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爲一名自信的 QA,對於測試經過的項目,若是有人反饋有問題,腦海中的第一反應必定就是:不可能!必定是操做有問題。入職以來經手大大小小的項目也有 40 多個,一直沒出過問題,也讓我在年度的總結上自信地寫到:全部項目按時按質發版,未出現線上問題。npm
可是,這種自信讓我掉以輕心,使得微信小程序 SDK 的第一個線上問題也隨之而來了。小程序
對於線上問題,可能不少人都覺得把問題解決了就完事了,並不重視對問題的覆盤。事實上,覆盤的做用可能遠大於解決問題自己。微信小程序
在神策的企業文化中重要的一項就是覆盤,每個問題對於咱們來講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經過對於問題的覆盤,總結經驗教訓,可以更好地促進咱們成長。微信
下面咱們來看下對於這個問題是如何進行復盤的。併發
神策微信小程序 SDK 的目標是實現對於主流小程序開發框架的全埋點功能。可是,在測試過程當中發現因爲 Taro3.0 框架從新定義了標籤點擊行爲的邏輯,使得一次點擊行爲會觸發 SDK 的兩次點擊事件 $MPClick,形成了埋點數據重複。app
所以,此次發佈的 v1.14.3 版本旨在解決 Taro3.0 框架下點擊事件重複觸發的問題,實現神策微信小程序 SDK 真正意義上的無框架障礙全埋點採集。框架
整個問題的生命週期從 2020 年 12 月 17 日 19 : 05 發版,到 2020 年 12 月 19 日 15 : 00 全部客戶通知完成,總共歷時 44 個小時。能夠分爲如圖 4-1 中的 6 個階段:函數
圖 4-1 線上問題生命週期測試
此次問題是我經歷的第一個線上問題,此次經歷不只讓我完整了解到線上問題的處理流程,更讓我充分地感覺到各個環節上團隊人員的密切配合。從問題開始到問題解決,小程序團隊全員時刻處於待命狀態,每一個環節都爭分奪秒,確保了這次問題的快速修復,沒有形成較大的影響。this
回顧線上問題的整個過程以後,咱們須要分析產生這個問題的具體緣由。
在進行具體的緣由分析以前,咱們先來看下神策微信小程序 SDK 自動採集點擊事件的原理。
一、在重寫 Page 函數時,先經過 _.getMethods 獲取除 Page 鉤子之外的自定義事件處理函數集合 methods:
`Page =` `function` `(option) {` `//` `先判斷 mpClick 是否配置自動採集,若配置爲真則獲取自定義方法並代理重寫` `var methods = sa.para.autoTrack && sa.para.autoTrack.mpClick && _.getMethods(option);` `if``(!!methods) {` `for``(var i = 0, len = methods.length; i < len; i++) {` `//` `對 methods 集合的每個自定義事件處理函數進行重寫` `click_proxy(option, methods[i]);` `}` `}` `}` `//` `_.getMethods 方法,獲取用戶自定義的全部事件` `_.getMethods =` `function``(option) {` `var methods = [];` `for` `(var m` `in` `option) {` `if` `(typeof(option[m])===``'function'` `&& !mpHook[m]) {` `methods.push(m);` `}` `}` `return` `methods;` `}`
二、對 methods 集合的每個自定義事件處理函數進行重寫,獲取事件觸發時的 type 類型,type 爲 tap、longpress 或者 longtap 則觸發 $MPClick 事件,將 wxml 文件標籤中 dataset 定義的屬性做爲事件屬性:
`//` `點擊事件代理處理函數` `function` `click_proxy(option, method) {` `var oldFunc = option[method];` `option[method] =` `function``() {` `//` `在重寫 oldFunc 以前就已經判斷是一個方法類型,此處是作一次重複的校驗` `var res = oldFunc.apply(this, arguments);` `var prop = {},` `type` `=` `''``;` `if``(_.isObject(arguments[0])) {` `//` `將 wxml 標籤中 dataset 定義的屬性做爲事件屬性` `var dataset = current_target.dataset || {};` `type` `= arguments[0][``'type'``];` `prop[``'$element_id'``] = current_target.``id``;` `prop[``'$element_type'``] = dataset[``'type'``];` `prop[``'$element_content'``] = dataset[``'content'``];` `prop[``'$element_name'``] = dataset[``'name'``];` `}` `if``(``type` `&& _.isClick(``type``)) {` `prop[``'$url_path'``] = _.getCurrentPath();` `sa.track(``'$MPClick'``, prop);` `}` `return` `res;` `}` `};` `//` `點擊類型判斷方法` `_.isClick =` `function``(``type``) {` `var mpTaps = {` `"tap"``: 1,` `"longpress"``: 1,` `"longtap"``: 1,` `};` `return` `!!mpTaps[``type``];` `}`
點擊事件的自動採集不只能採集到用戶的點擊行爲,還能自動採集點擊標籤的相關屬性。
只要在 wxml 文件的標籤中經過 data- 定義的屬性均可以採集到,能夠自動採集的屬性如表 4-1 所示:
表 4-1 自動採集的屬性
