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總體佈局網絡
在整個實驗中交換機1起到了關鍵的做用,因此在配置方面也別其餘設備更多。ide
交換機sw1中建立vlan10 和vlan 20 ,將交換機e0/0/4接口和e0/0/5接口分別加入到vlan10和vlan 20中。
進入eth-trunk 1 中,先將整個組作成中繼模式,再容許全部vlan 從該通道經過。佈局
由於在交換機1和交換機2 中綁定了三條線,爲了防止其中一條線斷開形成網絡不通暢,因此要設置LACP。將三根線只使用兩根。而其中一條斷開,會有另一根線替補頂上空缺的位置。
開啓LACP功能,在使用一些命令來優化,最重要的是畫藍白色線的那條命令,是使用兩條線來工做的命令,而其中一條斷開後會有線來替補上。
作完前面那些步驟以後再講e0/0/1 到e0/0/3加入到該鏈路組中。
使用dis th 命令來查看本身所作的一些命令是否正確或者遺漏。
另外還有e0/0/6和e0/0/7是來鏈接路由器的,也須要加入鏈路組中,此次使用鏈路組2避免加入到一塊兒以後衝突,致使鏈路不通。
和以前同樣,作中繼模式,容許全部vlan經過。再將接口加入到鏈路組2中。測試
下面來配置交換機2
一樣的步驟,先建立vlan10和vlan20 ,進入鏈路組1 中,配置中繼模式,容許全部vlan經過。
再配置LACP,和前面同樣,作完後再將接口加入到鏈路組中。優化
按照實驗要求將接口加入到vlan 10 中。3d
配置路由器1,也是須要配置單臂路由的路由器。
一樣,須要先進入鏈路組1中,可是,因爲路由器是三層設備,而鏈路組eth-trunk 是二層設備的命令,因此再進入鏈路組中須要先使用undo portswitch 將鏈路組從二層變成三層,才能使用鏈路捆綁。
先進入鏈路組1中,將二層變成三層,再將接口加入到鏈路組中。
退出後再進入eth-trunk 1.1這個鏈路子接口中,先將接口封裝爲vlan 10 的網關,在開啓arp功能,再配置vlan 10 的網關地址。在eth-trunk 1.2 中使用一樣的命令。可是不是同一個網段,不一樣vlan。
由於另一個接口也須要捆綁,因此進入鏈路組2中將二層變成三層,以後將接口加入到鏈路組中,再使用q退出,配置一條默認路由。blog
進入路由器2中一樣是進入鏈路組1 中,二層變三層,再將接口加入到鏈路組中,配置IP地址,另外一邊鏈路組2也是一樣的方法。
作完以後退出,配置一條靜態路由,去往172.16.0.0網段 掩碼255.255.0.0 下一跳地址是128.56.0.1,就是去往路由器1的eth-trunk 2的那個接口。接口
路由器三種進入到鏈路組1中配置二層變三層,將接口加入到鏈路組中,配置地址,退出再配置一條默認路由。路由
我直接使用PC3來測試網絡連通性,用PC3來ping 路由器三的接口地址,最後結果是通的,實驗到此也就完成了。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