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科技走向

 現在科技產品已經變得無處不在,新一代人從學會走路開始起就與科技產品打交道,他們會如何使用這些科技產品?產品中哪些部分不符合他們的指望?從業 15 年的科技記者 Janko Roettgers 在他 4 歲的女兒身上學到 5 件事網絡

觸摸屏改變了咱們看待世界的方法

對比在命令行界面中成長起來的 Roettgers ,他的女兒天生接受了觸摸屏的方式。在帶着女兒到小型商場時,小女孩在發光的廣告板上又按、又劃、又拖,她但願可以發生點什麼。那塊廣告板上充滿各類各樣的按鈕,和平板電腦的界面類似。ide

Roettgers 認爲這個小細節充滿啓迪的意義,移動產品的設計影響了新生代認知世界的方法。他女兒的成長環境和他當年已經有很大的不一樣,她很天然的認爲全部屏幕都是觸摸屏,反而歷來不知鼠標爲什麼物,即便是 Macbook Pro 上的觸摸板也不懂用。佈局

語音必須無所不在

Roettgers 擁有一臺 Android 手機,上面具有語音命令功能,容許用戶經過語音命令搜索聯繫人、本地商店和網絡內容。他教會女兒怎麼用它,女兒表現得很是喜歡。過了幾天,Roettgers 驚訝的發現,女兒用他的手機看 YouTube 視頻,還不不時大叫「搜索企鵝!搜索企鵝!」spa

女兒的這一行爲讓 Roettgers 認識到,語音必須無所不在,它體現了設備的本質——咱們一直與手機溝通,所以它應當明白咱們的想法,在咱們須要企鵝的時候,彈出企鵝的視頻。命令行

這讓人聯想到蘋果以前發佈的語音祕書 Siri,它讓手機變成一個自動完成咱們心中所願的設備。設計

傳統電視將會消亡

祖父母來訪,而後女兒與他們一塊兒看電視的時候,Roettgers 觀察到他的女兒表現得很是很是生氣。女兒以前一直用 YouTube 或 Netflix 來看視頻,而她的祖父母則不,經過線路看電視。這也意味着,女兒實際上沒法接受如今電視的表現方式:混雜着廣告播放、節目常常被打斷。實際上,在 Roettgers 女兒看來,TV 應當是這樣一個設備,可以讓她想看什麼的時候看什麼。視頻

而現在電視的表現方式是線性的,電視節目從早播到晚,一切都按照時間軸安排好,但這種方式只能運用在老一輩上,若不做出改變,去適應新生代的習慣,一定消亡。遊戲

遊戲要社交化

Roettgers 的女兒最喜歡一款遊戲:Bakery Story。這個遊戲可以讓她經營一家虛擬麪包店,然而真正吸引她的地方是,在這個遊戲裏,她可以訪問別人的麪包店,查看他們麪包店的佈局,以及提供的甜點。這個行爲和人們在 Facebook 上瀏覽別人的主頁同樣。對於女兒而言,這樣作能讓她得到獎分,即便這些獎分對於其餘人來講沒有多大意義。get

活化的網絡

Roettgers 還觀察到另外一個有趣的細節,女兒在 Bakery Story 一邊造訪別人麪包店的時候,一邊喊「打電話給他,打電話給他」。若是深刻去思考這個細節,就會把實時社交體驗等同打電話,是有道理的。產品

人們打電話不只僅是爲了聊天,仍是爲了分享一次經歷、體驗,而這正是 Turntable.fm 以及 Google 的 Hangout 流行的緣由,它們的目的不是讓人連在一塊兒,而是爲了在網絡中與人進行實時的分享。

結語

隨着年齡的增加,知識經驗的積累,人就會變得成熟,然而這種成長也讓人產生思惟定勢,有時候反而讓人沒法發現真相。Roettgers 觀察本身女兒的行爲,發現了有趣的細節,這些細節也許預示了將來 IT 業界發展的方向。

 

 

301不鏽鋼帶  http://www.hellokaidi.com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