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2018遊記&個人OI歷程

day1python

今天是報到日,坐着早上9點的飛機到了長沙,午餐時間到達雅禮洋湖。程序員

宿舍仍是如出一轍,雖然是在女生宿舍。算法

wifi信號仍是同樣的德行,刻意避開了宿舍內,只好把手機放在窗臺上開熱點。編程

飯菜仍是如之前通常,雖然D大爺說沒之前那麼鹹了。api

不同凡響的是發了一張多功能卡,能夠吃飯&洗熱水,不用單獨辦張水卡了。午晚餐40元的標價讓我有些心疼,但錢是學校出的飯菜挺好吃的。數組

惟一的遺憾是沒有去簽到牆上留下本身的名字。markdown

day2數據結構

早上6點就被一陣滴滴聲吵醒了,發現D大爺的水卡忘了拔出來,插了一夜。按照三秒鐘一分錢來算,一夜正好花完水卡里的100塊錢。工具

上午是筆試和練習賽,筆試確實挺簡單的,幾分鐘就AK了;練習賽又是多省聯測的那三道題,徹底沒有作的意思,因而寫了個對拍程序就溜了。學習

開幕式咕到了下午四點半,後來才知道是dzd的飛機取消了。在宿舍有點無聊,就和D大爺打起了Lost Castle這款遊戲,也是十分快樂。

今年的開幕式新增的環節是真的尬,一邊在ppt上播放選手的大頭照,一邊讓參賽選手輪流喊口號。今年FJ的口號也是有些莫名,甚至每一個人還拿一根熒光棒亂搖。

總的來講,開幕式仍是辦的很震撼的。

day3

今天是一試,早飯特地吃的很飽。

打開題面,發現A好像有點小麻,B好像有點神仙,這時發現C的前68分是SAM訓練題,那開心啊,因而就花了一個小時訓練了一下SAM。

回過頭來發現好像看錯A的題意了,大概是個可持久化並查集的裸題吧,因而花了一個小時作了作,順便寫了對拍。

比賽還有3個小時,決定剛B,仔細研究大概找到了一些小結論,寫了一個n方dp計算總共的方案數,發現能夠抽象成一個括號序列。而後就對着這個括號序列猛作了,但是直到比賽最後也沒能作出來。最後40分鐘決定打一個狀壓暴力,太緊張了甚至開小了數組沒能拿到n=18的分。

最後100+48+68滾粗了。D大爺切掉了B,但沒多少時間打C,甚至還打掛了,最後C只剩下8分,蠻心疼的。

出了考場認真想了想,發現C的後32分挺簡單的,可是根本沒有考慮過能不能作。和D大爺交流了一下發現我B題的模型搞錯了,甚至連LDS不超過2的結論都沒有推出來,明明從我發現的小結論稍加思考就能發現的。抽象成的括號序列也和題解不沾邊。感受剛B題的三個小時徹底是和題解背道而馳,或許應該趁早決定放棄的。

同校的小C掛了T3分數並不高,有些心疼。D大爺雖然強,但最終分數尚未我高。這種事情誰知道呢。

好像勉強卡進了隊線,但這也說明二試已經沒有翻車的機會了。

day4

被強制去韶山參加社會活動,這已是我第三次來了,確實沒什麼好玩的,我媽說是由於咱們這一代人對毛主席的感情不夠深。

太陽是真的毒辣,全程尋找陰涼處、空調和坐位,感受快要中暑了。

因爲不想傳遞負能量,我決定刪掉一些對組織此次活動的一些評論。

一晃明天就是二試了,究竟結果會如何呢?我也只能在內心畫一個大大的問號。

day5

今天是二試。

按照以前wh透露的信息來看,今天會有一道最簡單的和一道最難的題。

打開試題首先看看A,應該就是最簡單的題了,感覺了一下以爲很噁心,因而開始寫,途中發現了各類煩人的問題,好比爆longlong什麼的,寫的也很糟,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一個半小時。

而後瞄了瞄後兩題,感受都不是很能作,因而就先寫了T3的20分,想嘗試一下50分能不能寫。但卻越寫越糟,比賽還剩下兩個小時,決定不幹了。這時我忽然以爲T2可能能夠作,不知道爲何就開始了爆肝,寫了大概兩三百行,還剩半個小時的時候才寫完,根本不能過樣例,只好開始猛調試。這時已經有點慌了,感受估計要調不出來了。最後十五分鐘感受沒有但願了,就趕忙碼了個15分暴力。出了考場腦子一片空白,感受要退役了。

原本指望能拿到100+15+20的,可是查分時卻發現T1掛了4個點,T2的暴力只剩了5分,最後得分是80+5+25。

真的退役了,和金牌線差了6分,和集訓隊線差了21分。

最後才知道T2全場最高45分,又是貓錕出的神仙題。我有點想不明白本身爲何會去剛這個T2,若是好好打暴力或者檢查T1什麼的,或者一試發揮更好的話,應該已經進隊了,明明暴力分都會的。

