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行業SWOT分析

        上個星期,在公司內部的分享活動上給童鞋們分享了手機閱讀行業現狀,小夥伴兒們嗷嗷待哺的眼神促使我把PPT轉換爲博客裏的文字和圖片,再一次更加深刻地進入手機閱讀。微信

         經過SWOT分析分析咱們可以對手機閱讀行業的現狀和前景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網絡

         還不知道SWOT分析是神馬的童鞋。請移步這裏,一個麥兜的小樣例,3分鐘讓你先看懂神馬是SWOT分析。post

         http://blog.csdn.net/henryfabrgeas/article/details/24134957大數據

        如下進入正題:spa

        一.機會

          1.移動互聯網井噴,智能手機出貨量爆發式增加。

           

         相信這點無須贅述。從小米的高速爆發中就能夠管中窺豹。.net

          2.人均GDP超過5000美圓,文化娛樂產品消費爆發式增加

         依據世界各國曆史發展經驗。當人均GDP超過5000美圓時,人們的關注點逐漸從物質轉向精神。開始大量進行文化娛樂產品的消費。視頻

        下圖展現了中國文化娛樂產業的發展趨勢:blog

 

         3.文化產業獲得國家政策的重點關照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連續公佈《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製爲企業的規定》和《進一步支持文化企業發展的規定》,近年來也是政策連連,致力於提升文化產業在GDP中的比重。這是中國的產業結構升級中重要的一環。遊戲

        二.優點

          1.以網絡文學和電子出版爲主線的產業鏈已全然成熟  

       從2003年起點中文網成立開始,到今天網絡文學和電子出版已經走過了10多個年頭。圖片

從大神/寫手到文學站點,電子出版。再經過手機閱讀APP到達終端用戶,這一條產業鏈已全然成熟。

          2.電子閱讀逐漸代替紙質書。手機或平板閱讀逐漸代替電腦閱讀

           手機閱讀藉助手機這一載體。憑藉方便,快捷,碎片化的特色,可以說在搶佔用戶時間上,比紙質書和電腦閱讀更有優點。

       誰沒有過買了紙質書扔在一邊。時間久了蒙上灰塵。而利用幾天上廁所的時間就在手機上看完一本小說的經歷呢? 

          3.圖書-影視-遊戲之間的互動增強

           圖書能夠爲影視和遊戲提供大量的優質內容來源,這也是盛大文學的戰略性方向之中的一個,爲盛大遊戲提供素材。

《盤龍》《星辰變》等多部大神級小說早已改編成遊戲,帶來不菲的營收。完美世界的《誅仙》也屬於典型的成功案例,楊冪工做室也正在將《誅仙》拍攝爲電視劇。

      與影視和遊戲的互動。讓圖書行業找到了一個好的盈利模式。

   4.手機閱讀APP功能和用戶體驗的持續改進

    一是與上游CP合做,圖書資源日益豐富。二是在護眼,個性化,社交化方向的持續努力,用戶體驗不斷獲得提高,至於各大手機閱讀APP的對照,準備專門寫還有一篇文章。


       三.威脅

        1.先天不足,面對其它熱門手機應用的競爭吃力

       經過對照各應用市場APP下載量,可以看到下面手機應用都是十分有競爭力的。佔領了手機用戶的大量時間。括號中是該應用所知足的用戶需求,或者是迎合的用戶心理:

       媒體:新聞資訊/博客論壇(獲取信息,圍觀)
       IM/社交:微信/微博/手機QQ/QQ空間/陌陌/人人(刷存在感,空虛寂寞)
       手機視頻:短片/綜藝節目/電視劇/電影/音樂(休閒娛樂) 
       手機遊戲(虛擬世界的成就感)
       手機購物(女性的多巴胺)

       文字是一種人類古老的表達方式,是文明社會誕生的標誌。然而,文字在休閒性和娛樂性上全然不敵圖片,音頻,視頻等富媒體。

       富媒體門檻低。老小咸宜,接受起來easy,而且自然能夠和休閒娛樂關聯在一塊兒,無論應對不論什麼目標客戶羣都作到遊刃有餘。
       隨着wifi熱點的普及和手機質量的提高。視頻,遊戲和購物這些耗流量,吃硬件的應用還會進一步擠佔閱讀APP的空間。

         2.版權保護與圖書收費觀念還沒有深刻人心

           經過調研瞭解到,大部分手機閱讀APP用戶獲取圖書的主要方式仍是從網絡上下載免費盜版書籍,而後導入手機中閱讀,比較抵觸圖書付費。對版權保護比較漠然。

       這一點對手機閱讀的營收有較大影響。

       四.劣勢

        1.大數據時代下的技術短板(個性化推薦不給力)

       做爲互聯網手機閱讀從業人員,同一時候做爲一個閱讀愛好者。對於這個行業以及各大閱讀APP仍是十分喜好的。整個行業也是處於高速上升階段。各大閱讀APP也都在努力提升用戶體驗。

       這裏值得一提的一點,就是技術上的短板。

眼下。各大閱讀APP仍是以編輯爲導向,由編輯進行圖書的推薦,分類。榜單的製做。特價專區&限時免費等促銷活動的策劃。

       對於個性化頁面,智能推薦。鮮有APP涉足,即便有猜你喜歡等功能。推薦轉化率也是低的可憐,對營收的貢獻更是杯水車薪,算不上戰略重點。

       誠然,手機閱讀行業還處於粗放式成長中,現在仍是內容和渠道爲王的階段。

然而在大數據時代下,全面記錄用戶數據。對用戶的行爲和喜愛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以數據爲導向進行CP和內容的篩選,營銷活動的策劃,爲用戶提供個性化推薦。

這是手機閱讀將來的大勢所趨。   

         2.盈利模式有待開發

           手機閱讀和手機視頻相比較,比較尷尬的一點在於僅僅能向用戶收費。即賺取用戶購買圖書的費用。而手機視頻則能夠冠冕堂皇大放廣告。畢竟電視機時代過來的用戶早已習慣了插播在廣告中的綜藝節目。而圖書則沒有這麼好運了。咱們能在王小波《一直特立獨行的豬》一文後插播一則「母豬產後護理培訓」的廣告嗎?而且視頻APP還能夠對付費會員提供無廣告版,等因而給了用戶選擇付費或免費的權利。

       向用戶收費的還有一個壞處在於。阻礙了用戶之間的信息流通和分享。視頻APP可以鼓舞用戶分享視頻。反正看一次廣告就能收一份錢,然而咱們能讓讀者和其它讀者共享付費圖書嗎?信息流通不足形成了社交化的困難。沒法造成優質社區。以致於讀者們基本上都是各買各的,各看各的,看完再去豆瓣上看書評。

        Ireader開發了附近的人功能。可以贊成讀者免費偷取附近讀者書架中的部分圖書章節,給出了一個不錯的答案。

        固然,做爲渠道能夠向CP收取必定的廣告費用。相關衍生品開發能夠帶來一些收入。但是手機閱讀應該能夠開發出更好的盈利模式。

        總而言之,但願手機閱讀行業蓬勃發展,畢竟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電子書是人類進步的電梯!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