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M-LAG(Multi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即跨設備鏈路聚合組,是一種實現跨設備鏈路聚合的機制,將一臺設備與另外兩臺設備進行跨設備鏈路聚合,從而把鏈路可靠性從單板級提升到了設備級,組成雙活系統。網絡
目的:
M-LAG做爲一種跨設備鏈路聚合的技術,除了具有增長帶寬、提升鏈路可靠性、負載分擔的優點外,還具有如下優點:
1)、更高的可靠性:把鏈路可靠性從單板級提升到了設備級。
2)、簡化組網及配置:能夠將M-LAG理解爲一種橫向虛擬化技術,將雙歸接入的兩臺設備在邏輯上虛擬成一臺設備。M-LAG提供了一個沒有環路的二層拓撲同時實現冗餘備份,再也不須要繁瑣的生成樹協議配置,極大的簡化了組網及配置。
3)、獨立升級:兩臺設備能夠分別進行升級,保證有一臺設備正常工做便可,對正在運行的業務幾乎沒有影響。併發
基礎概念:
1)、DFS Group:動態交換服務組DFS Group(Dynamic Fabric Service Group),主要用於部署M-LAG設備之間的配對,M-LAG雙歸設備之間的接口狀態,表項等信息同步須要依賴DFS Group協議進行同步。
2)、DFS主/備設備:部署M-LAG且狀態爲主的設備,一般也稱爲M-LAG主/備設備。(注:DFS Group的角色區分爲主和備,正常狀況下,主設備和備設備同時進行業務流量的轉發,轉發行爲沒有區別,僅在故障場景下,主備設備的行爲會有差異)
3)、雙主檢測鏈路:又稱爲心跳鏈路,是一條三層互通鏈路,用於M-LAG主備設備間發送雙主檢測報文。(注:正常狀況下,雙主檢測鏈路不會參與M-LAG的任何轉發行爲,只在故障場景下,用於檢查是否出現雙主的狀況)
4)、peer-link接口:peer-link鏈路兩端直連的接口均爲peer-link接口。
5)、peer-link鏈路:peer-link鏈路是一條直連鏈路且必須作鏈路聚合,用於交換協商報文及傳輸部分流量。接口配置爲peer-link接口後,該接口上不能再配置其它業務。
6)、M-LAG成員接口:M-LAG主備設備上鍊接用戶側主機(或交換設備)的Eth-Trunk接口。ide
M-LAG創建步驟:
1)、DFS Group配對;(首先經過peer-link鏈路發送DFS Group的Hello報文,而後判斷報文中攜帶的DFS Group編號是否和本端相同)
2)、DFS Group協商主備;(根據報文中攜帶的DFS Group優先級以及系統MAC地址肯定出DFS Group的主備狀態;優先級越高越優,MAC地址越小越優。 注:DFS Group的角色區分爲主和備,正常狀況下,主設備和備設備同時進行業務流量的轉發,轉發行爲沒有區別,僅在故障場景下,主備設備的行爲會有差異。)
3)、M-LAG成員接口協商主備:在DFS Group協商出主備狀態後,M-LAG的兩臺設備會經過peer-link鏈路發送M-LAG設備信息報文,報文中攜帶了M-LAG成員接口的配置信息。在成員口信息同步完成後,肯定M-LAG成員接口的主備狀態。(與對端同步成員口信息時,狀態由Down先變爲Up的M-LAG成員接口成爲主M-LAG成員口,對端對應的M-LAG成員口爲備,且主備狀態默認不回切,即:當M-LAG成員接口狀態爲主的設備故障恢復後,先前由備狀態升級爲主狀態的接口仍保持主狀態,恢復故障的M-LAG成員接口狀態爲備,此處與DFS Group協商主備狀態不一致。 注:僅在M-LAG接入組播場景下,M-LAG成員接口的主備角色存在轉發行爲差別。)
