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文章咱們介紹了一下 koa 路由,get 傳值,動態路由,本節咱們看一下 koa 中間件 以及 koa 中間件的洋蔥圖執行流程。html
1、什麼是 Koa 的中間件前端
通俗的講:中間件就是匹配路由以前或者匹配路由完成作的一系列的操做,咱們就能夠把它叫作中間件。node
在express中間件(Middleware)是一個函數,它能夠訪問請求對象(request object (req)), 響應對象(response object (res)), 和 web 應用中處理請求-響應循環流程中的中間件,通常被命名爲 next 的變量。在 Koa 中中間件和 express 有點相似。web
中間件的功能包括:數據庫
執行任何代碼。express
修改請求和響應對象。後端
終結請求-響應循環。app
調用堆棧中的下一個中間件。koa
若是個人 get、post 回調函數中,沒有 next 參數,那麼就匹配上第一個路由,就不會往下匹 配了。若是想往下匹配的話,那麼須要寫 next()async
2、Koa 應用可以使用以下幾種中間件:
應用級中間件
路由級中間件
錯誤處理中間件
第三方中間件
咱們先來看一下應用級中間件,咱們仍是按照以前的項目將 app.js 改成以下:
//引入 koa模塊 var Koa = require('koa'); var Router = require('koa-router'); //實例化 var app = new Koa(); var router = new Router(); //匹配任何路由,若是不寫next,這個路由被匹配到了就不會繼續向下匹配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ole.log("我是一箇中間件"); // 當前路由匹配完成之後繼續向下匹配 await next(); }); //配置路由 router.get('/', async (ctx) => { ctx.body = "首頁"; }); router.get('/news', async (ctx) => { ctx.body = "新聞列頁面"; }); //啓動路由 app.use(router.routes()); app.use(router.allowedMethods()); app.listen(3000);
咱們在匹配路由以前寫了一個 app.use(async ()=>{}) 的中間件,該中間件若是不像 router.get 那樣寫一個參數 "/" 或 "/news",那麼它將匹配任何一個路由,且最早匹配,若是咱們在其中寫 next() 的話,則會終止在此,再也不向下陪陪路由,運行結果以下:
咱們在編輯器的控制檯看一下輸出日誌:
接下來咱們看一下路由中間件:
//引入 koa模塊 var Koa = require('koa'); var Router = require('koa-router'); //實例化 var app = new Koa(); var router = new Router(); //配置路由 router.get('/', async (ctx, next) => { console.log("控制檯打印"); // 當前路由匹配完成之後繼續向下匹配 await next(); }); router.get('/', async (ctx) => { ctx.body = "首頁"; }); router.get('/news', async (ctx) => { ctx.body = "新聞列頁面"; }); //啓動路由 app.use(router.routes()); app.use(router.allowedMethods()); app.listen(3000);
在上面的代碼中咱們定義了兩個 router.get('/', ) 的路由,第一個咱們在控制檯輸出一句話,第二個咱們想頁面輸出內容。若是在第一個裏面咱們不寫 next() 方法的話,則不會進入第二個裏面,結果以下:
控制檯打印結果
接下來咱們看一下錯誤處理中間件:
//引入 koa模塊 var Koa = require('koa'); var Router = require('koa-router'); //實例化 var app = new Koa(); var router = new Router(); //匹配任何路由,若是不寫next,這個路由被匹配到了就不會繼續向下匹配 app.use(async (ctx,next)=>{ await next(); //若是頁面找不到 if(ctx.status==404){ ctx.status = 404; ctx.body="404 頁面" } }); //配置路由 router.get('/', async (ctx) => { ctx.body = "首頁"; }); router.get('/news', async (ctx) => { ctx.body = "新聞列頁面"; }); //啓動路由 app.use(router.routes()); app.use(router.allowedMethods()); app.listen(3000);
咱們還按以前的應用中間件那樣寫,而後在裏面作了一個 if 語句判斷,當頁面響應時,會給後端返回一個 status 碼,這個就不在單獨說了,若是這個 status 報 404,咱們知道表示該頁面不存在,那麼咱們就能夠攔截 next() 方法,輸出給前端一個 404 頁面,結果以下:
咱們匹配了一個 "/news" 路由,能夠正常顯示內容,若是咱們不當心少寫一個 "s",寫成了 "new",結果以下:
在上面的代碼中咱們是將 if 判斷語句放在了 next() 方法以後,那能不能放在 next() 以前呢?這個問題咱們在下面的 koa 中間件流程控制中再詳細說明。
第三方中間件在以後的文章中咱們用到了第三方模塊時再說。
接下來我麼看一下 koa 中的中間件流程控制。
koa被認爲是第二代node web framework,它最大的特色就是獨特的中間件流程控制,是一個典型的洋蔥模型。
上面的兩張圖能夠很直觀的說明 koa 中的中間件流程控制。咱們接下來用代碼演示一下:
//引入 koa模塊 var Koa = require('koa'); var Router = require('koa-router'); //實例化 var app = new Koa(); var router = new Router();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ole.log('一、這是第一個中間件01'); await next(); console.log('五、匹配路由完成之後又會返回來執行中間件'); }); app.use(async (ctx, next) => { console.log('二、這是第二個中間件02'); await next(); console.log('四、匹配路由完成之後又會返回來執行中間件'); }); router.get('/', async (ctx) => { console.log('三、匹配到了news這個路由'); ctx.body = "首頁"; }); //啓動路由 app.use(router.routes()); app.use(router.allowedMethods()); app.listen(3000);
咱們在上面的代碼引用了兩個應用級的中間件,分別在 next() 先後輸出日誌,當咱們訪問 localhost:3000/ 時,咱們看一下控制檯的輸出結果:
從輸出打印結果順序咱們能夠看出中間件會先逐級處理 request 請求,而後再返回來逐級處理 response 請求,這就是咱們爲何要將 錯誤處理中間件 中的 if 判斷語句放在 next() 方法以後,這樣就是在路由進入 "/news" 後返回 status = 404 的結果後再進行處理,若是放在了 next() 方法以前,則會直接判斷 if 語句,不會再向下匹配 "/news" 路由了。好比咱們的用戶登陸系統就能夠這麼用,當用戶輸入帳號密碼後出入後臺,後臺在數據庫匹配以後再進行處理,處理以後返回給前端,就是這麼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