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灣網絡 黃慧攀:鏈接全球網絡賦能企業進軍國際市場 | 點評家

在2012年,VMWare以12.6億美金收購SDN初創Nicira,而Juniper則收購了僅僅成立兩天的初創公司Contrail System,隨後Cisco收購Tail-f和Insieme。網絡

當全球網絡市場爲此迷惑與震驚的時候,幾家默默無聞的初創企業正在絞盡腦汁把SDN的技術體系應用到更普遍的……廣域網領域。他們如此稀少,以致於屈指可數:Aryaka,Algoblu,Pertino,Viptela,Versa,Velocloud……架構

至2015年,以SDN數據中心內應用爲主的,咱們稱之爲傳統SDN業務,逐漸沒落之後。一些傳統網絡企業卻逐漸開始嘗試SD-WAN的產品與服務。性能

SD-WAN是構建、部署和運營企業廣域網的一種新型方式,它能夠更加經濟高效地簡化網絡部署和管理遠程分支機構鏈接。到2020年,SD-WAN相關產品的支出將增加到12.4億美圓,幾乎三分之一的企業將採用SD-WAN技術。」通俗的說,SD-WAN是應用於WAN鏈接的軟件定義網絡(SDN)技術的具體應用,它能夠實現遠距離的企業網絡鏈接,而且能夠幫助運營商將流量分發到其餘遠程位置。目前,愈來愈多的企業意識到須要從新考慮當今雲計算的網絡架構,因此SD-WAN正在迅速取代傳統的WAN。阿里雲

SD-WAN對比SDN(傳統SDN)的最大不一樣與挑戰就是廣域網。廣域網(WAN)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是個神祕的黑匣子(包括運營商和Cisco這樣的網絡專家)。這就好像人們在面對複雜的城市交通同樣,沒有人可以確切知道交通的情況並做出有效的預測(咱們所說的有效是隻能夠肯定知道你的行程不會被打擾與中斷),即便是交通管理部門(對應於網絡中的運營商)和交通訊號與監控設備系統供應商(對應於設備方案提供商Cisco)依然沒法以「上帝視角」看透這個黑盒子。而正是這一點爲SD-WAN提供了機會,壁壘與價值體現。SD-WAN的生命力源於此,目的就是從「上帝視角」解決這些問題。雲計算

傳統的廣域網一般基於分支機構堆疊的多個設備,具備不一樣連接的組合,所以,傳統WAN設置的弊端是帶寬很是昂貴。此外,傳統廣域網中的全部內容都取決因而否可以得到足夠的基礎設施支持,如無線電波傳輸、光纖技術、多協議標籤交換(MPLS)等。cdn

相反,在SD-WAN中,網絡硬件被虛擬化,經過將網絡硬件與其控制機制分開來簡化WAN的管理和操做。與傳統WAN相比,SD-WAN可以提供更高的電路靈活性和可靠性,而且成本更低、性能更高。blog

今天邀請到了又拍雲(UPYUN)CTO、商灣網絡(UPWAN)創始人黃慧攀來到 Cloudopt 點評家 進行專訪。ip

黃慧攀:商灣網絡/UPWAN 創始人、CEO,全面負責商灣網絡/UPWAN的戰略規劃、產品技術。2006 年創辦國內首家博客服務商–優博網,2010年加入又拍雲,任職CTO,負責CDN、通訊等相關技術研發工做,主導研發具備顛覆性的新一代CDN系統。ci

商灣網絡/UPWAN,以全球骨幹網專線服務未核心,致力於爲客戶提供完整的企業網絡專線服務。商灣網絡/UPWAN 團隊主要成員來自於又拍雲、華爲、諾基亞等互聯網及通訊領域的高級研發人員,擁有豐富的互聯網、通訊行業經驗。資源

商灣網絡主要是作什麼的呢?

商灣網絡的主力產品叫UPWAN,主要是服務於企業內部應用加速,爲企業多分支機構聯網、混合雲等業務場景作支撐。

這個公司跟又拍雲什麼關係,由於看產品名字好像UPWAN是吧?

這個項目是又拍雲體系裏孵化的獨立運做項目,又拍雲是咱們UPWAN(商灣網絡)的一個天使股東。

商灣網絡從成立發展到如今多久了呢?

