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隨想

如今是加拿大時間凌晨兩點二十八分,我躺在牀上,怎麼也睡不着,多是因下午那杯Tim Holtons的XL黑咖啡。也多是由於奧坎那根湖邊的點點燈火和漫天繁星。星空不會映在漆黑的湖面上,但兩岸橙黃的燈火會在湖面被波紋扭曲。遞歸

 

從牀上爬起來寫這篇文章的緣由來自一個簡單的思考:啥是讀博士,博士該作啥。同步

————————————————————————————————————————————————————————————————————import

想必你們都看過那副著名的圈套圈的圖,將本碩博解釋的淋漓盡致,連我媽都知道博士要爲人類的知識作貢獻,要有突破。但是提出一個公式是突破,測量一個常數是突破,發明3D打印是突破,把宇航員送上月球也是突破。那到底哪一個是個人突破?在我剛剛來到加拿大的時候,Dr. Najjaran告訴我,博士須要作的是找到一個科學問題,解決它,提供一種通用的方法可以對更多不一樣領域的問題提供指導意義。前兩天咱們在聊天的時候他又說,寫文章的時候先想好誰會想讀你的文章,他想從你的文章裏找到什麼,useful is more important than novelty. 那麼對我而言,到底什麼是我要解決的科學問題呢。方法

 

我躺在牀上反覆的琢磨。由於全部的科學問題幾乎均可以分紅不一樣步驟,不一樣步驟的效果又會影響最終這個科學問題的解決效果。一個很簡單的想法就是咱們去把每一個步驟都作的更好,那麼最終的效果就必定會更好。OK,一個科學問題能夠就這樣無限遞歸下去,大問題總能不斷的被分解成小問題。我曾覺得遞歸到不能再分的硬核時,咱們就找到了最重要的那個"核心「.可是我忽然以爲我想錯了。im

 

我面對的科學問題歷來就不是各個步驟,而是最初始的那個,最原始由導師從工程項目中提煉成我博士論文題目的那個。我不能被別人一步一步的解決方案牽着鼻子走,在充分了解別人的思想後,應該說服本身這個問題中,到底你們須要的是什麼。你們缺乏什麼。你們最在意的是什麼。而不是去看別人步驟中還有哪些能夠改進的地方。抓住問題的痛點。項目

 

痛點在哪裏,痛點在工程實踐中。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方法好很差用,復現一遍就知道。若是工程實踐是有意義的,不是炒冷飯的,那麼復現中出現的問題必定是別人沒有解決好的。別人作很差的事情,我搞定了,這就是我讀博士的意義或者緣由。時間

————————————————————————————————————————————————————————————————————思考

該作什麼呢,就作個人博士論文題目。再也不陷入別人的步驟裏,再也不陷入對方法各個步驟的改進裏。在普遍的查閱資料,復現主流方法的結果,結合本身腦子裏的儲備以後,這個答案會有的。ant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