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程序員想要成功面試?請先要弄懂面試過程

本文已收錄GitHub,更有互聯網大廠面試真題,面試攻略,高效學習資料等git

面試看能力,上場以前可以瞭解全局,熟悉細節,才能更有針對性地作足準備,作到心中有數。若是你已經參加過不少次面試了,請想想,你真的清楚整個招聘過程嗎?在你知道的那些環節背後,有什麼人在主導,目的是什麼,要注意什麼,該作什麼,不應作什麼,以及有什麼風險,這些問題你清不清楚呢?github

今天,我從這些年的經驗出發,從一個招聘職位出現,到招聘結束,給你講講整個過程都發生了什麼、要注意什麼。但願你透過面試官的視角,增長認知、充分準備、減小失誤,爲面試效果加分。(這篇文章主要講實踐,不太有「心流」和方法論的內容,專欄後面的文章會重點介紹投簡歷、面試和籤 Offer 等各個階段的詳細內容。)面試

看懂招聘全流程,不打無準備之仗

不一樣類型的企業,招聘過程可能差別很大。你可能據說過 Google 有 5 輪難度超大的面試,可是也許出門左拐,碰上一個小公司的急招,聊半小時就叫你次日來上班了。即便同一公司的不一樣團隊,面試流程也可能不一樣。咱們今天看一個比較典型的、完整的招聘全過程:從出現用人需求到需求被知足,大致會經歷肯定職位空缺、收集和篩選簡歷、面試、籤Offer、試用轉正等階段。算法

1、肯定職位空缺,提早預知工做的難度

通常來說,公司在兩種狀況下會出現招人需求,一種是團隊有人離開,須要招人填補職位空缺;另外一種是由於團隊發展或者重組,出現了新的崗位,須要招人來作新的工做。編程

這兩種狀況是有區別的,重點在於工做職責和內容是否有變化:微信

  • 填補空缺,招聘先後只是換人,職責和內容保持不變,新招的人把原來離開者的工做接下來就行;
  • 新增職位,在現有的人員角色分工的基礎上,會出現職責的組合、細分或者新增,新人須要承擔以前團隊沒作過的工做內容或者職責。

這樣一來,就對求職者有了不一樣的要求和影響:ide

填補空缺的職位,由於有前任的工做樣板,工做細節清楚、職責明確,肯定性高,老闆對這個職位的期待也很明確,雙方均可以清楚地評價人和工做的匹配度。並且,應聘者徹底能夠複用前任的經驗輕鬆上手,可是由於有前任的對比,須要超越前任的表現才能得到好評。學習

新增的職位,工做難度和職責細節每每還不清晰,在團隊中尚未和其餘職位造成穩定的職責接口,甚至老闆對這個職位的期待可能還說不清,新人作起工做來,須要不少的探索和磨合,較難上手。可是由於沒有對比,你比較容易校訂老闆的期待,也容易得到好評。測試

小提示
搞清楚應聘職位是補坑,仍是新增,有利於你進一步評估工做難度和勝任度。網站

還有一類特殊狀況,就是公司在還沒出現職位空缺的狀況下,作人才儲備。這由公司或者業務大部門來發起招聘計劃,等把新人集中培訓之後,再分到出現職位空缺的團隊。這種狀況下,應聘者面試時,不知道未來的工做團隊,甚至連作什麼職責也不清楚,有很大的不肯定性。不過,這種狀況並非主流,我就很少說了。

還有一點須要注意,招聘的員工從合同類型上看至少有三種:正式員工、外派員工、實習生。不一樣的合同類型,會對你的薪酬水平,甚至將來發展狀況有決定性的影響。

  • 正式員工是本公司的人,享有本公司的福利待遇,公司會關心你的發展機會和穩定性,使你更有歸屬感;這也是正式員工和外派員工的一個主要並且重要的區別。
  • 外派員工由外包公司派遣到本公司工做,不是本公司的人,天然不享受本公司的福利待遇,雖然工做內容和正式員工相仿,可是你的職業發展不禁本公司負責,於是你的穩定性和歸屬感必定會受影響。目前外派模式的採用規模愈來愈小了。
  • 實習生,通常待遇要比正式員工低,但同時招聘門檻也低,是爲沒有實際工做經驗的學生準備的,主要看潛力和工做態度。

