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一)

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將分散的,具備獨立功能的計算機系統,經過通訊設備與線路鏈接起來,有功能完善的軟件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傳遞的系統。如安卓手機,PC等就是一個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網絡是互連的,自治的計算機集合網絡

  • 互聯:相互鏈接,通訊兩路
  • 自治:無主從關係

功能

  1. 數據通訊(連通性)
  2. 資源共享(如硬件,軟件,數據共享)
  3. 分佈式處理
  4. 提升可靠性 (替代機)

組成部分:硬件,軟件,協議

工做方式

  • 邊緣部分(用戶直接使用)
  • 核心部分

功能組成

  • 通訊子網:實現數據通訊
  • 資源子網
    img

分類

按照分佈範圍:廣域網WAN,城域網MAN, 局域網LAN,我的區域網
按照使用者: 公用網,專用網
按照交換技術: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
按照拓撲結構分:總線型,星型,環型,網狀型
按照傳輸技術分:廣播式網絡,點對點網絡
img分佈式

標準化工做

  • 法定標準:有權威機構指定的,合法的標準;ISO
  • 事實標準:某些公司的產品佔據主流:TCP/IP
    img

計算機網絡性能標準

速率:即數據率或數據傳輸率,或者比特率

鏈接在計算機網絡上的主機在數字信道上傳送數據位數的速率。性能

img

帶寬

計算機網絡中表示網絡的通訊線路傳送數據額能力,一般指單位時間內從網絡中的某點到另外一點所能經過的最高數據率
單位:比特/s,b/s,kb/s...(表示發送能力)計算機網絡

吞吐量

單位時間能經過某個網絡(信道,接口)的數據量。單位b/s,kb/s。收到網絡帶寬,額定速率的限制。(對比帶寬,發送的最大速率,是理想值,而吞吐量表示是實際狀況blog

時延

指數據(報文、文組,比特流)在網絡(或者鏈路)的一端傳送到另外一端所須要的時間,也叫作延遲,遲延。單位:s。接口

\[發送時延 = \frac{數據長度}{信道的帶寬} \]

\[傳播時延 = \frac{信道長度}{電磁波在信道上的傳播速度} \]

img

時延帶寬積

時延帶寬積=傳播時延 * 帶寬
又稱爲:以比特爲單位的鏈路長度資源

往返時延RTT

從發送方發送數據開始,到發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確認(接收方收到數據當即發送確認)總共經歷的時延遲。
RTT越大,在收到確認以前,能發送的數據越多。
RTT 包括:往返傳播時延 = 傳播時延 * 2,末端處理時延(視狀況是否忽略)產品

利用率

img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