4)、雙主檢測:協商出M-LAG主備後,兩臺設備之間會經過雙主檢測鏈路按照1s的週期發送M-LAG雙主檢測報文,一旦設備感知peer-link故障,會按照100ms的週期發送三個雙主檢測鏈路報文,加速檢測。當兩臺設備均可以收到對端發送的報文時,雙活系統即開始正常的工做。(正常狀況下,雙主檢測鏈路不會參與M-LAG的任何轉發行爲,只在DFS Group配對失敗或者peer-link故障場下,用於檢查是否出現雙主的狀況。)
5)、M-LAG同步信息:正常工做後,兩臺設備之間會經過peer-link鏈路發送M-LAG同步報文實時同步對端的信息,M-LAG同步報文中包括MAC表項、ARP表項以及STP、VRRP協議報文信息等,併發送M-LAG成員端口的狀態,這樣任意一臺設備故障都不會影響流量的轉發,保證正常的業務不會中斷。
M-LAG創建簡易流程圖以下:性能
M-LAG防環機制:(單向隔離機制)
1)、當流量經過peer-link鏈路廣播到對端M-LAG設備,在peer-link鏈路與M-LAG成員口之間設置單方向的流量隔離,即從peer-link口進來的流量不會再從M-LAG口轉發出去,因此不會造成環路,這就是M-LAG單向隔離機制。 (注:M-LAG防環機制中的單向隔離僅對廣播流量等泛洪流量生效。)
2)、設備經過匹配ACL規則組來對實現peer-link接口與M-LAG成員口之間的單向隔離,隔離有peer-link接口發往M-LAG成員口的廣播等泛洪流量。 (ACL下發案例:Rule1:容許經過源端口爲peer-link接口,目的端口爲M-LAG成員口的三層單播報文; Rule2:拒絕經過源端口爲peer-link接口,目的端口爲M-LAG成員口的全部報文。)學習
peer-link故障:
當M-LAG應用於普通以太網絡、VXLAN網絡或IP網絡的雙歸接入時,peer-link故障但雙主檢測心跳狀態正常會觸發備設備上除管理網口、peer-link接口和堆疊口之外的接口處於Error-Down狀態。一旦peer-link故障恢復,處於ERROR DOWN狀態的M-LAG接口默認將在2分鐘後自動恢復爲Up狀態,處於ERROR DOWN狀態的其它接口將當即自動恢復爲Up狀態。 (注:可經過配置調整端口ERROR DOWN狀況。)blog
基於根橋方式配置M-LAG:
M-LAG主設備和備設備均做爲STP網絡中的根橋且配置相同的橋ID,將兩臺設備模擬成同一個根橋,M-LAG主備設備在二層網絡中不受其餘組網變化的影響,保證正常的工做。 (注:一、將M-LAG主設備和備設備均配置爲根橋且配置相同的橋ID;二、必須去使能peer-link接口的STP功能)
基於V-STP方式配置M-LAG:
利用V-STP機制將M-LAG主設備和備設備的STP協議虛擬成一臺設備的STP協議,對外呈現爲一臺設備進行STP協議計算。 (注:必須使能peer-link接口的STP功能同時使能V-STP功能。)接口
M-LAG配置的注意事項:
在設備重啓或單板復位後,接口物理狀態切換Up狀態,但上層協議模塊狀態未知足轉發要求,致使流量丟包。爲了保證故障回切性能,缺省狀況下,M-LAG成員端口上報Up狀態的延時時間爲240秒。若此時同時在VLANIF接口上配置三層協議狀態延時Up時間,則須要保證M-LAG成員口的延時Up時間長於VLANIF接口的延時時間,不然ND同步失敗的表項依賴於ND Miss觸發學習。(缺省狀況下,M-LAG接口上報Up狀態的延時時間在V200R005C00版本及其以前版本爲120s,在V200R005C10版本及其以後版本爲240s。)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