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網絡協議的通俗理解,SOCKET,HTTP,SOAP

術語TCP/IP表明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指的是一系列協議。「IP」表明網際協議,TCP和UDP使用該協議從一個網絡傳送數據包到另外一個網絡。把IP想像成一種高速公路,它容許其它協議在上面行駛並找到到其它電腦的出口。TCP和UDP是高速公路上的「卡車」,它們攜帶的貨物就是像HTTP,文件傳輸協議FTP這樣的協議等。 
    你應該能理解,TCP和UDP是FTP,HTTP和SMTP之類使用的傳輸層協議。雖然TCP和UDP都是用來傳輸其餘協議的,它們卻有一個顯著的不一樣:TCP提供有保證的數據傳輸,而UDP不提供。這意味着TCP有一個特殊的機制來確保數據安全的不出錯的從一個端點傳到另外一個端點,而UDP不提供任何這樣的保證。
    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是利用TCP在兩臺電腦(一般是Web服務器和客戶端)之間傳輸信息的協議。客戶端使用Web瀏覽器發起HTTP請求給Web服務器,Web服務器發送被請求的信息給客戶端。
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al,簡單對象訪問協議) 技術有助於實現大量異構程序和平臺之間的互操做性,根據我有限的瞭解,SOAP是把成熟的基於HTTP的WEB技術與XML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組合在了一塊兒。好比咱們.NET中的WEB服務(WebService),就是基於SOAP。
    記住,須要IP協議來鏈接網絡;TCP是一種容許咱們安全傳輸數據的機制,使用TCP協議來傳輸數據的HTTP是Web服務器和客戶端使用的特殊協議。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定義了網絡協議的基本框架,被稱爲OSI模型。要制定通信規則,內容會不少,好比要考慮A電腦如何找到B電腦,A電腦在發送信息給B電腦時是否須要B電腦進行反饋,A電腦傳送給B電腦的數據的格式又是怎樣的?內容太多太雜,因此OSI模型將這些通信標準進行層次劃分,每一層次解決一個類別的問題,這樣就使得標準的制定沒那麼複雜。OSI模型制定的七層標準模型,分別是: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php

雖然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了這樣一個網絡協議的模型,可是實際上互聯網通信使用的網絡協議是TCP/IP網絡協議。html

TCP/IP 是一個協議族,也是按照層次劃分。共四層:應用層,傳輸層,互連網絡層,網絡接口層。 那麼TCP/IP協議和OSI模型有什麼區別呢?OSI網絡協議模型,是一個參考模型,而TCP/IP協議是事實上的標準。TCP/IP協議參考了OSI模型,可是並無嚴格按照OSI規定的七層去劃分標準,而只劃分了四層,我的以爲這樣會更簡單點,當劃分太多層次時,你很難區分某個協議是屬於哪一個層次的。TCP/IP協議和OSI模型也並不衝突,TCP/IP協議中的應用層協議,就對應於OSI中的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就像之前有工業部和信息產業部,如今實行大部制後只有工業和信息化部一個部門,可是這個部門仍是要作之前兩個部門同樣多的事情,本質上沒有多大的差異。TCP/IP中有兩個重要的協議,傳輸層的TCP協議和互連網絡層的IP協議,所以就拿這兩個協議作表明,來命名整個協議族了,在說TCP/IP協議時,是指整個協議族。web

TCP/IP協議分爲四個層次,但咱們並不須要瞭解全部層次的協議,我以爲主要關注應用層和傳輸層的協議就能夠了。拿寄送郵件舉例, A寄郵件給B,A關心的是用什麼格式寫什麼內容給B(應用層內容),是寄掛號信仍是寄平信(傳輸層內容),可是A是不會去關注郵件傳送過程當中採用了那條路線,郵遞員是如何把信件遞送到B手裏的(互連網絡層,網絡接口層)。瀏覽器

