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慚愧,日課斷斷續續,已經不是日課。從實際狀況出發,改名爲「晨記」,但願本身作到每週產出 2-3 篇有質量的晨記。app
日課的想法,來自閱讀《曾國藩傳》。道光年間,曾國藩給本身制定了日課十二條:blog
曾國藩剛作官時,很落魄,同時深知本身有點笨,所以制定了嚴苛的讀書進修計劃。與當今世人的年度規劃相比,曾國藩把計劃落在了平常習慣裏。經過平常習慣的養成,長期堅持,鍥而不捨,不少看似不可能的目標,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達成。class
曾國藩的日課真實而有趣。印象中有好幾篇,是記錄本身違背了「夜不出門」的條約,晚上出去喝酒玩樂了,而後罰本身次日多讀書,結果次日仍是作不到,等等平常雜事,如浮眼前,可愛可敬。meta
受曾國藩的日課啓迪,如今每日堅持的日課,是抄寫一小段古文。在一年多前開始,從《論語》抄寫到《老子》,如今開始抄寫《莊子》。養成習慣後,每日早晨起來,都會有一種期待。在古文中,靜心書寫,心無雜念,很享受。旁人看來,這也許是一種癖好。不過癖好是極好的東西,去多多培養擁有,在癖好中,能夠與天地、與本身對話,癖好是二次元電影《魔遊紀》中的一瞬空間(好喜歡這個概念)。im
晨記的命名,受高曉鬆啓發。高曉鬆說,世界大到能夠「曉說」。回到本身的生活,一天雖短亦可「晨記」。但願不管世界多大,仍是一天多短,均可以在時空中,去定義和實踐本身的一瞬。命名
前年開始,天天到公司,若是九點前,就會坐下來花 5-10 分鐘抄寫經典,好比《論語》、《道德經》、《莊子》等。只抄寫一小段,定時不定量,超過 10 分鐘就不抄了,很慢很慢,在慢中卻愈來愈感受到平靜與收穫,平凡又神奇的體驗。黑客
今天早上,抄寫到莊子《齊物論》時,發現長這麼大,才第一次有點理解到莊子的偉大。傳統教育裏,瞭解到莊子逍遙遊的第一段,北極的大魚,長出翅膀變成了鯤,擊水三千里飛到了南極,很是有想象力,以及莊周夢蝶等故事。這些點滴碎片的知識裏,對莊子造成的印象是帶着瘋癲的逍遙派人士。《齊物論》打破我對莊子的固有印象,莊子是一個哲學家,帶有很強的邏輯思辨能力,好比,img
關於辯論,你勝了我,或者我勝了你,或者咱們都錯了,或者咱們都對了,這怎麼來評判呢?請一個第三者來斷定,若是他自己是贊成你的觀點,那麼他就失去了公正性,反之贊成個人,也是同樣,都贊成或都不一樣意,也同樣。結論是,根本就沒法評論誰對誰錯,沒法辯論。di
還有一些對話也頗有趣,好比,生活
陰影問影子:你一會走,一會停,一會坐下來,一會又起來,你怎麼這麼沒定力操守?
影子很鬱悶答道:我沒辦法啊,我跟隨個人主人行或走,個人主人可能也被某種神牽引着才這樣,就像蛇靠腹部的挪動行走、蟬靠背上的翅膀飛翔,我怎麼知道是這樣的,我怎麼知道不是這樣的。
抄《莊子》的過程當中,很震撼莊子的思辨力和想象力,關於夢的對話,也有你怎麼知道你不是在夢中夢見你作夢這種思辨,精彩程度絲絕不亞於《黑客帝國》。
道德經談的仍是人世,莊子談的,是宇宙,空間上是八荒六極,時間上是生前死後。太有趣的一個哲學家。
回到微習慣,一本讀不下去的書,一件很難作的事,均可以經過相似抄書的方式,化巨難的事情爲很容易去作的碎片,堅持一個月、一年、十年,就會比較震撼本身竟然能把好幾本書都抄完。幾個心得:
微習慣是一種最小顆粒度的知行合一,期待着你來也試試,沒必要是抄書,選擇一件你曾經很想去作卻一直沒去作的事情,從天天 10 分鐘開始,遵循無壓力原則,一開始,而後就真的開始了,挺有意思的。
日課也是一種嘗試,亂寫之,重要的是寫,內容任由你們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