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云、公共雲一箭雙鵰

大型機時代成就了IBM,英特爾與微軟技術的完美組合引領了客戶端/服務器時代,Amazon、Google在互聯網時代風光無限。在雲計算時代,VMware可否脫穎而出呢?VMware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Paul Maritz對此充滿信心。從虛擬化到雲計算從單純的虛擬化軟件廠商到雲計算方案提供商,VMware完成了一次華麗轉身。Paul Maritz表示:「VMware已經具有了超越純粹虛擬化的新能力。在邁向雲計算的過程當中,虛擬化仍然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技術。在此基礎上,VMware又增長了兩個新的技術層次,即自動化和新應用的開發,這使得VMware可以成爲一個雲計算方案提供商。」經過虛擬化技術將大量服務器整合以後,從管理的角度看,被整合的大量服務器像是一臺巨型計算機。在虛擬化的基礎上實現系統自動化,能夠進一步加強IT基礎架構的可伸縮性和可管理性。雲計算的發展帶來了應用開發方式的創新。現在,開發者再也不僅僅依靠Windows、Linux和Unix這樣傳統的操做系統平臺來開發應用,而是在一種被稱之爲新型編程的框架中開發應用。這種開發方式使得應用的開發效率更高,並具有更好的伸縮性。Paul Maritz表示:「只有具有了虛擬化、自動化和新應用開發這三項能力,VMware纔可以成爲真正的雲計算方案提供商。」上個世紀80年代,Paul Maritz曾經在英特爾工做,並親自參與了微處理器的革新。以後,他又在微軟公司工做了約15年。「技術的變革推進了IT週期的更替,也造就了不一樣時代的領導者。VMware但願成爲雲計算時代的新領導者。」Paul Maritz表示,「咱們的信心來自於,在幫助客戶走向雲計算的過程當中,咱們始終可以兼顧技術和業務的需求,使用戶以一種漸進的方式從雲計算中真正獲益。VMware可以幫助客戶兼顧私有云和公共雲的發展,並在私有云和公共雲之間搭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樑,使客戶在採用雲計算的過程當中可以兼顧當前應用和新運用的開發。」傳統操做系統將弱化2009年4月22日,VMware推出業界首個用於構建內部雲的操做系統——VMware vSphere 4,這是一個具備里程碑意義的事件。VMware vSphere 4具有一系列突破性的新功能,能以一種漸進式的非破壞性的方式提供對雲計算的支持。雲操做系統的出現使得人們不得不從新思考傳統操做系統的定位和做用。「毫無疑問,隨着虛擬化技術的不斷髮展,傳統操做系統的角色將發生重大變化。」Paul Maritz表示,「傳統操做系統曾經承擔着兩項重要職能,即對硬件的運行進行調配,並負責將服務交付給應用。當雲操做系統出現後,傳統操做系統承擔的上述兩項重要職能分別由雲操做系統中兩個新的軟件層接管。硬件的操做和調配由虛擬化層接管,將服務交付給應用則由新型編程框架來完成。簡單說,雲操做系統出現後,在傳統操做系統之上和之下各增長了一個新的軟件層。所以,隨着時間的推移,傳統操做系統的重要性必然會下降。」自2005年以來,VMware前後收購了16家公司,這爲VMware雲計算王國的創建奠基了基礎。2009年,VMware進行了3項重要收購,其中收購SpringSource公司最使人矚目。SpringSource提供的新型編程框架,可以幫助開發者快速地構建應用,並在極短期內從編碼階段走向部署階段。目前,已有衆多廠商選擇將這一新型編程框架直接嵌入雲中,從而縮短了系統部署時間。SpringSource新型編程框架是一種企業Java編程模型。目前,全球半數以上的企業Java項目均採用這一模型。VMware將進一步創新和開發集成的平臺即服務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快速構建新的企業和Web應用,並在動態、可擴展且具備成本效益的基於vSphere的內部雲和外部雲中運行和管理這些應用,就像運行和管理現有的應用同樣。