先說傳輸層,傳輸層有多個協議,但最主要的是TCP和UDP協議。兩則的區別在於TCP協議須要接收方反饋,UDP協議不須要接收方反饋。TCP就像掛號信,A電腦發信息給B電腦後,須要獲得B電腦的反饋,這樣A電腦就能知道B電腦是否已經收到信息。UDP就像平信,A電腦發信息給B電腦後,B電腦並不給A電腦發聵,A電腦發送信息出去後並不知道B電腦是否已經收到。 所以,TCP傳輸比UDP傳送更可靠,可是TCP傳輸的效率就不如UDP了。至於,在傳送過程當中具體選擇哪一種傳送方式,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不可靠的網絡傳送過程當中通常選擇TCP傳送方式。在講求效率,或者不在意傳送失誤的狀況下能夠選擇UDP方式來提升傳輸速率。安全

應用層的協議有不少,每個協議表明一種類型的服務。HTTP協議---萬維網服務。FTP協議---文件傳送服務。POP3---郵件服務,SOAP協議---webService服務。服務器

在理解TCP/IP協議的過程當中,我遇到了三個困惑。網絡

1.什麼是socket?框架

socket就是一個鏈接中的一個端點,一次通信(鏈接)a,b端都會有一個socket。一個socket對應一個鏈接。異步

2.http協議屬於應用層仍是傳輸層?socket

HTTP 在中國大陸被翻譯爲「超文本傳輸協議」,由於「transfer」在中文裏有「傳輸」的含意。但依據 HTTP 定製者之一的 Roy Fielding博士的論文[1](6.5.3節),做者專門強調「transfer」表示的是「(表述狀態的)轉移」(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而不是「傳輸」(transport)。更符合原義的譯名應該爲「超文本轉移協議」。這段話解除了個人疑惑。那麼http協議固然是應用層的協議。

3.SOAP可使用HTTP協議進行傳輸嗎?

在瞭解SOAP協議的過程當中,看到介紹說soap能夠經過tcp,udp,http協議來傳送。這也是讓人困惑的描述。一看這句話,就會感受http怎麼和tcp,udp協議並列了呢?難道http仍是屬於傳輸層的協議?再加上http中文譯名的問題,名字聽上去像傳輸層,初學者又要開始頭大了。

事實上,http是應用層的協議,這一點能夠毫無懷疑。那麼如今新的問題來了。soap和http都是應用層協議,怎麼說soap能用http協議來傳輸呢?應用層的協議能夠用應用層的協議傳送嗎?

我查閱了資料,是這樣一回事情,soap將信息進行XML的序列化後,再用http協議的方式再打包進行傳送,傳送的方式仍是tcp或者udp。作個比喻就好理解了。tcp 和 udp 都是公路,暫且把tcp認爲是通常公路,udp高速公路,soap和http就都是汽車,那麼soap和http均可以在tcp和udp上跑。說soap能夠經過http來傳送,實際就是說soap是小轎車,http是裝轎車的卡車,把soap的信息裝到http裏面,而後再運輸,固然走的道路仍是tcp或udp。

說soap能夠經過http協議來傳輸,這句話不太準確,比較準確第說法是:soap信息能夠經過http協議包裝後經過tcp或udp傳輸。

 
分類:  程序

下面的圖表試圖顯示不一樣的TCP/IP和其餘的協議在最初OSI模型中的位置:

7 應用層 例如HTTPSMTPSNMPFTPTelnetSIPSSHNFSRTSPXMPPWhoisENRP
6 表示層 例如XDRASN.1SMBAFPNCP
5 會話層 例如ASAPTLSSSH、ISO 8327 / CCITT X.22五、RPCNetBIOSASPWinsockBSD sockets
4 傳輸層 例如TCPUDPRTPSCTPSPXATPIL
3 網絡層 例如IPICMPIGMPIPXBGPOSPFRIPIGRPEIGRPARPRARP、 X.25
2 數據鏈路層 例如以太網令牌環HDLC幀中繼ISDNATMIEEE 802.11FDDIPPP
1 物理層 例如線路無線電光纖信鴿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