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語言入門:直方圖histogram的繪製

直方圖和條形圖最大的不一樣則是直方圖能夠用於顯示出一個數據的頻數,具備統計的做用,咱們下面來看一一看直方圖在R語言當中是如何繪製的吧!函數

首先建立一系列的數據:spa

h<-c(4,6,3,46,3,5,7,8,3,4,3,4,5)

建立完以後將這個數據歸入到直方圖histogram的繪製函數hist()當中,以下所示:3d

hist(h,xlab = "number'scale",ylab="Right",col="blue",border = "red")

其中的參數h表示咱們歸入進來的數據,這些數據將會在x軸上進行標定,xlab表示的是x軸的標籤,ylab表示的是y軸的標籤,col表示的是直方圖的顏色,border表示的是直方圖邊緣的顏色,繪製的結果以下所示:
code

 

 若是想要對繪製的數據加以限制,好比說x軸上只繪製從0到20的數據,y也只繪製0到10的數據的話,則能夠直接使用xlim和ylim來進行指定,指定的參數應當爲向量(這個是R語言當中的規定)。blog

從新編寫的代碼以下所示:class

> hist(h,xlab = "number'scale",ylab="Right",col="blue",border = "red",xlim=c(0,20),ylim=c(0,10))

出來的圖像以下所示:im

 

 這就是繪製直方圖當中全部的內容了,它也是R語言當中繪圖最簡單的一個。d3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