建議在元素中定義 id 、data-content、data-name 這三個元素之一做爲元素標識,若無這三個屬性,則在神策分析平臺沒法進行標識。
接下來,咱們來看一個自動採集點擊事件的例子。
一、配置以下的 button 標籤:
`<button bindtap=``"test"` `data-name=``"button"` `id``=``"button"` `data-content=``'button'` `data-``type``=``"button"``>測試<``/button``>`
二、點擊 button 後觸發的事件內容以下所示:
`{` `"distinct_id"``:``"1610349175397-726909-0e567a51188708-20891891"` `"lib"``:{` `"$lib"``:``"MiniProgram"` `"$lib_method"``:``"code"` `"$lib_version"``:``"1.14.4"` `}` `"properties"``:{` `"$lib"``:``"MiniProgram"` `"$lib_version"``:``"1.14.4"` `"$network_type"``:``"wifi"` `"$manufacturer"``:``"devtools"` `"$model"``:``"iPhone 6/7/8 Plus"` `"$screen_width"``:414` `"$screen_height"``:736` `"$os"``:``"devtools"` `"$os_version"``:``"10.0.1"` `"$timezone_offset"``:-480` `"$app_id"``:``"wx82a49f7cb5547449"` `"$url_path"``:``"pages/index/index"` `"$element_id"``:``"button"` `"$element_type"``:``"button"` `"$element_content"``:``"button"` `"$element_name"``:``"button"` `"$is_first_day"``:``false` `"$ip"``:``"117.71.111.48"` `"$browser"``:``"WeChat"` `"$browser_version"``:``"7.0.4"` `"$is_login_id"``:``false` `"$city"``:``"合肥"` `"$province"``:``"安徽"` `"$country"``:``"中國"` `}` `"anonymous_id"``:``"1610349175397-726909-0e567a51188708-20891891"` `"type"``:``"track"` `"event"``:``"$MPClick"` `"time"``:1615194119222` `"is_login_id"``:``false` `"map_id"``:``"1610349175397-726909-0e567a51188708-20891891"` `"user_id"``:-8183290914376425000` `"recv_time"``:1615194119222` `"project"``:``"gongcheng"` `}`
瞭解了微信小程序 SDK 是如何實現自動採集點擊事件的原理,這次問題的緣由就比較容易分析了,下面咱們看下致使這次問題的具體緣由是什麼。
一、首先咱們須要瞭解下小程序的頁面邏輯,每一個頁面都有一個單獨的 JS 文件爲頁面組件添加執行邏輯,全部方法都寫在 Page( { } ) 中,主要包含三個部分:頁面的初始數據,小程序自己帶有的生命週期函數和自定義的函數方法。例以下面示例中定義的兩個方法 testA 和 testB:
`Page({` `/**` `* 頁面的初始數據` `*/` `data: {` `},` `/**` `* 生命週期函數--監聽頁面加載` `*/` `onLoad:` `function` `(options) {` `},` `/**` `* 自定義方法 testA` `*/` `testA:` `function` `() {` `console.log(``'執行方法 B'``,this.B())` `},` `/**` `* 自定義方法 testB` `*/` `testB:` `function` `() {` `return` `'執行方法 B'` `}` `})`
二、根據上一節提到的點擊事件自動採集原理,咱們對客戶小程序的全部自定義方法進行了重寫代理,判斷 type 類型爲點擊時觸發 $MPClick 事件,但前提必定是不能影響客戶自定義方法的執行;
三、小程序 SDK v1.14.3 版本在更新現有邏輯時,修改了代理方法的返回值,由返回客戶方法的執行結果改爲了直接返回 false,如圖 4-2 所示:
圖 4-2 小程序 SDK v1.14.3 版本代碼 diff 圖
四、這就使得上面代碼中 Page 自定義的方法 testB(),本來客戶業務邏輯是 「return '執行方法 B'」,可是通過咱們 SDK 的方法重寫,變成了 「return false」。
五、testA() 原本應該打印出 testB() 中定義的返回值,不過因爲 SDK 代理使得 testB() 返回 false,致使 testA() 的執行結果不符合預期,如圖 4-3 所示:
圖 4-3 testA() 的錯誤執行結果
正確的業務邏輯執行結果應該如圖 4-4 所示:
圖 4-4 testA() 的正確執行結果
知道了問題的緣由以後,解決問題就比較容易了。只須要在代理客戶方法時修改返回值爲客戶原來方法的返回值,如圖 4-5 所示:
雖然這次線上問題的緣由比較簡單,可是通過深入的檢討以後,我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教訓:
經過這次線上問題暴露了本身做爲一名 QA 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通過這次線上問題的覆盤,有以下行動做爲改進的方向:
本文經過對於一次線上問題的覆盤,介紹了覆盤的總體流程,但願經過本文能給你們提供一些覆盤相關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