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緊接上篇操做,主要講使用parted分區工具進行分區和掛載以及光盤的掛載。前面咱們已經進行了硬盤的添加、分區、格式化和掛載,這一篇將介紹使用parted來對硬盤進行分區。在第一篇的時候已經詳細介紹過fdisk分區和parted分區的區別,parted它使用的是GPT格式的分區表,它可以適用於2TB以上的硬盤分區,並且取消了分區數量的限制,能夠說是可以進行無限制的分區。工具
在這篇中咱們將繼續使用在第二篇中添加的sdb硬盤,藉助parted進行分區操做,主要步驟以下:學習
一、取消原來已經掛載好的硬盤分區;spa
二、移除已經分好的分區;.net
三、將MBR格式轉換成GPT格式(fdisk分區後的格式爲MBR);blog
四、使用parted對硬盤進行分區;get
五、格式化分區;方法
六、進行掛載。im
(1)、取消原來掛載的硬盤分區,輸入umount /dev/sdb1和umount /dev/sdb2;d3
(2)、輸入parted /dev/sdb命令指定對sdb硬盤進行分區 -> 輸入help能夠查看分區命令的詳細說明;db
輸入p打印分區的信息(第二篇已分好的區) -> 輸入rm 1移除分區1,rm 2 移除分區2中全部的分區 -> p打印分區信息,已經徹底被移除;
msdos表示的是MBR的分區表,此時須要將MBR的分區錶轉換成GPT分區表,輸入mklabel gpt回車 -> 選擇Yes回車 -> p查看分區信息,此時已經被成功轉化成GPT的格式了;
(1)、轉換成功以後,咱們要作的工做固然就是分區啦。首先建立咱們的第一個分區(主分區),輸入 -> mkpart primary 1 1025回車(表示建立一個主分區,從1開始到1025結束,分區大小爲1024MB(也就是1GB)) -> 選擇Ignore(Cancel就會取消分區),此時分區成功 -> 輸入p就查看分區信息,顯示第一個分區已經建立成功;
(2)、建立第二個分區,分區類型爲邏輯分區 -> 輸入mkpart logical 1025 2049建立一個邏輯分區 -> Ignore ->p查看分區信息,分區成功。再以一樣的方法建立第三個分區,因爲步驟同樣再也不重複贅述。分區成功後,輸入q保存分區信息並退出(此處與fdisk不一樣,fdisk保存並退出是輸入w,q是直接退出不保存);
與第二篇同樣建立分區成功後,就須要對建立好的分區進行格式化,格式化成本身想要的文件類型;
格式化分區爲ext4類型的文件系統:mkfs.ext4 /dev/sdb1
格式化分區爲FAT32類型的文件系統:mkfs.vfat -F 32 /dev/sdb2
格式化分區爲swap類型的文件系統 :mkswap /dev/sdb3
(1)、建立掛載目錄
因爲第二篇已經建立過掛載目錄了,這裏再也不重複建立
(2)、掛載並激活交換分區
將dev目錄下的sdb1分區,掛載到mnt目錄下的ext4目錄:mount /dev/sdb1 /mnt/ext4/。
將dev目錄下的sdb2分區,掛載到mnt目錄下的fat32目錄 :mount /dev/sdb2 /mnt/fat32/。
激活交換分區不須要建立掛載目錄: swapon /dev/sdb3。
光盤是一種只讀類型的存儲設備,通常在路徑/dev/cdrom下,當有界面時會自動掛載至media下,無界面時須要手動掛載。光盤也可使用fdisk -l 查看分區狀況,使用mount進行掛載,掛載須要設置掛載目錄。
掛載步驟:
建立掛載目錄:mkdir /mnt/cdrom
進行掛載:mount /dev/cdrom /mnt/cdrom
硬盤的分區和掛載、光盤的掛載整個流程就完了。
我但願可以盡本身的綿薄之力將我在學習和工做中所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分享出來,可以對你們的學習工做有點借鑑意義,使你們在學習過程當中少走一些彎路。同時,可能會由於本身的認知有限或者一時疏忽可能會出現一些錯誤的地方。若是發現其中有錯誤的地方,歡迎你們批評指正。最後,我但願能與更多愛學習的人一塊兒交流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