2 以前咱們就接觸了集團內部一些關係圖的項目,以安全和風控的業務爲主,也有一些動態的流程圖,可是團隊遲遲沒有決定編寫一套關係圖框架,很大的一個緣由在於:有太多失敗的關係圖項目。github

每每是項目一開始獲得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持,咱們配合設計師作了一套好看炫酷的關係圖展現頁面,初期開發者、設計者都很滿意,可是真正的使用者依然解決不了問題,大都相似於這類圖:算法

一方面用戶很難完成業務上的任務,看起來好看可是很差用,另外一方面使用的技術棧很零散,一旦咱們退出這個項目,後期基本處於維護乏力的情況。typescript

當咱們開始作 G2 後,須要在 G2 中實現一些關係圖:安全

4 5 6

這時候不少部門的開發同窗但願咱們在 G2 中也能支持流程圖,例如: 7 8 9架構

可是 G2 的架構來作關係圖的展現還行,增長不少交互、支持各類佈局、各類複雜的關係節點,那就很是不合適了,恰巧當時發生其餘兩件事,使我決定來開發一個關係圖框架:框架

  • 第一件事是當時一個業務上面臨數千個流程圖的定義,不一樣的商家須要不一樣的流程,業務上的開發沒有自動佈局的基礎,他們只能用代碼一個個的來標註 x,y 座標繪製流程圖,想一想都心疼。
  • 第二件事是一個業務方以前使用了 jointjs 進行開發,中間更換了各類流程圖框架,後面維護和開發不下去了,他們寫了一封幾千字,包括不少張圖的郵件給我。

做爲一個可視化的開發人員面臨這種狀況讓我坐立不安,我找到玉伯去申請開始研發一個新的關係圖的框架,通過你們討論後起名爲 G6(六度分離理論編輯器

v0.1-v1.0 關係映射

經過對幾個關係圖業務的支持,我發現靜態的關係圖對業務上幾乎沒價值,大部分場景都是用戶有業務數據,須要自動的佈局方案來展現出關係圖(流程圖),可是咱們提供的佈局方案每每知足不了業務上的需求,因此咱們在 G6 的第一個版本中,對關係圖的業務作了一個假設,用戶有兩個關係圖視圖:

  • 第一個是編輯視圖,能夠自動佈局,而後輔助手工佈局,讓關係圖更美觀好看
  • 第二個展現視圖,呈現給最終用戶的視圖,能夠作一些簡單的交互(展開、收縮、隱藏邊等)

因此 G6 v1.0 是沿着 G2 的思路,以關係映射爲核心,支持常見的佈局算法,支持簡單的拖拽等交互,其架構以下: 10

  • 擴展 Shape 的機制保持同 G2 一致
  • 全部的交互經過 mixin 內置,不可更改

第一個版本開發了 3 個月,後面又迭代了 1.1 和 1.2 兩個版本,持續了 8-9 個月,實現了常見的樹圖、桑基圖、流程圖,也實現了一些動態效果,集團內部迅速增加了一批用戶,當時的版本缺少設計師的參與,能夠看到基本都是程序員的審美: 11 12

這一代的 G6 更像是 G2 的一個變種,經過下面的代碼就能夠看出:

graph.source(data.nodes, data.edges); 
graph.node().label('name').color('type'); graph.render();

這個版本咱們持續開發的時間並不長,可是至今爲止依然有數百個系統使用這個版本,沒有升級到最新的版本。個人理解是:不少業務場景下的流程圖並不複雜,變化的頻率並不高,簡單、易用、不須要複雜佈局的一個精簡版本的關係圖就夠用了。

v2.0 圖編輯器

做關係圖躲避不了拖拖拽拽的編輯交互,而編輯交互又是極其複雜的:

  • 添加節點/邊的方式有多種,節點能夠編輯、改變大小、移動、刪除等
  • 選中有多種形式,邊須要在節點調整是自動佈局
  • 一個節點有多個錨點,每一個錨點的含義都不一樣,不一樣的狀況下能夠禁用,也可能禁止連入等等

業務上的需求使得咱們無處可躲,實現這些交互在 G6 v1.0 的體系下根本不可能,因此咱們開始了 2.0 的重構,於 18 年 1月開始了 2.0 的開發,6月份對外開源。這個版本增長了錨點機制、控制點機制,同時支持自定義交互(Behavior), 這個版本的架構以下:

