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開放系統互聯七層模型:
面向用戶的:應用層 http ssh telnet
表示層 數據的解碼和編碼 數據的加密和解密 數據的壓縮和解壓縮
會話層 創建 維護 管理應用程序之間的會話
面向數據傳輸的:傳輸層 創建端到端的連接 保證報文在端到端之間的傳輸
網絡層 把數據從源傳送到對端 功能:爲網絡設備提供邏輯地址
廣播控制
組播控制
決定最優路徑
流量管理
提供邏輯地址
鏈接廣域網(WAN)
數據鏈路層 在不可靠的物理鏈路上把幀從一跳移動到另外一跳
分爲兩層:邏輯鏈路控制(LogicLinkControl)提供一個字段用來表示上層使用的是IPV4仍是V6(Type字段)
介質訪問控制(MediaAccessControl)物理地址尋址
物理層 負責把逐個的比特從一跳移動到另外一跳
MAC地址48位:前24位爲廠商標識符 後24位由廠家本身分配
特色:OSI模型每層都有本身的功能集
層與層之間相互獨立又相互依靠
上層依賴下層,下層爲上層提供服務
信號傳輸的三種模式:
單工:只能向一個方向傳輸
半雙工:兩端不能同時發送數據
全雙工:兩端能夠同時發送數據
1024如下的端口號已經都被分配給各個應用程序了,源端給目的端發送數據的時候源主機會隨機開啓一個1024以上的端口號去鏈接目的主機
數據傳輸的三種方式:單播(Unicast)1對1
組播(Mutticast)1對多 加入組成地址才能接收到組播信息
廣播(broadcast)1對全部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