本覺得本身已經有了集訓隊水平,最後卻由於考場上策略的嚴重失誤,最終銀牌滾粗了。

晚上划水到凌晨,有一種想哭的感受。

day6

早上在宿舍划水沒去看才藝表演,早飯是考場上發的麪包。

下午領到了銀牌,一想到這件事心情就很低落。

四點頒獎結束以後就一路顛簸回家了,晚上十點纔到家。

<br />

<br />

我以爲有句古話說的挺好,叫"因禍得福,焉知非福"。轉念想一想,這也許不是什麼壞事,至少大學的事不用操心,改變的只有接下來一年的軌跡罷了。

假設進隊了,那麼接下來一年可能和今年沒什麼區別,大概就是在機房作作題,劃劃水什麼的。文化課也許會補,但我也知道以個人自律必定不會有多少成效,這樣下來也許會荒廢更多人生。

雖然接下來要去上文化課了,可是畢竟也有些好處。即便有生物語文這種很是討厭的學科,但至少數學,英語,物理這樣的學科未來是必定會用到的。我並不認爲我有從集訓隊中脫穎而出,參加ioi的實力,那麼假設這三門學科沒有掌握好,未來競爭姚班名額無疑是癡人說夢。至少文化課給了我這個機會,或者說提出了這些要求。

再者,我並不認爲以前的生活方式比較健康,天天都坐上一成天,偶爾跑跑步,特別明顯的體現就是長胖了很多,本身也感受身體沒有之前那麼好了。正常的校園生活,應該能幫助我很多。

更重要的,高二從新分班以後我就一直在停課,至今沒能認全班上全部的同窗,特別是高一時沒有交集的那些同窗。與同窗相處應該會是比較快樂的吧,我也但願可以儘快融入班級。至少之後畢業以後的同窗聚會上,我不會出現一些尷尬,可以找到本身在班上的一些位置吧。

至於競賽方面,如今我也不知道未來上了大學以後是否還會繼續。OI帶給了我不少,特別是鍛鍊了個人思惟,而這是文化課無法帶來的。接下來要學習整個高中的課程了,雖然說本一不難,但估計也不會有多少時間了,若是能的話,我也但願不要丟掉太多,畢竟碼力什麼的未來上了大學一樣重要。

<br />

<br />

那麼接下來本身的目標應該要放的更遠了吧。未來一年,我但願可以提升本身的自控能力,更加勤奮,但願可以後來居上,證實本身的實力。假如可以抽出時間的話,我也許會去系統學習一下python、markdown、latex等等的頗有用的東西。或者我也但願能提升一下本身的日語水平;不知什麼時候對日語有了濃厚的興趣,但自從在網上找到了課程資源後,一直學學停停;之前承諾要帶着爸媽去日本自助遊,但願這不會只是我誇下的海口。 但願未來能和你們在姚班再會!

<br />

<br />

那麼,OI再見!

下面是一個OI生涯的回憶錄。

<br />

<br />

我是從小學開始接觸OI的,當時是在父母的帶領下接觸的,那時媽媽對我說:"你學編程要做爲一個工具,可千萬別作爲你的專業,程序員很苦的"。因而在父母的引導下,每週六下午我都會到福州三中,跟着十九中的王老師學習簡單的程序設計。當時我還很小,也沒有什麼概念,每週的時間基本有至少一半都花在玩遊戲上,但不管如何,也算學到一些東西,可以編寫最簡單的C++程序。

<br />

後來初中考入了福州最好的時代中學,參加了這裏的信息學培訓班,就沒有再去離家很遠的三中上課了。因爲初中這裏還比較落後,因此轉學了pascal。初一那年,我憑藉着模擬經過的T1拿到了普及組省二等獎,初二那年拿到了省一等獎,但初中時一心學習,基本沒有花任什麼時候間在OI上,因而初三那年我又戲劇性地掉回了省二。

<br/ >

初中時個人成績不錯,二檢的分數也十分靠前,但我並無選擇去考福州最好的福州一中,而是選擇校長直推動入了福建師大附中的創新班。至於爲何我會這麼選擇...

升初中的那個暑假,在初中的班主任的推薦下,我加入了附中的OI小組。在這裏我遇到了黃學長(@hzwer),那年學長正好畢業進入北大,因而暑假的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黃學長的帶領下學習了一些基礎知識。這是我第一次發現OI原來沒那麼簡單,原來有那麼多的算法,原來有那麼多神奇的數據結構,原來OI並不僅是模擬。黃學長能夠說是我真正走上OI之路的啓蒙人,我也十分感謝他。那時我老是被同窗和初中學弟虐,而D大爺(@ditoly)則比其餘人強得多。