13

  • 插件機制提供了佈局、組件等支持
  • 自定義交互(Behavior),能夠插入式的實現交互,這一方式一直到如今依然保持
  • 錨點和控制點是專門針對編輯場景設計的機制

這個版本開發完成後,一些常見的編輯場景都得以實現:

1415

1617

可是咱們立刻發現用戶的接入成本很是高,這個只能算半個編輯器,用戶進行添加節點/邊、編輯節點、拖拽等操做時須要工具欄、各類面板,須要前進、後退、複製、黏貼等操做,同時上面的界面用戶紛紛表示太難看。

爲了解決這些問題,咱們找到設計師一塊兒同咱們對常見的流程圖(流程圖、建模、腦圖)進行了設計,每種流程圖的交互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默認給用戶提供了流程圖編輯器須要的各類模塊,造成了 G6-Editor,其架構很是簡單:

18

咱們來看一看 G6-Editor 的界面和操做:

1920

21

22

G6-Editor 咱們於 2018 年下半年對外推出(未開源,但容許商用),以其良好的設計、開箱即用的接入體驗收到很是多的公司商用申請,咱們原本計劃對這幾個場景進行更精細的設計、更精細的實現,可是咱們過小瞧編輯器的難度。

從咱們內部業務的反饋來看,這些編輯器減輕了首次開發的成本,使得接入更加簡單,可是因爲交互和設計咱們都已經固定,用戶慢慢的就開始增長各類編輯的交互,例如:如何控制邊的鏈接方式、某些錨點禁用的時機、邊的佈局方式不知足需求等等,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維護 G6 和 G6-Editor 的只有一個同窗,面對內部500+ 的系統,外部數百封郵件,通過半年痛苦的答疑、業務支持、改進交互,這位同窗最終選擇了轉崗,最終咱們決定 G6-Editor 編輯器再也不開源😂,暫緩發展,這是過去兩年中很是大的一個遺憾。(固然今年 2020 年 3 月咱們還會給你們帶來驚喜)。

v3.0 圖分析

時間來到 2018 年末,G6 2.0 的同窗離開後,我同一位新同窗開始了 G6 3.0 的開發,其業務背景是愈來愈多的非編輯場景(分析場景)使得 G6 2.0 支持起來很是吃力,經過關係圖發現異常、進行關係擴散以及對流量進行可視化等場景都是一些重要的業務。使得咱們開始 3.0 開發時側重於分析場景進行了設計,對佈局、組件和節點/邊的狀態管理進行更多的設計,更加側重展現更多節點和邊的性能,而錨點和控制點機制在這些場景過重(不多使用),因此在3.0 最初的版本並無進行設計,而這一版的架構以下:

23

咱們兩我的投入了不到 2 個月的時間開發出了初版,幾個重要的業務在短短的2個月內上線:

111 24

25

19 年初和年中又有多名同窗參與了 G6,業務上的同窗結合本身在關係分析方面的經驗和實踐,在 G6 的上層開發了一套開箱即用的工具 Graphin 

26

有流量分析場景的業務方同窗也基於流量分析和時序分析,作出了精彩的產品:

27

在過去的一年中 G6 v3.0 發展了 3 個版本,最新的 3.3 版本,進行了底層引擎替換,同時全面擁抱了 typescript,已經在年前發佈了 beta 版,2020-02-11 日正式對外發布。

咱們的腳步不會中止,在新的一年咱們將開始 G6 4.0 的設計和開發,將對其組件、交互和計算進行大刀破斧的改造,提高其交互能力、性能、佈局能力,同時在關係圖的時序可視化、地理可視化方面進行探索,下面是其架構:

28

總結

參與 G6 的這幾年,跌宕起伏,遇到過各類困難,面臨過各類挫折。雖然架構一直在調整,但咱們一直在努力的改進 ,給業務、給社區帶來更多的可能。感謝集團對外全部 G6 用戶的支持,感謝這幾年被咱們的不成熟致使的不兼容升級所痛的小夥伴們,同時向那些試用了 G6-Editor 但由於咱們沒法開源而所煩惱的用戶們致歉。

咱們的步伐不會中止,知源致遠!

G6 官網地址:https://g6.antv.vision/zh

G6 的 github 地址:https://github.com/antvis/g6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