UPWAN這個產品從2017年就已經在研發了。商灣網絡是2018年10月10號註冊成立的,成立的時間比較短,銷售和市場團隊正在組建中。

自注冊公司以後,最近幾個月時間公司經歷了哪些重要節點?接下來要往哪一個方向發展呢?

以前都在研發產品,這幾個月的重心放在市場推廣,咱們如今開始正式對外對接商業客戶。

目前的客戶主要來自北上廣深,但願接下去客戶羣體可以覆蓋全國。

目前的融資狀況和融資計劃是?

咱們在去年末拿到了近千萬的種子輪融資。預計在今年末會進行A輪融資,由於項目是to B,因此會走得慢一點。

如今不少人都在談資本寒冬,若是公司沒法進入下一輪融資將會怎麼應對呢?

目前咱們公司的現金流仍是處於比較健康的狀態,對融資的急迫程度並不大。只有當在預備大規模推向市場時會考慮融下一輪做爲啓動資金。若是咱們慢慢走的話,不須要融資它仍是可以正常運營。

能詳細介紹一下就是企業內部應用加速嗎?

企業內部應用加速的業務主要是針對中大型的集團化企業,這類企業一般在全國各地可能設有分公司。企業在信息化的過程當中會在總部部署ERP、CRM等等系統,而分公司要訪問企業內部應用時就須要經過企業本身組建的企業網。在可以擔負高昂成本的狀況下,企業組建屬於本身的企業網通常作法是採用運營商專線。若是沒法擔負高昂成本,就得用硬件設備來組建。可是公網的性能比較差,所以就須要咱們這樣的企業的技術幫他們實現企業內部應用的全國甚至全球加速。

企業內部應用加速跟運營商專線的主要區別是什麼?如何作到加速

其實咱們的網絡底層也是一個專線網絡,但咱們將它雲服務化,不須要經過拉物理專線,只要在咱們提早部署好的全國乃至全球專線網基礎上作虛擬化、租戶隔離,經過這樣的模式能夠快速交付給客戶使用。

那這個服務是怎麼解決每一個客戶之間傳遞數據的保密性和隔離性呢?由於這個是企業客戶比較關注的。

咱們採用SDN作企業網的數據隔離,SDN技術其實在公有云機房裏是一直在用的很是成熟的網絡隔離技術。

如今大家公司主打的SD-WAN這個項目目前在市面上有同類產品嗎?

有的,有十多家初創企業在作同類產品,不少公司都是從201七、2018年開始起步。

那怎麼與同類產品競爭呢?

產品競爭力主要仍是看產品可以作到什麼程度,就目前來講,咱們跟行業內其餘同行產品差別化仍是挺大的。咱們的出發點是要作一個雲網絡服務,而不是向客戶介紹什麼是專線。咱們但願幫助客戶在接入UPWAN網絡時,可以實現全國乃至全球加速,客戶只須要關心它的分支(分公司)可否接入,不用關心專線是什麼。咱們所提供的是總體的解決方案,跟通常公司的解決方案有所區別。如今有不少公司是經過賣專線服務的形式作SD-WAN。

是否能夠理解爲商灣網絡這個項目和其餘同行產品的區別在於它更偏向於作成公有云的產品,其餘同行產品像是基於專線的服務

能夠這樣理解。

如今有像阿里雲、騰訊雲這種大廠進入這個行業嗎?

這個行業比較特殊,它須要有一個比較中立的第三方的身份。由於咱們企業的雲網絡要覆蓋全國乃至全球的每個角落,包括公有云,那天然須要把各大雲廠商的資源一塊兒利用起來。這樣的狀況下若是你不是一個第三方,是阿里雲的話,那就不可能與其它雲廠商融合,不太現實。因此這個領域通常都是獨立的第三方在作。咱們做爲一個企業,使用場景確定覆蓋了多個雲。

能分享一下您以前的經歷嗎?

我從2006年進入互聯網行業,當時創業作一個博客平臺,提供雲服務,固然在2006年的時候沒有這個說法,而是作博客的服務商這樣的產品,在當時這一項服務就已是作成收費的會員制。2009年我到杭州也在作相似的產品,2010年加入又拍雲從零開始組建產品,搭建技術。我這些年所作的都是提供收費的公有云服務模式。

那您在這些年的工做經歷以及公司創業過程當中,遇到印象最深入的事情是什麼事呢?