小提示
外派能夠是成爲正式員工的一個途徑,固然,首先得能力夠得上才行。

出現招聘需求之後,通常由部門經理根據工做須要,肯定職責和要求,而後向上級提交招聘申請(hiring ticket),審批下來以後,部門經理就能夠發佈職位說明(JobDescription,簡稱 JD),着手面試了。不過,若是職位緊急,在拿到審批以前,部門經理

就會開始四處找人面試,這樣審批一到手,就能夠立刻發 Offer 了。
因此,這裏要特別提示一點:

小提示
若是招聘申請沒有經過審批,或者審批被凍結,即便你獲得了口頭 Offer,也可能沒法入職。只有簽了正式 Offer 纔算穩妥。

招聘申請被審批成功,是職位確立的標誌。這以後,部門經理撰寫 JD,經過各類可能的渠道開始收集簡歷。

2、瞭解簡歷收集渠道和篩選過程,有的放矢

發佈 JD 和收集簡歷的渠道多種多樣,包括但不限於如下這些:

  • 內推:職位在公司內部發布,由內部員工自薦,或者推薦親朋好友。對於公司來講,這個渠道最省錢,也最可靠;對於應聘者來講,內推篩選經過率最高,大機率會拿到面試機會。
  • 公司網站:通常由 HR 管理職位招聘信息,有時更新會不及時。因此,應聘者必定要注意職位發佈時間。
  • 社交平臺:包括官方微博、微信公衆號、軟文推送等等。這些推送消息具備實時性、準確性,值得關注。
  • 招聘網站:公司跟招聘網站合做,根據搜索條件,能夠批量拿到簡歷。
  • 線下招聘會:常見於各大人才市場,或者校園招聘。
  • 獵頭公司:一些中高端職位,上述渠道不容易找到的人才,公司會找獵頭公司幫忙。雖然這個成本最高,可是省心省力。

說完了渠道,咱們再來看投遞簡歷的注意事項。簡單來講,投遞簡歷,要採用儘可能可靠的方式。這裏其實有不少細節須要注意,我舉幾個真實的反例:

  • 簡歷郵件標題只有倆字:簡歷。(至少要寫清應聘職位、姓名)
  • 簡歷附件打開是亂碼。 (請儘可能用 PDF 格式,保證跨平臺閱讀的一致性)
  • 簡歷郵件被自動納入垃圾郵件。(請用一些稍正式的我的郵箱地址投遞簡歷)

關於簡歷內容的撰寫和篩選狀況,我會在後面的文章裏詳細介紹。若是 HR 或者面試官以爲你的簡歷大致匹配職位需求,可是還有一些疑點,好比應聘職位不清晰,或者某項技能可能不過關等問題,可能會電話聯繫你以進一步覈實。這也是篩選的一部分。

小提示
投遞簡歷以後,隨時可能有公司電話預定面試或者作電話初篩。建議你作好心理準備,接到電話沒關係張,這是你第一次得到了與面試官交互的機會,應當盡最大可能展示本身的能力,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

我曾經打電話給一位在民企工做多年的應聘者,想了解一下他的英語水平。結果呢,他拒絕用英語溝通,理由是「怕說很差」。通過我一再鼓勵,他終於說了幾句,雖然不流利,可是也能表達清意思。雖然他最終沒被錄用,但並不是折在英語上。因此不要給本身設限,你認爲的,並不必定面試官也這麼認爲

若是收到大量簡歷,在面試以前還可能加入筆試篩選。筆試考查的內容不少很細,理論基礎、編程實踐、算法思路等等,甚至有性格測試。這裏加入筆試環節,主要是爲初篩和定位,摸清應聘者的基本功和技能點,有利於驗證能力水平。通常地,筆試主要針對校園招聘或者初級的應聘者,對於資深點的應聘者,筆試就不常見了。

3、面試,是誰決定了你的去留

簡歷經過初篩以後,會被送到招聘負責人(通常是部門經理或其助手)手上,而後開始進入多輪面試。誰來決定一個應聘者面試經過與否?

