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看到中國高鐵走出去,在世界各地拿訂單,感到欣慰的同時,也對工控行業有了些想法。linux
在工控行業外企廠商擁有明顯的優點,其競爭力主要是高可靠性,如何理解可靠性,各人有各人的見解。見過不少國內廠家不乏大廠,推出的一些產品功能也很完備,可是總感受算不上高可靠。好比我曾在某集團公司開發的控制系統上,參數輸入完成後沒有點擊肯定和取消,也沒有點擊退出按鈕,而是直接切到主屏幕,看了下文檔而後再次切回剛纔的設置頁面,居然全部的輸入都沒了,這但是一個linux PC軟件啊。另外還見過不少軟件,若是你不按照他的說明書一步一步點鼠標,隨便跳一個步驟或點其餘軟件就強退,在嵌入式設備上,一些產品爲了防止這種現象,就只提供按照說明書一步步列出的步驟,沒有其餘的選擇和設定接口,不管這些步驟是多麼繁瑣和不合理。性能
1、對於高可靠性的一些見解測試
1) 穩定的性能設計
測量穩定,長期如一的穩定表現。精度高的同時偏差不會大起大落,機器也不會耍小脾氣,猶如一個讓人放心的老夥計。接口
2) 不弄虛做假,用料紮實,指標真實開發
用料紮實便是利益因素也是企業價值觀,好東西不乏市場,好產品自有人買單。文檔
指標真實是誠信的表現,外企廣泛好於國內企業。產品
文檔上說負30度能夠工做,那麼外企廠商通常都會在負45度如下作過長期測試,這是與國內一些廠商最大的區別,國內一些廠商在實驗室作出一次負30度就會標稱負30,實際上多是去認證了屢次,恰巧成功了一次,而後就拿證書和貼牌了,根本沒有裕量一說,長此以往壞了商業環境,廣泛認爲國產低人一等,到頭來自食苦果。軟件
3) 對異常的處理,盡力保證未知情況下的響應互聯網
對產品的使用環境和異常考慮的比較周到,好比溫漂、老化對系統性能的影響,還有用戶的很是規操做下不死機等。達到這一點通常須要兩個條件,一是設計和開發團隊裏有高手在行業浸染不少年,設計的合理、開發的高質量。二是有完備的測試流程,測試很是充分,不會爲了趕客戶、趕工期而削減工做量。
2、進口設備高可靠性的緣由
高可靠性的設備對工業意義重大,因此不少工業用戶都傾向於選購國外的產品,性能指標是一方面因素,但我認爲這不是主要因素,畢竟工廠一旦投產,一條線生產同一個產品可能不少年,期間即便技術突飛猛進可是對這條線來講,老老實實幹好十年前設定的步驟纔是最主要目的,因此穩定壓倒一切。國內的中小公司很難在高可靠性領域分得一杯羹,外企之因此能作到高可靠性產品,我認爲主要緣由有三:
1) 嚴格的開發流程和執行流程的條件
嚴格的開發流程,有人寫設計書,有人寫代碼,有人review,有人跟着測試,一切都是時間堆出來的,換就話說這都是人力財力的大投入。相對於互聯網行業,工控行業反而沒有那麼大更新迭代的壓力,而保持一致性高穩定是其頭等大事,見過不少工業設備一輩子產就是十幾年。工控設備很難靠低價走量取勝,市場就那麼大,基本上都是高品質高利潤,作別人作不了的,或作別人作很差的,賣越貴產品的企業活的越好。
2) 對生產流程的嚴格管控
從供應商到自有工廠或者代工廠,對零部件的生產批號都有嚴格規定,甚至要求一線芯片大廠爲本身提供10年供貨保障,這是中小公司沒法比擬的,因此中小公司投入開發出一款一流的產品時,即時技術能夠搞定,生產也沒法保證,萬一某個器件供貨緊張,本身就成了二等公民,只能換一家供應商或者換個器件,結果產品一致性如何保障,測試認證再次重來?相反,大公司有談判資格,甚至要求工廠儲備將來幾年的預期產量的備貨,以預防短時間的供應鏈風險。
3) 團隊的穩定性
完備的福利制度和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保證了大企業人員的穩定性,人是一切的根本,沒有幾年的打磨沒法誕生一款優秀的產品,沒有核心員工的穩定性,就沒有人長期專注的對產品進行研究和改善,有經驗的走了,高手也走了,話說沒有行家怎麼混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