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三四線的朋友,很難體會什麼是極端通勤之苦。編程
01安全
你能忍受多久的通勤時間?佈局
什麼叫作極端通勤之苦,極端通勤就是上班路上時間超過了60分鐘,由於一天總計也就24小時。設計
若是去掉上下班的2個小時,一天就剩下22個小時,一線城市廣泛996,扣掉上班時間也就剩了10個小時,幾乎沒有本身的時間。遊戲
但在中國有1000萬人正在經承受這極端通勤之苦!圖片
12月4日,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發佈《全國主要城市通勤時耗監測報告》,計算了36個城市的單程平均通勤時耗。class
報告顯示,36個全國重點城市中,共有超過1000萬人正在承受60分鐘以上的極端通勤之苦,佔通勤人口的13%。監控
這個報告重點監控了2個數據,一個通勤時間超過45分鐘的,一個是通勤時間超過60分鐘的。軟件
在通勤這方面北京又拿第一了,調查顯示四個超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5分鐘通勤人口比重均值僅爲69%。互聯網
北京通勤時耗47分鐘,是全國惟一單程平均通勤時耗超過45分鐘的城市。
02
北京通勤有多苦
我在北京北漂了7年,換了3個住的地方,沒有哪個住所是能夠60分鐘就能夠到公司的,但我這個狀況還算好的。
在來北漂以前,我在西安軟件園上班,那會剛畢業,就在軟件園附近的魚化寨(西安最大的城中村之一)租了房子。
咱們稱這個地方爲「小香港」(裏面太繁華了,什麼均可以買到),聽說裏面住了近30萬的人,你們要知道咱們縣城也才40萬人口。
公司那個時候9點上班,我通常早上8:20才起牀,起牀洗漱完畢,8:30慢悠悠的步行到公司才8:55分。
北漂以後第一地方住的是分鐘寺(那個時候還沒拆),那個時候公司在蘇州街,當時10號環線還沒完成,上班時間一會兒到了60分鐘左右。
從西安步行30分鐘,到北京地鐵60分鐘,剛到北京有點懵逼,特別是上了半年班以後,總感受沒有見過太陽。
太陽升起以前就在地鐵中,晚上下班的時候太陽已經落下,人們匆匆忙忙的像老鼠同樣,每天在盒子似的辦公司,和老鼠洞般的地下生活。
在公司和你們輸了以後,聊天的時候才發現60分鐘的路程,在公司已經算是很是幸福的了。
有的朋友住在通州上班須要2個小時,有的朋友住在房山上班須要1:30小時;有的朋友住在清河也是1個小時多...
根據個人統計,上班在1個小時以內的朋友不多.....
03
地鐵之痛
剛說你們可能沒有太多概念,給你們放上一組圖片,可讓你們感覺一下北京地鐵通勤是多麼的酸爽。
能夠很良心的告訴你們,這就是北京高峯期的平常。
高峯期在北京坐地鐵,常常把男人擠的不像男人,女人擠的不像女人,能夠在地鐵上45度站着而不倒,各類奇觀見怪不怪。
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有人還在玩遊戲、有人在大聲看綜藝節目,有的人還在打電話談商務,有人還在學編程...
地鐵就是上班族的人生縮影..
但人和人是有必定的安全距離的,當一我的距離你太近的時候,既然會讓人很是不舒服,可是在高峯期能擠上去都是萬幸了。
不少時候把我一個青壯大男人擠的都腰疼,能夠想象不少年輕女孩在地鐵中能夠被擠成肉泥,衝突爭吵甚至大打出手都是家常飯...
可是爲了避開遲早高峯期,通常我都會在6點起牀,7點以前坐上地鐵,8點左右就到公司;晚上的時候通常會加班到9點以後,打車回家。
當我覺得只有北京地圖,才這麼牛X的,因而我搜了上海、深圳、廣州..
而後上海地鐵高峯是這樣子的:
深圳地鐵高峯是這樣子的:
廣州高峯是這樣子的:
還有我如今所在的二線城市西安,地鐵是這樣子的:
好像高峯期沒有一個不堵的...
04
爲何會有極端通勤?
常常在想爲何大城市這麼堵?
幾乎全部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大城市嗎確定就是由於大,人們爲了租到更便宜的房子,只能住在城外邊因此通勤必然時間長。
這個是客觀事實,但並非惟一的緣由。還有一個重大的緣由被忽略,城市的佈局不合理,產業分佈不合理。
好比北京海淀幾乎百分之70%以上互聯網公司都在這裏,那麼想在互聯網公司上班,全北京的人都得往這個地區跑。
好比在西安,幾乎百分之70%的好公司都在高新區,那麼人們爲了上班就只能全城趕向高新區。
甚至給這種狀況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作:上班潮汐。
人們都說大城市有夢想,可是全部的夢想都是有代價的。
最後的最後,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真的很想笑: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