面試官可能來源於三類角色:HR、部門大牛、部門經理。HR 離部門業務較遠,不熟悉職位的要求細節,所以會重點考查人才的基本面:動機(價值觀、職業性格)和潛力,每每不會出如今考查其專業技能的面試中;而部門大牛最清楚工做細節,關注應聘者在這些細節上的經驗和技能,也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部門經理則要兩方面兼顧,既要保證此人能勝任崗位(或者經過學習可以很快勝任),還要驗證他的動機和潛力,確保他能承認公司文化,融入團隊,保持穩定長遠的發展。

因此,部門經理對本身的職位人選負責。在評價應聘者的面試表現時,他會聽取 HR 和部門大牛的反饋,結合本身的體會,作出如下幾種決定:

  • 錄用
  • 不錄用:不適合本職位(不排除推薦給其餘匹配的職位)。
  • 候選,留待與後面的人做比較:不是很是理想的人選,須要再看看後面有沒有更合適的(若是時間容許的話)。
  • 再面試一次:沒看清,拿不許。這每每是由於面試中應聘者沒能充分表達本身的能力所致。

最終,高級經理可能作最後一輪面試,以便肯定你確實是符合團隊須要的人員。在這一輪對話中,你會獲得更多關於公司和團隊的信息,這時我建議你多問多瞭解,以便可以更好地判斷這個職位是否知足你的預期,是否符合你的職業發展規劃,甚至爲你判斷是否要加入這個公司提供信息支持。

注意,根據職位人選的供求狀況,部門經理可能會調整對職位的預期,從而使職位要求發生變化。假如一個高級 DBA 職位遲遲找不到合格的人選,部門經理不得已下降要求,改招中級 DBA,入職後執行培養計劃,使他儘快發展成工做須要的高級 DBA。因此,有可能你面試完了一個多月沒有回覆,卻突然一天收到了二面通知。

做爲應聘者,在面試階段你的任務就是,充分展現與職位相關的、能力素質模型的要素,同時瞭解公司團隊,創建互信。

小提示
面試,要儘可能避免遠程電話或者視頻交談,選擇面對面談,爲的是充分和有效地溝通。

以前招聘一位業務分析師,一位在東北出差的應聘者接到面試通知後,婉拒了視頻會議的面試方式,次日趕到北京,來參加咱們的面試。二面也是當天來,當天走。他的經驗、專業技能和協做能力都很強,我明白他是怕視頻會議影響了他的發揮,阻礙了彼此的瞭解。

4、籤Offer,定薪水

面試經過以後,恭喜你,HR 或者部門經理開始跟你聊 Offer 了,這時主要是談福利待遇和入職日期。HR 或者部門經理會給出這個職位的薪水,你須要根據對這個工做機會的評價,提出符合本身預期的薪水指望值。關於如何談薪水,我在後面也會單獨講述,這裏須要着重提醒的是,這個階段不能閉口不提薪水,可是要過高了也會被認爲不夠「自知」。

那麼誰決定給你多少薪水呢?是部門經理。部門經理,即要負責業務指標,又要關注員工激勵和績效考覈,還要兼顧團隊公平,而薪水是其中很是重要的影響因素,所以他要對此項負責,而 HR 負責提供公司級別的薪水標準範圍,若是部門經理的薪水訴求超過了薪水範圍,會被交給上一管理層審批。

5、入職試用期,你還不能放鬆警戒

當你經過了面試,又簽了 Offer,並在入職日期簽了正式勞動合同,就萬事大吉了嗎?固然不是。

假如你在試用期內的工做表現不能知足職位要求,公司在有證據證實的狀況下,是能夠辭退你的。固然,這段時間,公司也會盡力幫你增長新技能、熟悉新工做、融入新團隊。你呢?

須要儘快地承擔起工做職責,用能力說話,持續創建和增強同團隊的信任,推進我的和團隊的發展。

總結

今天,我帶你過了一遍招聘的全流程。能夠看到,在這一環扣一環的流程中,HR 負責快速篩選簡歷,組織面試,確保爲職位快速找到合適的人;而部門經理纔是決定你面試結果的人,也是決定這份 Offer 薪資水平的人。

做爲應聘者,你須要瞭解這些「利益干係人」的關注點,從而有針對性地、最大化地展現你的能力。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