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測試階段,測試能夠分爲
單元測試:粒度最小,通常由開發小組採用白盒方式來測試,主要測試單元是否符合「設計」。
集成測試:界於單元測試和系統測試之間,起到「橋樑做用」,通常由開發小組採用白盒加黑盒的方式來測試,既驗證「設計」,又驗證「需求」。
系統測試:粒度最大,在集成測試經過後進行,目的是充分運行系統,驗證各子系統是否都能正常工做並完成設計的要求。主要由測試部門進行,是測試部門最大最重要的一個測試,對產品的質量有重大的影響。
驗收測試:與系統測試類似,主要區別是測試人員不一樣,驗收測試由用戶執行。根據需求階段的《需求規格說明書》爲驗收標準,測試時要求模擬實際運行環境。對於實際項目能夠和客戶共同進行,對於產品實際就是最後一次的系統測試。測試內容爲對功能模塊的全面測試, 尤爲要進行文檔測試。
根據測試的類型,測試可分爲:
模塊測試:選擇適當的測試用例,測試模塊中重要的執行路徑,適當設計測試用例查找因爲錯誤的計算,不正確的比較或不正常的控制流而致使的錯誤,測試基本執行路徑和循環能夠發現大量的路徑錯誤。
需求測試:針對產品需求說明書的測試,主要是驗證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包括原定功能的檢測、是否有冗餘功能、遺漏功能。
容錯能力/恢復能力測試:側重於程序容錯能力測試。本測試在單元測試階段和系統測試階段都要進行。如數據邊界測試、非法數據測試、異常中斷測試等等,主要是驗證程序對各類異常狀況是否進行正確的處理。
接口測試:程序員對各個模塊進行系統聯調的測試,包含程序內接口和程序外接口測試。這個測試,在單元測試階段進行了一部分工做,而大部分都是在集成測試階段完成的。
界面測試:用戶界面測試是指測試用戶界面的風格是否知足客戶要求,文字是否正確,頁面是否美觀,文字,圖片組合是否完美,操做是否友好等等。UI 測試的目標是確保用戶界面會經過測試對象的功能來爲用戶提供相應的訪問或瀏覽功能。確保用戶界面符合公司或行業的標準。包括用戶友好性、人性化、易操做性測試。
性能測試:性能測試是經過自動化的測試工具模擬多種正常、峯值以及異常負載條件來對系統的各項性能指標進行測試。負載測試和壓力測試都屬於性能測試,二者能夠結合進行。經過負載測試,肯定在各類工做負載下系統的性能,目標是測試當負載逐漸增長時,系統各項性能指標的變化狀況。壓力測試是經過肯定一個系統的瓶頸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點,來得到系統能提供的最大服務級別的測試。
安全測試:主要是測試系統在沒有受權的內部或者外部用戶對系統進行***或者惡意破壞時如何進行處理,是否仍能保證數據的安全。
安裝測試:安裝測試主要檢驗軟件是否能夠正確安裝,安裝文件的各項設置是否有效,安裝後可否影響原系統;反安裝是逆過程,測試是否刪除乾淨,是否影響原系統等。
文檔測試:主要測試開發過程當中針對用戶的文檔,以需求、用戶手冊、安裝手冊等爲主。檢驗文檔是否和實際應用存在差異。文檔測試不須要編寫測試用例。
測試種類、階段關係
程序員
測試階段安全 |
測試類型ide |
單元測試工具 |
模塊功能測試,包含部分接口測試、路徑測試性能 |
集成測試單元測試 |
接口測試、路徑測試,含部分功能測試測試 |
系統測試spa |
功能測試、健壯性測試、性能測試、用戶界面測試、安全測試、可靠性測試、安裝/反安裝測試設計 |
驗收測試對象 |
對於實際項目基本同上,幷包含文檔測試;對於軟件產品主要測試相關技術文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