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你,linux
剛接觸Linux會有如下疑惑,服務器
那麼,且聽我請聽我娓娓道來。操作系統
2.1 分區就是將磁盤劃分爲幾個部分。code
好比在一塊240G的固態硬盤上,我將它分爲三個組成部分,容量大小分別爲:100G,80G,60G。這三個組成部分稱爲三個分區。教程
如何快速對它們定位呢?能夠這樣說:第一個分區,第二個分區,第三個分區。在Windows中,給每一個分區貼上一個叫作「盤符」的標籤,盤符是用英文字母表示,如「A」,「B」,「C」......對於這些分區,習慣把它們叫作:「A」盤,「B」盤,「C」盤......基礎
咱們的Windows系統通常安裝在硬盤的第一個盤符,好比在「C」盤,其他的盤則是「D」盤,「E」盤......咦?第一個盤符不該該是「A」盤嗎?那是由於呀:好久好久之前,軟盤普遍使用的年代,有兩種不一樣的軟盤分別佔據了「A」盤,「B」盤。到後來,相比硬盤、光盤和U盤,軟盤很差使,就不被人們使用了。因此,「A」,「B」這兩個如今成了空座位了。若是你喜歡,喜歡那就拿去分配給某一塊分區就好嘍!軟件
2.2 路徑就是地址。書籍
地址也相對來講的,相對於中國來講,我如今在中國重慶;相對於亞洲來講,我在亞洲中國重慶。對於計算機來講,若是咱們想定位某個文件或者文件夾在哪裏,就使用到路徑。file
在Windows中,咱們的路徑相對於盤符來講的。im
假如咱們的「C」盤下有「Program Files」、「Program Files(x86)」和「Windows」這幾個文件夾和一個文件名是「myfile.txt」的文件,其中「Windows」文件夾下又有「Boot」、「Fonts」、「zh-CN」這幾個文件夾,「Fonts」文件夾下有個文件叫作「simsun.ttc」。這時候,這些文件夾和文件的路徑就是:
C:/Program Files C:/Program Files(x86) C:/Windows C:/myfile.txt C:/Windows/Boot C:/Windows/Fonts C:/Windows/Fonts/simsun.ttc C:/Windows/zh-CN
固然也能夠用「\」替換爲「/」來表示,如「C:\Windows\Boot」。
2.3 文件夾就是裝文件的一個文件袋。
以前沒有介紹就直接使用這個概念了,主要它就如它的名字那樣形象。好比我將這幾個文件名叫作「aa」,「bb.txt」,「are-you-ok.mp3」的文件存一塊兒存放在一個名字叫作「myfolder」的文件夾下。
文件夾裏面能夠是文件,也能夠是文件夾。因此,你能夠認爲,「C」盤就是一個很大的文件夾,存放了Windows的各類文件和文件夾。
2.4 目錄又是什麼東西?
每本書前面都有目錄,目錄上寫着哪些章節在哪一個頁數上。這樣,咱們就很快翻到咱們想要的章節的頁面上。計算機文件目錄也相似。
仍是假如咱們的「C」盤下有「Program Files」、「Program Files(x86)」和「Windows」這幾個文件夾和一個文件名是「myfile.txt」的文件。因此如今「C」盤的目錄是:
Program Files Program Files(x86) Windows myfile.txt
你能夠想象成,這些文件夾或者文件的名字就如同書籍裏的「章節」的名字同樣。書籍的目錄在於快速翻到某一章節對應的頁面,計算機文件目錄則是快速訪問到某一個文件或文件夾。這裏就不須要頁碼了,由於點點鼠標就能夠訪問它們。
咱們還經常遇到「根目錄」這種說法,根目錄就是相對於某個文件夾來講,最表層的目錄。「C」盤根目錄就是打開「C」盤時,咱們首先看到的那些文件或文件夾目錄,它的對應的路徑是「C:\」。
3.1 Linux系統是什麼?
Linux是一個內核。什麼是內核?它就是操做系統的最基本的實現部分,Windows內核和Linux是兩種不一樣的實現方式。在內核的基礎上,新增一些軟件就成了計算機系統。因此,基於Linux內核實現出來的各類各樣的系統稱爲Linux發行版,也就是咱們常說的Linux系統(這是一種錯誤的叫法)。每一個發行版也會取一個名字,好比「Ubuntu」,「CentOS」,「Arch」,「Gentoo」。
3.2 Linux下的文件夾和路徑
在Windows系統所在的盤的根目錄,會有「Program Files」、「Program Files(x86)」和「Windows」......這些文件夾。而Linux裏邊的文件夾是「boot」,「etc」,「home」......
Windows中「C」盤根目錄以及文件夾的路徑這樣表示:
C:\ C:\Program Files C:\Program Files(x86) C:\Windows
在Linux中則是:
/ /boot /etc /home
再往裏層呢?好比「home」文件夾下邊有個文件「ebook.txt」,則表示爲/home/ebook.txt
。
在Linux下,一個存儲設備用形如「/sdX」的文件名來表示。好比我電腦上有一塊硬盤,而後我再插了一個U盤。此時,個人硬盤表示爲/dev/sda
,U盤表示爲/dev/sdb
。
若是存儲設備已經存在一些分區,那麼這些分區用形如「/dev/sdX1」,「/dev/sdX2」,「/dev/sdX3」來表示。好比個人硬盤上有三個分區,那麼它們被分別表示爲「/dev/sda1」,「/dev/sda2」,「/dev/sda3」;U盤默認只有一個分區,則是「/dev/sdb1」。
前面咱們瞭解到,在Windows中,咱們能夠用「A」,「B」,「C」等盤符來表示某個分區。它們與硬盤分區的對應關係以下:
C - 硬盤第一個分區 D - 硬盤第二個分區 E - 硬盤第三個分區
等同於:
C:/ - 硬盤第一個分區 D:/ - 硬盤第二個分區 E:/ - 硬盤第三個分區
以前我說過,你能夠認爲,「C」盤就是一個很大的文件夾,存放了Windows的各類文件和文件夾。
看到了嗎?其實就是盤符根這個特殊的文件夾與硬盤的對應關係,Linux中就是這麼幹的!
/ - 硬盤第一個分區 /boot - 硬盤第二個分區 /boot/efi - 硬盤第三個分區 /etc - 硬盤第四個分區 /home - 硬盤第五個分區
創建這種對應關係在Windows中叫作「分配盤符」,在Linux中叫作「掛載」。通常狀況下咱們安裝Linux時,須要把以下這些文件夾掛載到對應的分區上:
/ /boot/efi /home /usr /opt /var
你可能會說,安裝個系統搞這麼多分區好複雜啊!由於Linux主要是服務器用途,合理地給每一個文件夾對應的分區選擇合適的容量大小是頗有必要的。固然,做爲我的用戶,你倔強地說,「我就沒有這種習慣!」那麼,你能夠只給/
掛載到硬盤就好了。
接下來,你就能夠去安裝你的Linux發行版了。對於初學者,我推薦的Linux發行版是Arch Linux。它的安裝並不難,只是步驟比較繁瑣,你須要有耐心。後續我會補上簡單的Arch Linux安裝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