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個人公衆號睿Talk
,獲取我最新的文章:前端
年前公司組織了一次項目管理培訓,激活了幾年前考 PMP 的一些回憶。結合這兩年來項目管理的實戰經驗,又有不少新的體會,這就是所謂的溫故知新吧。學習過程當中的一些想法總結成這篇文章,等有了新的感悟再繼續擴展。segmentfault
培訓開始前來了個熱身思考題,題目以下:工具
有拖地、擦窗和切菜 3 個任務,每一個任務須要一我的 30 分鐘的工做量。每一個任務只有惟一的工具(拖把、抹布、刀),2 我的完成這 3 個任務最短鬚要多少時間。
這個題目的關鍵是要把任務進行合理的拆分,讓 2 我的都有事作,不能有一人閒下來。解題思路比較簡單,每一個 30 分鐘的任務都拆成 2 個 15 分鐘的子任務,而後將任務分紅 3 組,每組 15 分鐘 2 個並行進行的任務。因此最短期是 45 分鐘。學習
這個題目的場景在真實項目中也常常遇到,抽象來講就是在肯定的項目範圍和人員的狀況下,如何更快的完成項目。以年前的一個項目爲例,投入了 3 個前端小夥伴進行開發,估時的時候發現項目的最長路徑在前端,並且其中一我的的工做量明顯比其餘 2 人多出一截。也就是說到項目後期,就一我的在忙,其餘人都閒着了。解決方法跟這個題目的解題思路相似,就是將任務拆細,而後分給另外的 2 人,最終計劃的完成時間也隨之縮短了 2 天。spa
這種方法雖然能縮短計劃工期,但在執行階段可能出現其它問題,好比分出去的工道別人可能沒那麼熟悉,協做的時候須要更多的溝通。代碼質量也可能會下降,出現更多的 bug。這些風險都要提早識別出來,而後制定相應的應對計劃。設計
課程開始的時候提出了一個引子:西遊記 4 師徒的目標是什麼?不少人都不假思索的說是到西天拜佛求經。唐僧本身在化緣和借宿的時候不也是這麼說的嗎?但這是真正的目標嗎?顯然不是。這個項目的真正目標應該是普度衆生,拜佛求經只是一種方式,或者說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再細想一下,其實師徒 4 人每一個人的目標都是不同的,孫悟空只想從五指山下出來,八戒就是個貪圖美色沒有目標的吃貨,而沙僧只想混點資歷好往後升官。code
目標管理對一個項目的成敗有重要的影響,若是能將項目成員的我的目標跟項目目標統一塊兒來,就能最大限度的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推進項目的順利進行。仍是以年前的項目爲例子,產品的目標是上線新功能以知足商家的需求,客戶成功的目標是提升商家的日活,而技術的目標是知足需求的基礎上完成代碼重構,方便代碼往後的維護。要達成每一個項目干係人的目標,須要前期不斷的調頻、協商,某些狀況下爲了達成項目目標須要某些人的妥協,好比工期太緊就下次再重構。把目標管理的工做作好了,在執行階段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視頻
接着咱們就分組進行主題爲婚禮的項目規劃,有多個限制條件,其中一個是丈母孃要滿意。在着手製定方案的時候,咱們組內一直在猜測丈母孃的需求是什麼,怎麼樣的婚禮是她想要的,沒有一我的提出說要跟丈母孃聊聊,聽聽她的意見。這實際上是項目管理的一個大忌。對重要的項目干係人,必定要事先作好溝通,瞭解需求,並根據項目的客觀狀況來管理他們的指望。若是指望沒管理好,最終的結果極可能是辛辛苦苦把項目完成了,自我感受不錯,但干係人卻並不滿意。生命週期
以前就作過一個項目,下了死命令必定要在某天發佈。過程當中費了好大的力氣,連續加班將近一個月,項目終於如期上線了。就在小夥伴們覺得能夠鬆一口氣的時候,收到了客戶們如潮水般的吐槽。因爲新版變化很大,而且是一個高頻的功能,客戶已有的操做習慣徹底被打破,客戶成功疲於應付各類質問,不管對內仍是對外都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如今回想起來,其實就是沒對終端用戶這羣重要干係人作好指望管理。若是在項目發佈前一週甚至是前一天,提早跟他們作好溝通,預告接下來將發生的變化和提供一些新版操做的指引,相信會有徹底不同的結果。ip
在聊項目經理技能樹的時候,主要有 3 個要求:
其中我對領導力的感悟比較深。課堂上放了《可複製的領導力》視頻,當中說到領導的核心驅動是尊敬和信任。一我的的領導力是否強大主要看可否作到如下幾方面:
佈置任務的時候,最好作到 5 個來回的溝通:
這顛覆了我對領導力的認識,我之前認爲一個領導力強的人必須能說會道,見多識廣。但這些其實只是一些表面功夫,要提升本身的領導力,更須要深刻到作事的細節當中。
在項目啓動的時候,要先跟項目成員闡述項目的目標是什麼,來源在哪裏,解決什麼問題。這部分可能花的時間很少,但對項目的順利執行是頗有益處的。描述得越具體,細節越豐富,做用就越大。最好讓你們都能切身感覺到痛點,從而激發你們改進的願望。
在咱們公司業務發展的早期,需求下來後只是着重講解功能點是什麼,並無同步爲何要作這個,背後的產品邏輯是怎樣的。結果就是你們都很被動的去完成功能,作獲得底好很差,沒有一個評判標準。隨着業務的發展和項目管理經驗的積累,這一問題獲得了改善。產品經理在需求溝通的時候會先介紹作了哪些調研,哪些客戶提出了需求,沒這個功能對他們來講有多不方便。在瞭解這些背景資料後,每每會激發你們的目標感和使命感,更積極主動的去推動項目。迭代上線後,也能夠聆聽客戶的反饋,造成一個完美的閉環。
在敏捷項目的體系裏面,看板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存在。經過在看版上面羅列需求和展現對應的狀態,可讓項目干係人很直觀的看到需求所處的階段和完成的狀況,以透明的方式達到信息同步與鞭策的做用。
天天站會的時候,能夠提早更新任務的狀態,方便你們去檢視項目的健康情況。當有需求變動或計劃調整的時候,也能夠直接反映到看版上,可謂一舉多得。
團隊的生命週期會經歷 5 個階段,它們是:
最近一年多我就完整的經歷了這 5 個階段,上面的總結都很是到位,深有體會。隨着業務的發展,原有團隊完成歷史使命,解散後又成立一個新的團隊。目前正處於團隊造成的階段,共同去完成新的挑戰。
當項目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夠用 5 Why 這個思惟工具來找到根本緣由。凡事多問幾個爲何,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好比:
經過這麼一層一層的刨根問底,對問題的認識會更深入,制定出的改進方案會更有效。
範圍、成本和時間構成項目管理的鐵三角,而項目質量跟三方都有密切關係,任何一方的變更都會對另外幾方面產生影響。好比:
以上就是此次課程的一些感悟,也是真實項目中給個人切身體會。項目管理其實就是一套方法論和工具體系,它不但能夠在工做中發揮做用,還能夠應用到平常生活之中,經過周密的計劃,對人、事、物作好管理,從而取得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