將SpringSource新型編程框架與VMware的私有云技術結合在一塊兒,能夠提升應用開發、部署和管理的便捷性。Paul Maritz表示,目前VMware並無計劃收購應用軟件廠商,可是將來會繼續爲客戶提供一系列額外的應用組件,並將這些應用構建在VMware的私有云之上。走漸進式發展道路公共雲與私有云並非非此即彼的關係,而是共生共存。WMware稱之爲混合雲。Paul Maritz認爲,對於大多數企業而言,混合雲是通向雲計算最切實可行的道路。Paul Maritz表示:「雲計算不是目標,而是執行計算的方法。雲計算應該經過內部、外部或二者的結合加以實現,任何企業都不該該放棄多年積累的IT投資而從頭再來。只有遵循漸進式的、非破壞性的發展道路才能使雲真正落地。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VMware從新定義了虛擬化技術的價值和範疇,將其從簡單的硬件抽象逐步發展成爲虛擬雲操做系統。」雲計算的重點不是由誰提供服務,而是如何使用服務。例如,客戶可使用外部服務供應商提供的資源,即經過公共雲得到服務,或將內部資源整合成內部雲。與推倒重來的雲計算構建模式不一樣,VMware主張經過在現有基礎上的漸進式方式實現雲計算,即經過業務基礎架構虛擬化,將現有的數據中心轉化爲內部雲,實現企業內部IT資源的共享;與託管和服務提供商合做,共同實現可兼容的外部雲;隨後,經過在雲之間實現聯邦和統一管理,將內部資源和可利用的外部資源鏈接起來,幫助企業得到雲計算的全部好處。雲計算使得IT即服務成爲現實。Paul Maritz概括了用戶邁向IT即服務的三個關鍵步驟:第一步,VMware幫助客戶提早享受到私有云帶來的便捷性,而虛擬化在這一階段起到了關鍵做用;第二步,將私有云提高到自動化這一層次,幫助客戶得到更高的效益和靈活性,使客戶能更好地實現對自身桌面的控制,提供自助服務;第三步,創建私有云與公共雲之間的聯邦,爲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目前,全球的不少企業已經採用虛擬化。VMware將推動企業邁向更高的應用層次。Paul Maritz表示:「VMware計劃在2010年發佈一個新版本的軟件。該軟件包括存儲層管理的相關功能,可幫助客戶更加容易地部署私有云。此外,VMware還計劃發佈一款新軟件,以幫助服務提供商爲客戶創建混合雲環境。客戶在混合雲的環境中,既可使用內部的計算資源,也可使用服務供應商提供的外部計算資源,而且這兩種應用能夠共享同一個IT環境。」有些人認爲,雲計算等同於由服務商提供的公共雲,甚至主張拋棄當前的IT資產,經過構建全新的應用和架構來知足業務的需求。Paul Maritz認爲,這是對雲計算的一種誤解。事實上,大多數企業會優先選擇經過基礎架構的虛擬化,在數據中心內部先構建私有云,將分散的異構的IT資源進行整合,提升資源的利用率,以更加務實的方式邁向雲計算。「目前,雲計算仍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不多有企業可以真正、深層次地受益於雲計算。固然,隨着技術的不斷成熟,這種狀況將發生改變。」Paul Maritz表示,「將來幾年,由一些大型電信運營商提供雲計算服務,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可是在雲計算的發展過程當中,不會出現一種計算高度集中的狀態,即由一個或兩個覆蓋全球的巨型雲來知足大部分的計算需求。雲計算的發展還將以區域和行業爲中心。電信運營商擁有很是好的發展機會。經過vCloud計劃中,VMware將與更多電信運營商進行普遍的合做。」  企業在建設私有云以前,應該進行詳細的調研,瞭解哪些設備和應用可以歸入到私有云中,而後再製定出具體的實施策略。在構建公共雲時,除了注意技術方面的問題之外,更關鍵的是考慮商業模式和法規聽從方面的問題。Paul Maritz表示:「不管是企業內部私有云仍是公共雲都會有較快發展。VMware將全力作到私有云、公共雲一箭雙鵰。」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