創業這麼多年,經歷了行業的大起大落,可是可以保持心態平穩吧。尤爲作to B業務,你的心態必定要平穩,不能隨着融資與否而被打亂節奏。好比在融資行情好的時候拿到了融資就飄飄然,而在資本寒冬,公司缺少資金的時候又愁眉苦臉,這些都無濟於事。因此我認爲保持一個平穩的心態專一研發產品,提供服務,總會發現一個好的出路。

當時爲何會有這個想法要去作這個方向呢?

主要是技術的發展在這個時刻恰好符合大環境下企業的需求。其實SDN這個技術早在200八、2009年就已經問世了,後來的公有云底層網絡都是基於SDN,軟件定義網絡來作這樣一個基礎設施。

到201五、2016年的時候,你們發現SDN不侷限於在一個數據中內心使用,它還能夠放到更高層面,好比應用於廣域網上。那個時候國外就有這樣的初創企業在作SD-WAN新興產品.國內實際上是從201七、2018年才正式開始作,時間相對晚了一點,不過國內企業需求也沒有這麼快起來。企業對於一個新技術的承認以及使用效果都須要一個創建信心的過程,因此如今國內企業部署SD-WAN網絡是剛恰好。

能夠理解爲公有云的慢慢成熟也在慢慢推進SD-WAN技術的發展嗎?

能夠這樣理解,而且咱們也依賴於公有云的成熟,在大量客戶已經接受公有云的前提下,他們對分支網絡互聯的需求才會被挖掘。

如今你們都在談5G時代的到來。你以爲5G時代的SD-WAN技術會有什麼大的變化嗎?

其實5G跟SD-WAN這個產品所服務的場景徹底不同。5G是作網絡接入,設備的接入主要在這一端。但咱們的SD-WAN產品它服務的是端到端、端到多個端之間的網絡互通和網絡加速。5G其實就是一種接入方式,目前咱們的SD-WAN產品裏面是有4G接入,若是後面5G成熟,獲得普遍使用,那麼5G的接入也能被接入到這個SD-WAN的網絡裏,它們二者是互補而不是競爭的關係。

您以爲在這個領域內國外和國內的差別大嗎?

目前在行業內每一家作的產品差別都有點大,由於它尚未造成一個標準。好比說像CDN已經作了有快十幾年,到這幾年才造成了一個行業標準。SD-WAN這一個產品纔剛出來兩年,尚未統一的標準。

您以爲這個市場規模有多大?

咱們國內的中小型企業大概有30多萬家,每一家企業對於這一塊都有網絡需求,市場規模是由這幾十萬家企業的使用量來決定的。

也就是說基本上大中小型的企業都是或多或少有這樣的需求,對吧?

是的,由於每一個企業的信息化都會應用到ERP、CRM等這些系統,而需求在於企業要把這些系統效率提升到什麼程度。

您預計接下來一年的業務規模會呈現怎麼樣的增加呢?

目前行業內的業務規模都是千萬級別,咱們剛起步,爭取今年內可以作到千萬規模的營業額吧。

那您能夠用一些簡單的話來解釋一下,若是一個普通的中小型企業可能在沒有用以前和用了以後會有什麼大的改變嗎?

有客戶在公司總部部署一套財務系統,和其餘分支之間採用傳統的隧道技術實現網絡互聯,因此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公網的網絡質量特別差而致使常常連不上或者網速很慢且卡頓,這就致使他們辦理業務的效率很低。若是企業使用一個穩定的網絡,他們員工的工做效率將會獲得大大的提高,而不至於開個票都要等一兩分鐘。這對企業來講,最大的益處就是信息化效率獲得提高。咱們向客戶介紹咱們產品的時候,都會從這個方面跟客戶解釋,咱們產品價值的體現就是提高企業的信息化。

那您以爲UPWAN主打的SD-WAN在將來的發展方向會有哪些?

在SD-WAN以前,企業使用網絡都還相對傳統,而且雲也是這幾年才普遍應用。根據用戶跟雲之間的鏈接以及應用發展狀況來看,目前尚在起步階段。而UPWAN這樣的產品可以幫助企業更快速的把應用提上一個臺階。咱們在年初就已經要作混合雲,須要用兩家三家甚至更多時,它須要一個靈活的企業網絡把它們的應用部署在多個雲上。另一個大趨勢是給企業提供的不侷限於全國的網絡,而是全球的網絡。由於咱們服務的客戶,他們的業務和分支機構甚至開到了越南、菲律賓、印度等等,因此他們對全球網絡的需求是很是迫切的。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