學習了算法以後,我也開始偶爾在bzoj上作一些題目。NOIP2016,這是我第一次參加NOIP提升組。那時的day1T2是每天愛跑步,我用一些亂搞騙到了80分;day1T3是換教室,我怎麼都寫不出來;day2T3我看出了是狀壓dp,但爆成了5分,最終總分是365,好在省一爛大街,也蹭到一個省一。個人碼力仍是太弱了。

<br />

接着是FJOI2017,至今我還記憶猶新。一試時我是這樣的(截圖源於以前的博客)

。二試時我確實是菜的真實,既不會裸的可持久化平衡樹,也不會亂搞,也不會dp,最後分數忘了,反正不到三位數。第一次參加省選,就這麼滾粗了,仍是以一個徹底不能接受的分數。而D大爺則兩試都很穩,最終rk3進了A隊。

我還很清楚的記得,我下定決心認真搞OI是在2017年2月一試結束的時候,看着D大爺考到了200+的分數,而本身卻菜的真實,久久不能釋懷。那時我以爲本身必定行,只要認真努力過了,總有一天會成爲強者的。就算沒成功,大不了就是拼搏一年上個福大。接下來一段日子是我最拼的一段。我和我媽說:"競賽和文化課不能兩頭一塊兒抓,要作就專注地選一個,否則會兩頭空"。三番兩次終於說服了我媽,申請了停課,開了一個博客,天天都在bzoj上刷題,堅定不玩任何遊戲,並把一部分題的題解和代碼在博客裏貼出來。同時個人水平也進步得飛快。

回想那段日子,至今還感慨萬分。後來才知道,剛開始停課那段時間我媽連覺都睡很差。晚上翻來覆去,擔憂個人前途。原本文化課是年段前幾名,忽然停課不學了,萬一沒拿到獎,豈不是......

<br />

2017年忘了5仍是6月,參加了ctsc2017;而apio則由於noip的分數過低沒有資格。最後,很真實地銅牌滾粗了。noi2017我參加了同步賽,勉勉強強達到了銀牌分數線,而D大爺則直接進入了集訓隊,使人仰望。

我知道本身的實力仍是遠遠不夠,特別是在作難題的時候,經常毫無頭緒。2017年的暑假,我卯足了一股勁,天天堅持刷題,最終在暑假結束以前,把本身的刷題量提升到了550+。這時個人水平相距以前有了特別大的跨越,特別是碼力方面,已經能夠熟練地寫出不少題目了。

<br />

高二開學以後,我繼續申請了停課。這時我放棄了bzoj這個並不那麼使人滿意的oj,選擇到codeforces上刷一些題目。要作就作div1,因而我開始一場接着一場地刷div1,爭取把每場的全部題都作完。不少題我不會作我就到走廊上來回踱步,認真思考,實在不會就去研究題解。這樣漸漸的,我刷完了好幾頁的全部div1。

這時noip2017到了。高二這年是我惟一的機會了,我絕對不能考掛此次比賽。好在以前的訓練收到了效果,每一道題我都看出瞭解法,雖然仍是出現了一些小小的失誤,但最終仍是拿到了550分,排在全省前幾名,總算揚眉吐氣了一會。

<br />

2018年二月,THUWC2018&WC2018。THUWC上發揮地不錯,最終順利地拿到了清華的無條件本一。WC由於題出鍋了而浪費了太多時間,最終銀牌收場,而D大爺則順利進入了前15。緊接着的FJOI2018一試也考的還行,意外地暫時排到了第一。

THUWC爲我掃去了後顧之憂,因而下半個學期我繼續申請了停課。因爲集訓隊做業的關係,我接觸到了atcoder這個OJ,發現這裏有許多的思惟題,立即喜歡上了這個OJ。高二的後半年,我都在刷atcoder中度過。

2018年四月,FJOI2018二試,雖然第一名被D大爺搶走了,但仍是順利地拿到了A隊名額,能夠參加今年的NOI了。

<br />

2018年6月,CTSC2018&APIO2018。這時我已經把atcoder刷的差很少了,agc所有刷完,arc刷了幾十場,我感受我已經作好了各類準備,能夠隨時上戰場了。CTSC雖然發揮地通常不過仍是拿到了金牌,APIO上發揮地比較好,最終拿到了國際金牌。THUPC和D大爺還有小C一塊兒組隊參加,意外地混到了一枚銅牌(雖然獎金到如今尚未拿到),我感受我已經走到了職業生涯的巔峯,即將迎來決戰。

2018年7月,NOI2018。使人遺憾,雖然以爲本身有實力,但卻沒能成功,最終銀牌退役。

<br />

雖然很想把回憶錄寫得高大上,但理想總比現實高上很多,到頭來還不是用鍵盤寫出一篇流水帳,這個回憶錄到這裏也就結束了。寫這個回憶錄的時候是noi結束次日的凌晨1點,回憶往昔,雙眸也是淺淺溼潤。淚水裏,有noi失敗的不甘、後悔,也有對本身曾經的感慨。不知你可否明白我此時此刻的心情,或許也只有oier能明白oier吧。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