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爲【言幣有中】第四期,內容爲幣圈投資心得。網絡
現在以「雙微一抖」爲表明的娛樂APP,已然成爲當代人居家旅行生活必備品。框架
這些平臺上短小碎片化的內容、更新快速的娛樂性信息,以及人們無時不在轉移的注意力,無一不昭示着「狂歡化」、「娛樂化」、「快節奏」等圖像認知時代的信息傾向。區塊鏈
赫胥黎在《美麗新世界》中曾表達出如此隱憂,「咱們將毀於咱們熱愛的東西」。他擔憂的是人們將在如此汪洋信息之中變得日益自私和被動,真理將被淹沒在無聊又繁瑣的世事之中,而咱們的文化成爲充滿感官刺激、慾望追逐以及無規則的庸俗文化。spa
不禁讓人想起美國前國務卿布熱津斯基(如下簡稱「布老」)提出的「奶頭樂」一詞。設計
何謂「奶頭樂」?blog
1995年,美國舊金山舉辦過一個集合全球500名政治精英的會議,會議旨在對全球化的世界進行分析與規劃。遊戲
與會者們一致認爲:全球化帶來的快速而激烈的競爭將會使全球80%的人口邊緣化,而這80%的庸碌大衆與20%搭上全球化快車的精英之間的衝突,將成爲從此全球的主要問題。事件
如何讓20%的精英高枕無憂,讓80%的所謂「loser」們安分守己呢?get
布老認爲,誰也沒有能力改變將來的「二八現象」,削弱「邊緣人」的精力與不滿情緒的辦法只有一個,他提出一個全新的詞「tittytainment」——「奶頭樂」,即在80%人的嘴中塞一個「奶嘴」。it
吶,給你個奶嘴。
「奶嘴」的形式能夠有兩種:一種是發泄式娛樂,好比開放色情行業、鼓勵暴力網絡遊戲、鼓動口水戰;一種是知足式娛樂,好比拍攝大量的肥皂劇和偶像劇,大量報道明星醜聞,播放不少真人秀,商品優惠活動、大衆化視聽娛樂等大衆娛樂節目。
這種「馭民之道」聽上去有點危言聳聽,但當咱們不考慮「奶頭樂」是否有其「幕後操縱者」,單純地站在信息化時代受衆的視角上看這個詞。聽上去有些魔性的「奶頭樂」,能夠說是很是貼合現在的社會現實。
當以矛盾衝突來煽動情緒的文章充斥互聯網,當海量信息不斷地轟炸人們的視網膜,當人們帶着焦慮以及浮躁遷移於不一樣的平臺。
再看看你身邊,公共場所開着抖音、快手外放揚聲嘻嘻大笑的人們——是否是像一個個含着「奶嘴」的「巨嬰」?
你是否會以爲彷佛有那麼點道理?甚至開始對號入座?
幣圈投資與「奶頭樂」
區塊鏈行業浮躁喧囂,各色信息也充斥於各個平臺,所以甄別優質信息必然成爲投資者的基本素養。
可是部分投資人缺少相應的投資經驗,聽取各路「大神」的喊單推薦、在各個社羣打聽着似真似假的內部信息,被這些信息弄得心潮澎湃,直接「梭哈!」,卻不多主動去涉獵投資知識來創建本身的認知框架。
他們帶着對財富的渴望涌入區塊鏈行業,又不可避免地陷入信息從衆的處境,但願以最小的信息成原本實現本身的暴富夢,最終陷入「老是血虧」的高發事件中。
誠然,有些意見領袖一直勤勤懇懇地爲你們提供高質量的內容,值得好好吸取甚至是用小本本記下來;可是一部分大V提供的經驗之道,或許還得再三考量。
吸取大量低質的碎片化信息,看似填補了投資方法論的空白,但極大地佔用了本身獨立思考的時間與精力,思考力隨之慢慢被侵蝕。
更可怕的是走入「繭房」——日益傾向於接收簡單粗暴、淺層易懂的理論和邏輯,難以沉下心來研究K線走勢,作交易日記總結投資經驗,最後結合行情調整本身的投資策略。
表現就是,尚未get投資交易的核心邏輯,上來就問「買哪一個?」「何時買?」「多仍是空?」,或是頻繁情緒化地「追漲殺跌」,難以在行情大漲大跌之時合理調整倉位以及心態。
如何擺脫「毒奶嘴」?
投資是一場修行,財商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低質量的、武斷的信息沒法真正提升投資能力,那些多餘的荷爾蒙應該用在深層、高密度的閱讀之上。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當你看一本書感到費勁的時候,證實你在進步和提升。」看上去有點冷幽默,可是理倒是這麼個道理。
想想有多久沒有用「看上去費腦」的內容給本身充電,一直花費大量時間在簡單粗暴的內容上。咬着「毒奶嘴」,注意力被剝奪,最後投資也難逃「七虧二平一盈利」的魔咒。
So,學會擺脫過於氾濫淺層的信息,或是更高一級,從大量信息之中提煉出於己有用的信息。記錄本身的交易日記,用更爲可靠的方法論來研究投資數據,捋清某種投資行爲的邏輯。
投資這件事兒,得有理有據,謹慎實踐,才能不亂方寸、讓獲利成爲大機率事件。
好了,本期【言幣有中】就到這裏。
咱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