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Python 3.5始,在其標準庫http中定義了一個枚舉類型HTTPStatus,包含了經常使用了http狀態碼。定義以下:編程
【100,200)爲「信息」提示,咱們不多直接使用它們。標準中規定:帶有這些狀態代碼的響應不能有正文。
200及以上【200,300)則爲「成功」應答信息,這個範圍內的狀態碼在服務器端編程常用。
【300,400):重定向相關。
【400,500):指示客戶端錯誤。
【500...】:指示服務器錯誤,通常不會直接在程序中使用。api
在fastapi庫中定義了一個status,能夠用於更直接地以枚舉方式來引用上述各HTTP狀態碼。相關應用以下所示:服務器
from fastapi import FastAPI, **status** app = FastAPI() @app.post("/items/", status_code=status.HTTP_201_CREATED) async def create_item(name: str): return {"name": 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