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臺

中臺不是憑空而來,亦不是平臺化架構換個名字。中臺化架構是平臺化架構的天然演進。必定規模的互聯網IT公司均可能有一個叫共享平臺或者平臺技術這樣的部門,就是把業務基礎設施和技術基礎設施下沉,而後由對應的研發和產品部門去負責。但長此以往,共享平臺就成了資源中心,前端業務找你就是要人幹活,平臺作的也是接客幹活。各平臺接客模式協同負責度高,週期長。一個商業系統不單單是組織幾個component,而是須要解決方案。中臺提供的能力能夠是service、能夠是由service組合的組合能力、亦能夠是解決方案(solution)的直接輸出。前端

平臺化目標是高內聚、低耦合;職責邊界清晰;易於集成等。那麼中臺化架構進一步可總結爲:高內聚、低耦合;數據完整性原則;業務可運營原則。固然,從架構方法來說,宜採用漸進式架構的演進原則。若是一箇中臺把若干平臺聚攏起來,對業務支持的SLA沒有變化、也沒有在業務運營上有所改變,必定是失敗的。架構

以上圖爲例,業務在發展過程當中,會有若干業務系統。平臺化的架構是按項目模式,把公共平臺和業務系統的架構師,開發,測試,產品搞在一塊兒協同、排期、研發、上線。中臺化架構能夠在進一步把平臺能力按能力、服務、實體進行管理。把平臺劃分爲系統運行、業務運營2部分。分佈式

阿里巴巴電商中臺的負責人玄難提到:咱們講整個淘寶最先是一個系統搞定,後來不行,必須分拆,用分佈式架構,後來每一個系統又很複雜了。阿里的生態太大了以後,其實每一個人進來已經不知道阿里有什麼了,因此必須經過中臺把咱們有什麼能力要呈現出來,讓業務方根據本身的須要去選擇去使用。同時,咱們在架構上能讓業務方在這些能力上能夠本身去定製,組裝成本身的業務。當前的問題經過中臺的思路去解決,慢慢這個矛盾就會變低,但必然會產生新的矛盾,就須要用新的思想去解決。微服務

電商業務中臺,有四件事情確定要去作:測試

  1. 保證阿里的業務跑得更快,更穩定。好比保障雙十一穩定,同時不斷提高前臺業務的開發效率。3d

  2. 產生創新。有三種形式,一種是咱們看到了某個業務模式比較好,咱們會把它變成一種基礎能力,提供給更多業務方用;第二種是打通業務之間的鏈接,例如把阿里生態中A業務和B業務鏈接,提供給客戶新的價值;第三種是經過本身的思考造成新的產品能力,就像前面提到的「地動儀」。component

  3. 根據集團的須要進行新業務孵化。孵化到必定階段,以爲能夠獨立發展的,咱們分拆出去,就像咱們如今重點投入的海外市場。blog

  4. 人才的培養。在中臺,咱們能看到集團全部的業務,同時也支撐全部的前臺業務,相對來講系統性思考,全局性思考會更好一些。因此,咱們也會根據須要給前臺業務培養和輸出人才。資源

 

中臺不僅一種解法,實現中臺有不一樣的方法和實施路徑,但能夠總結出相似的目標和價值。開發

  • 賦予業務快速創新和試錯能力

  • 打造數字化運營能力

  • 改變組織陣型帶來組織效能提高

     

平臺化相比於煙囪型架構基於提高效能,消除重複,職責聚焦的視角而來;而中臺化是平臺化的天然演進,以進一步經過改變組織陣型提高效能、數據化運營、更好支持業務發展和創新。任何應用架構、組織架構都沒有終點,只有「合適」。

中臺是思想,微服務是一種實現方式。你以爲中颱架構和微服務是什麼關係呢?歡迎留言!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