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基礎

ubuntu的好處

  • 具備良好的桌面級用戶體驗前端

  • 流行node

  • 開發PHP,前端,python等絕佳體驗python

  • 學習資料基於ubuntugit

下載Ubuntu 16.04.2 LTSgithub

apt-get

IP地址獲取ubuntu

ifconfig

sudovim

用來以其它身份來執行命令
執行系統管理員才能完成的事情windows

apt-get緩存

自動從互聯網的軟件倉庫中搜索,安裝,升級,卸載軟件bash

apt-cache search 軟件名

搜索須要的軟件

sudo apt-cache search vim

可執行程序

windows裏面的可執行程序常常是.exe後綴

特色:指可在操做系統存儲空間中浮動定位的可執行程序。
用途:完成各項計算機功能

可執行文件和後綴是什麼並無關係,可是通常是execom結尾

tar

tar是Linux經常使用的打包工具(打包過程當中能夠進行壓縮)

tar zxvf xxx.tar.gz // 在當前目錄下解壓縮xxx.tar.gz
tar zcvf xxx.tar.gz // 文件或文件夾,把指定文件打壓縮包

環境變量

打開ubuntu的終端,任意輸入變量名=變量值
輸出該變量值須要echo $變量名

clipboard.png

該變量只存在當前打開的終端,也是當前子進程中,關閉終端該變量就消失了

基於用戶級的環境變量設置(用戶級是當前用戶下存在的變量,而並不是全局變量)

clipboard.png

.bashrc是存儲用戶級環境變量

.bashrc文件的末尾插入:

export name=alogy

運行.bashrc文件

source .bashrc

全局變量存在的目錄:

cat /etc/profile

查看已存在的全局變量

echo $PATH

clipboard.png

配置軟件的環境變量

export PATH=$PATH:/home/admin000/tools/node

查看是否存在環境變量中:

which node

安裝node

方法1:安裝包

  • 在官網中下載安裝包

  • 解壓

  • 配置環境變量

方法2:編譯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nodejs/node.git
cd node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node
make && make install

修改用戶級環境變量:
.bashrc文件末尾增長,而後從新執行srouce .bashrc使其生效

export PATH=$PATH:/usr/local/node/bin

測試是否成功:
clipboard.png

命令

cat /proc/cpuinfo 顯示CPU信息

軟件包管理命令

apt-get install // 安裝軟件
apt-get remove // 卸載軟件
apt-get remove --purge // 卸載並清除配置
apt-get update // 更新緩存源
apt-chache serach  // 搜索軟件包

系統信息命令

df // 顯示文件系統中還剩餘多少空間,默認單位是K

clipboard.png

du // 顯示目錄中文件或目錄的具體大小
free // 顯示內存使用狀況

資料

中文wiki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